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2023-01-18创业故事25

01

我是17年年初开始创业做电商的,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拿着固定工资,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

当时我有好几个同事都在兼职开淘宝店,看他们拿货量很大,听他们在那算利润,听着比我上班赚钱多了,因此萌生了做电商的想法。

17年过年后,我就开始准备开网店的事项,因为不知道应该卖什么产品才赚钱,又不想跟同事卖一样的东西,那样挺尴尬的,所以一开始比较迷茫。

02

像我这种个人小卖家,根本谈不上资源不资源的,朋友介绍给我的供应链都要大批量进货才能合作,我也没有这么多资金,那时候看到无货源模式刚推出不久,想着反正不需要本钱,我就试一试。

一开始没有方向,都是照着淘宝、京东等大平台节日宣传卖的,哪些品牌广告打得响,出镜率很高,自己周围的人会疯狂囤货的,那我就卖什么。

刚开店那半年反响平平,直到双十一才扭转乾坤。

03

像电商这个行业,价格还是相当关键的,如果价格没有优势,那别人肯定就不上我的店里买了,那具体怎么做才能保证不亏本又不失优势?说实话我也是请教同事的。

首先,是满减活动。考虑到我选的产品几乎单价都是在100元以内,所以我会选择设置满减。像这种家家户户都有的价格优惠,我肯定要跟着一起设定的,而且一般大品牌旗舰店,都是只在大促的时候才有折扣,但是平时基本没活动,那我平时就设置活动,节日我就卖点别的。

然后,是拆散定价,网上很多产品都是打包搭配销售的,一套多少钱打折卖的那种,所以我一般看到一些打包成套的,我都会在自己店里换成单品出售,一般根据单品的受欢迎程度定价,像59、69、79等等,价格不高,薄利多销,不想买成套的客户就会上我那买,非常欢迎。

靠着这些,在定期装修店铺,顺便优化评价,加客户VX,加进社群等等,生意就这么做起来了,店铺双十一利润过万,后面每个月都稳定在3-5万利润,因为收入比原来上班高了不少,我就干脆辞职专职开网店。

04

后来我尝试了社群和直播。

因为无货源都是不用囤货也不用自己联系物流,更不用打包货物,所以做活动起来非常方便。

每次上新的时候我就在社群里给老顾客一些特权和小礼物,每周固定有抽奖,上新品时如果购买了,就给他们打个折,再有个赠品,或者直接抽奖免单。直播是去年流行的时候开始的,一般就是下午维护社群,晚上做直播。

我做直播比较随意,有时候会自己买产品直播给大家看,像买了玩具会一直吐槽,结果人气却因为吐槽增加了,还挺有意思的。直播我还会做活动,像新品展示,开盲盒,做抽奖等,玩的较多就是直播抽奖。

抽奖的奖品会根据以往的销量来定,因为是无货源,所以选择面非常广,但如果奖品价格太低,客户抽到可能会不开心,所以想让客户开心有时候就要舍得。

有时候活动会专门给偏远地区的客户包邮,因为一般不包邮的地区,如果突然有一天给他们包邮了,客户会很开心的,告诉身边的朋友,这样我的店铺订单就又多了一批非包邮区的客户了,偏远地区的订单大幅增加,来了很多顾客。

05

这3年来,直播和社群的维护一直是我开网店的重点,现在每年销售额都有200万,利润空间虽没有大概是15-40%,比上班强多了。

其实开网店是讲究策略和技巧的,如果你也刚好开网店,又刚好在迷茫期,希望我的经验能给你带来灵感,少走弯路,及时止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98.html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的相关文章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吃黄元米果第一口不要蘸盐,也不要蘸糖,要吃原汁原味的。”江西省瑞金市红井步行街的一家黄元米果店前,老板刘海东正向顾客推荐米果的吃法。这一口“原汁原味”的黄元米果是刘海东的“乡愁”,也是如今村民们致富的“金钥匙”。从过去一斤五块到一斤八块,再到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将黄元米果卖到一斤十块,做了五六年黄元米...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生长在景色怡人的百亩荷花池,吃着无人机投喂的饲料,青山绿水中小龙虾们日子过得惬意。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端的乔口镇,水域资源丰富,2017年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小镇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生长在荷花池中的“荷花虾”,截至2021年底,望城区荷花虾养殖面积超过8万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刘志鹏就是其中之一。...

95后大学生返乡创业:将家乡的柑橘卖到全国各地

95后大学生返乡创业:将家乡的柑橘卖到全国各地

近年来,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出台实施各种相关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今年27岁的张霄霆,与同学刘大楷、金鑫于2021年11月共同创办玉溪宁沣商贸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华宁县农业优势,结合发展迅速的电商产业,将地方农副产品包装销售作为公司的主要经...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

家门口就能摘草莓!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出 “莓”好梦想

家门口就能摘草莓!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出 “莓”好梦想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政镇三条沟村返乡创业大学生李银龙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大力发展草莓产业,用满腔热忱、无悔行动实现自己的“莓”好梦想,走上致富路。眼下正值冬草莓即将成熟的季节,在新政镇三条沟村无土草莓示范园,绿油油的草莓植株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一颗颗红艳饱满的果实安静地等待着人们来采摘。“一直听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