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许艳平:“三转婆姨”创业走出精彩人生路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3

“先把宝宝的小手打开,然后从手心开始,轻轻向外推,一二三……”在吕梁市离石区的吕梁市艳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培训室内,许艳平正在教十几位农村妇女做婴儿抚触。她一边做示范,一边强调:“动作一定要轻柔……”六年前,许艳平还是临县小山村里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因为一张证书,不仅找到了新工作,还自己当老板,带领千余名农村妇女学习一技之长,找到就业新方向,走出一条幸福人生路。

今年40岁出头的许艳平,来自临县招贤镇段家塔村,那里山崖陡峭,交通闭塞。

在当地,人们把围着老公转、围着锅台转、围着孩子转的农村妇女,称作“三转婆姨”。许艳平就曾是一名“三转婆姨”。

一家兄妹6人,许艳平排行第五,读到小学三年级时,因为没有老师愿意到村里教学,她被迫辍学,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农活。

有一天,大哥的锄头不小心砸到了她,额头裂了一条口子。她捂着流血的脑袋,哭着让母亲带她去医院。母亲却无奈地抹了把眼泪,扭头回屋里抓了一把白面,糊在了伤口处……许艳平知道了母亲的难处:家里没钱!

“真的是穷怕了!”回想起小时候的场景,许艳平忍不住感叹。

成年后,经人说媒,许艳平嫁给了邻村的泥瓦工,婚后很快有了两个孩子。本想靠着丈夫的手艺,能改变家人的命运,但没想到,丈夫经常被拖欠工钱,加上两个孩子上学,日子依旧艰难。

“有一年过春节,他没领到工资,做年夜饭时发现没盐了,全家上下找不出来一块钱买盐,最后拿酱油给孩子们做了一顿‘黑色’年夜饭……”想起以前的穷日子,许艳平苦笑了一把。

早些年,为了贴补家用,许艳平也干过饭店服务员、物业保洁员,但由于学历低,干的活“没什么技术含量”,每个月工资最多也没超过1500元。

在当地,像许艳平一样的“三转婆姨”们有很多,她们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好的就业门路,导致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穷窝窝里。

2016年春节,许艳平听村里的干部说,有个吕梁山护工的培训项目,政府免费培训,还管吃管住,学习一技之长。许艳平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想去试试。可许艳平的母亲觉得,出去干护工,是“伺候人的事儿”,有些不体面。丈夫也担心她到外面受委屈,不愿意让她去。但性格倔强的许艳平还是硬着头皮,说服了家里人。那年4月,许艳平和当地不少农村妇女一起,到临县白文职业技校,加入了吕梁山护工培训项目。“一个月的时间,学习了怎么给孩子做抚触,怎么做被动操,孩子肠绞痛了怎么办,还有如何做饭好吃又健康……”提到当时的培训内容,许艳平记忆犹新,“那些看似很小的活儿,要想做好,都是需要技术的。”一个月时间里,许艳平和其他学员们一起,不停地记笔记,反复实操练习,从理论到实践,专业技能有了很大提升。一个月之后,许艳平顺利从白文职业技校结业,拿到了高级母婴护理师、家政服务员四级等证书,然后就开始做月嫂。

“第一个月,我挣了3000元。干了大半年之后,月工资涨到了8800元,第三年的时候,我一个月能拿到12800元,一个月工作26天!”谈到自己的“涨工资”经历,许艳平自信满满,“月嫂是个专业技术活儿,只要你够专业,干活勤快,涨工资不是问题!”

靠着自己的勤劳、专业和努力上进,许艳平不再是那个只会围着老公孩子锅台转的“三转婆姨”。她和其他参加过吕梁山护工培训的姐妹们一起,找到了自信,开阔了眼界,做护工从吕梁做到太原、北京、广州,靠自己的工资,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让全家人的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

月嫂做得好,许艳平成了家乡“三转婆姨”们的羡慕对象,好多农村姐妹过去找她“取经”。许艳平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带领家乡的农村妇女们,一起挣钱养家,一起改变命运。2019年,依靠做月嫂的积蓄,和在护工行业的积累,许艳平创办了自己的家政公司,开设月嫂、育儿嫂、家政服务、清洁服务、居家养老等不同专业的培训课程和业务,帮助家乡300多位农村妇女走上独立护工岗位,还为登记在册的1200多位家政人员提供培训和就业岗位。

从2016年至今,6年时间里,许艳平完成了从“三转婆姨”到“金牌月嫂”再到家政公司老板的数次蜕变。而这些变化,都离不开许艳平2016年拿到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训证书。前不久,许艳平受邀到“母校”,与新一批吕梁山护工学员做交流,她结合自身经历感慨说:“姐妹们,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凭技能、凭勤劳挣钱的感觉,真好!”

如今,像许艳平一样,依靠一技之长走向新的就业岗位,从而走向幸福生活的例子,在临县还有很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23.html

“许艳平:“三转婆姨”创业走出精彩人生路” 的相关文章

“90后”“佛系”创业:兴趣所致一路创新 掘金宠物经济

“90后”“佛系”创业:兴趣所致一路创新 掘金宠物经济

90后创业故事:端午假期,各类粽子登场成为主角。这股热潮也吹进了宠物行业,不少宠物品尝上了专属粽子。“为了迎接端午节,我们推出了包含2个鸡肉山药养生蛋黄粽、2个鸭肉紫薯养生蛋黄粽和2个粽子蛋黄酥的宠物粽子礼盒。”IN Baker高端宠物烘焙创始人邱成书表示,今年粽子主打养生,特意加入了枸杞。作为一名...

如今有5个项目农村市场空白,是农民发家的好机会

如今有5个项目农村市场空白,是农民发家的好机会

农村创业适合从事的门路有哪些呢?其实农村有很多行业都还比较空白,发展的机遇很大,仔细去研究你就会发现有以下这些项目,农村很多地方都还没有,也是商业的发展趋势,青年人回乡创业的潜力是非常看好的。1,老年人产品的生活馆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的时代,在农村服务老年人的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

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仅一位女性,女性创业真的不如男性吗?

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仅一位女性,女性创业真的不如男性吗?

创业一词,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都经常听到,毕竟,时下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加上创业的门槛变低,所以大家对于创业也并不陌生。创业起步虽然简单,但想要靠白手起家达到富豪的地步,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距离。10月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9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在54位80后成功创业者当中,只有一...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创业故事:长安区有一对残疾人夫妻,即使一个丧失听力,一个肢体残疾,但他们不相信命运,不相信失败,认为人生就是奋斗与拼搏。纵使人生寂静无声,纵使命运折磨,他们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终于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批发经销商,还帮助附近不少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一定要自己干,才有更大的世界”王燕云是新疆...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余雪梅,31岁,琼中湾岭镇新坡村委会香岭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什么一个农村妇女有如此大的魅力?年轻时她曾出外打工,最后又回到老家自主创业,并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琼中农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进入正轨,产值已达数百万元,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余雪梅成为新坡村当之无愧的...

济阳创业小伙骆科学:放弃高薪工作,用科技种植带动乡亲致富

济阳创业小伙骆科学:放弃高薪工作,用科技种植带动乡亲致富

“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新品,别看他只是一盆小小的种植杯,里面还有很多‘大学问’呢!”来自济阳区创业小伙骆科学表示。骆科学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了自己擅长的芯片研发工作,后来,在一次回家探亲中,他发现乡邻们还在因为种植技术等因素导致减产甚至绝产而犯难而感到无奈,尽管在外面打拼多年,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这片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