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1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

3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

返乡只因为儿时的梦想

袁小梅“蜂”狂的“甜蜜”梦想源于小时候喜欢看电视,尤其是《神雕侠侣》中“小龙女”驭蜂的精彩桥段,对于她而言,那段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当然,让她下定决心养蜂的最重要因素,还是因为小时候能吃到甘甜的蜂蜜是一件奢侈的事,她当时就立志一定要让身边的人都吃上蜂蜜。

2018年,袁小梅回乡探亲,发现村里基本看不到年轻人。因为留在村里找不到赚钱门路,袁小梅的父母也和其他村民一样,到县城打零工。“辛苦半辈子了,还要出去奔波,我不忍心他们一直这样下去。”于是,她产生了留在家乡创业的想法。

彼时的贵州,把产业扶贫定为主攻方向,提出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让大山助力老百姓增收致富。

“我们村的山上,到处是花花草草,不正是养蜂的好地方嘛!”当个“养蜂人”,这个儿时梦想,此时涌上心头,袁小梅决定把这份惦记已久的事情做成事业,闯出一片天地。

创业成为“小龙女”基地掌舵人

2019年,袁小梅揣着多年在外打工的积蓄返回家乡,投资近40万元,流转土地、购置蜂种,成立“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并聘请专家现场教授养蜂技术。

短短两个多月,蜜蜂从350箱发展到500多箱,一箱中华蜂年产蜂蜜大约在10到13公斤,当年,蜜蜂产业为她带来20多万元收入。2021年,“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年产蜜达2000多公斤,产值达40多万元。随着蜂蜜质量产量的稳步提升,蜜蜂养殖基地年收入可达近百万元。

看到蜂蜜带来的收益,村民纷纷上门请教。面对村民的询问,她总是耐心讲解、亲手传授。在袁小梅看来,养蜂是个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产业,非常适合在村里推广,只有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多养蜜蜂,多酿好蜜,大山里的家乡才会有更多的希望。

被华春莹点赞 继续开拓甜蜜事业

2021年5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她的推特账号上,用图片和文字点赞了纳雍这位养蜂女孩。她在推文中写道:由于对有机蜂蜜长久地坚持和热爱,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纳雍县的一个年轻女孩,创造了年产值近百万元(约合154537美元)的养蜂业,来推动她的山区家乡的发展。

“我会继续做好产品,带动更多人创业致富。”提到被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点赞一事,“小龙女”袁小梅既激动又感激,更加坚定她的养蜂之路。

于是,袁小梅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继续发力线上销售,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应该让大家伙都参与进来,一起把这个产业做大。”袁小梅开始发动老乡们一起养蜂。

目前,袁小梅除了打理自己的养蜂基地,还与全县13家养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县里也表示会在贷款方面助力袁小梅将产业做大。“现在养蜂已成为一项富民特色产业,覆盖到了全县各乡镇,这也坚定了我继续做大做强的信心。”该采哪个成色的蜜,采好之后如何包装等,袁小梅都会给大伙做示范,确保大山里的“土蜂蜜”质量标准统一。“要将家乡这连绵的绿水青山转为村民的‘绿色银行’,这是我心里的甜蜜梦想。”袁小梅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17.html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的相关文章

“九五后”大学生养蜜蜂酿造甜蜜事业

“九五后”大学生养蜜蜂酿造甜蜜事业

春节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工人们正为了生产礼盒装蜂蜜年货而忙个不停,而与他们达成深度合作、带动当地蜂产业发展的项目公司创始人,正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南京“95后”大学生林彤。2016年大学毕业后,林彤来到南京团市委实习,接触了许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了解到南京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政策,一颗...

一位90后女生的“逆袭”创业路

一位90后女生的“逆袭”创业路

在湖南省科技厅的18楼,李旭寅和团队正在为一家招标的企业准备资料。她创建的湖南鸿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如今拥有员工30多人,而6年前,包括她自己在内只有2个人。从一腔热血创业到如今距离梦想越来越近,李旭寅告诉所有创业者,在创业路上的所有辛酸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2012年,李旭寅考入湖南交通...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残疾人创业故事:李能龙,男,汉族,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勐戛镇象塘村人,现任象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先后荣获“脱贫致富带头人”“扶贫好村官”“德宏好人”等荣誉称号。养猪创业促脱贫今年39岁的李能龙年幼时患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残疾,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以微薄收入拉扯5个孩子长大。17...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岁物遂,皆可观藏。我为品牌取名为‘椿物皆藏’,就是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汉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被拿来收藏,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说话的人叫执辞,“椿物皆藏”汉服创始人,今年二十出头的她在高二那年偶然观看了一场汉服社团成人礼活动,从此便被汉家华服深深吸引。大学毕业后,她和发小一拍即合,从外省一起来...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从军时,他保家卫国奉献青春;退役后,他返乡创业带富乡邻。固镇县仲兴镇陈圩村80后退伍军人张青退伍不褪色,创办安徽丰安生物有限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牧草制作发酵饲料,以草代粮,开展生态养猪,用敢闯敢干能吃苦的军人本色,闯出一条创业致富道路。李荣志正在和张青查看新生产的发酵饲料。在杨庙...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乡村振兴,有你有我。”冬至将至,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石庙村家庭农场主陈正东在快手上发了一条短视频,分享他今天的养殖心得,做好300多只羊的越冬准备,希望与广大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多交流。陈正东今年45岁,参加过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位新农人,随手拍短视频记录羊群等乡村场景,一展歌喉,已成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