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8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

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业故事背后的艰辛曲折还有那份执着的力量。

从2005年底萌生创业念头至今,短短3年时间,盲人何幼定白手起家,从农村最普遍的种植养殖业做起,然后一路跑市场把自己栽种的蘑菇和散养的鸡鸭推向了外地市场,到最后甚至与人合作在杭州开起了连锁餐馆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终端,这一系列动作,也构成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

今年45岁的何幼定因为身体原因过去一直以算命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孩子在一篇题为“我的父亲”的作文中对自己谋生手段的描述,老何感到很不是滋味。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双手创出一个事业呢?他开始通过电视广播等所有能听到的媒介来收集信息,当他听到上虞市北菜南移的消息后,认为本村里土地充裕、劳动力多,就萌生了包田种地的想法。“以前从未种过蘑菇,但这一带还没人种,如果成功了,效益肯定不错。”这是何幼定选择种蘑菇的初衷。

打定主意后,何幼定与妻子在2006年底忙开了,搭棚、收稻草、集瓶子,第二年7月还专程从杭州引进300瓶蘑菇母种。可栽种并非一帆风顺,搭棚所需的25万公斤毛竹、25万公斤稻草,接种用的1万只盐水瓶,除了毛竹可当地取材外,其它的都得从各地收集过来。

“材料的采办费尽周折,拿稻草来说,现在使用机械收割后,稻草很少了,而且种蘑菇的稻草有讲究,必须是新鲜干燥的晚稻草。从各家各户零碎收购,成本也就比较高了。

盐水瓶的收购也如此,光每只瓶的消毒都要20小时左右,不分昼夜消毒,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付出与回报却不成正比,就在一切辛勤准备完毕后,接种却因菌丝出绿花而宣告培养失败。

第一次接种失败,直接损失了13万元。何幼定夫妇来到省农科院向专家请教。专家十分惊讶他们创业的魄力和决心。第二次接种,何幼定特意邀请省农科院的两位蘑菇师傅作现场指导,并购置了蘑菇接种瓶。

2007年9月初接种后,夫妻俩每天像盼着孩子出生一样期待着,天天钻在菇房中察看温度。一天晚上,空调因电压低而无法启动,温度升至36℃,夫妻俩半夜起来,赶往冰厂买冰,最终让温度降至蘑菇生长的适宜温度。

当第一颗白蘑菇钻出蘑菇床的那一天,何幼定别提有多开心了。种植蘑菇获成功,让他的创业信心有了更大的动力,在好友金伟兔的陪同下,他们跑遍了周边的批发市场去推销自己的蘑菇,让他没想到的是,比攻克生产技术难题还要难的就是市场销售,“从竞争对手的敌视到逐步认可,从客户的忽略到重视,在市场上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在一份执著坚持下得到了一一化解,凭着一份不服输的执著,他们把自己的产品销到了绍兴、宁波和杭州。

2008年2月,他了解到不少村民外出打工,不少农田可能会抛荒。于是他向本村包了87亩田,再搭一个蘑菇大棚。除了种蘑菇,他还筹划着种西瓜、搞大棚蔬菜,并与海通公司签订包销合同,由公司提供种子、技术辅导,大干一番。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如今在浙江鸥凯骨谷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王伟的投资支持下,老何的蘑菇和鸡更是有了销售渠道的保障,他们合作在杭州开设的连锁餐馆成为稳定的销售终端。

事业做大了的何幼定回顾那段艰辛的创业时光时也是不胜唏嘘,而这一切的得来恐怕也是当年能掐会算的自己没有预料到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22.html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的相关文章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创业故事:发传单、端盘子、打扫公厕、小区保安……马上大三的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亮,兼职经历十分丰富。在他看来,“男孩子提前吃吃苦,多闯荡、多磨砺,挺好的”。而最让他幸福的工作是“养鹦鹉”——从2010年开始,他随叔叔开始接触鹦鹉,已经有12年。每天早上9点开始工作,忙到晚上11点,喂鸟、...

高校教师辞职回乡创业,成功打造空心菜品牌

高校教师辞职回乡创业,成功打造空心菜品牌

返乡创业故事:在海南省临高县博厚镇金澜大道旁,李勇冠的金银花种植基地里,正在不断吸纳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就业。热心家乡发展,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临高籍武汉高校教师李勇冠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李勇冠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新闻专业,毕业后便在武汉一知名高校任职,有着让父母骄傲,让亲人自豪的好工作。前几年,得知...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创业资金缺乏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短缺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应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撑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优化返乡...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95后女孩创业成“收纳师”: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

95后女孩创业成“收纳师”: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

只喜欢买买买、囤囤囤,却没有收拾的习惯;房子储物空间不足,杂物凌乱堆积;搬家乔迁,物品杂乱得无从下手整理……在广阔的收纳需求背景下,一个小众职业——整理收纳师悄然兴起。据统计,2022年中国66.7%的家政服务消费者年龄在27岁至39岁之间,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年轻人有很多潮流单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