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2

重庆返乡农民工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那一行行散发出牛粪味的田垄就是“蚯蚓养殖床”。在养殖基地旁边,笔者看见带着近视眼镜的王小丽。此时的她,正与弟弟王虎、堂妹王英、舅舅刘兴勇一道,将村民采收的一大盆蚯蚓带回屋里分盒包装,然后再成件发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地。

王小丽告诉笔者,现年33岁的她,是燕窝镇鞍山村人,曾在重庆秋田齿轮公司打工。2014年3月,她在舅舅刘兴勇支持下,在成都邛崃县养殖从日本引进的“大平2号”蚯蚓。刘兴勇告诉记者,他也曾在天津、北京等地的建筑工地打工,八年前从电视上看见别人养蚯蚓致富,他便买来相关书籍自学,尽管掌握了蚯蚓养殖技术,却苦于没有资金,于是便协助外侄女王小丽发展蚯蚓养殖业,给外侄女当技术顾问。

“我们鞍山村的气候条件与邛崃那边差不多,也适于养殖蚯蚓。”王小丽告诉笔者,“大平2号”是变温动物,适于在潮湿、温和的环境下繁殖生长,生长温度在5—35℃之间,高于40℃或低于5℃时死亡,其生长的最佳温度是20℃左右,此时生长速度最快、产卵量最高,土壤含水量在20%—30%,成都邛崃与重庆合川都能满足上述条件。在邛崃养殖蚯蚓获得成功后,王小丽决定返乡创业,于2015年6月在老家合川区燕窝镇鞍山村3社租地100亩发展蚯蚓养殖业,并带领本地乡亲致富。

王小丽的决定,不仅得到了燕窝镇和鞍山村的支持,同时还引来在重庆主城黄泥塝开婚庆公司的弟弟王虎和在家务农的堂妹王英入股,兄妹3人合资成立了重庆市合川区红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王小丽控股任总经理,舅舅刘兴勇依然给她当技术顾问,除按月支付顾问费外,年终还要给舅舅分红。

“日本‘大平2号’蚯蚓繁殖力强,生长快,每公斤种苗价格50元,每亩下种200公斤左右,100亩相继下种20吨。”刘兴勇告诉笔者,蚯蚓下种后便开始繁殖,以发酵的牛粪、猪粪等畜禽粪便为饲料,第二个月就可以产出,100亩蚯蚓养殖基地每月可产蚯蚓5吨左右。

“养殖蚯蚓根本不愁卖,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也比较可观,一般是先收钱后发货。”王小丽告诉笔者,目前,该基地出产的蚯蚓主要销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城市的渔具店,作为垂钓用的钓饵销售给顾客,每吨市场价格在3.6万元左右,月销售收入达18万元。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不仅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且还让舅舅刘兴勇的蚯蚓养殖技术得到运用,并让弟弟王虎、堂妹王英一起致富,同时还吸纳10余名村民在蚯蚓养殖基地就业。

“尽管搞蚯蚓养殖比做婚庆公司累,但收入高、有前景,很值得!”弟弟王虎告诉笔者,他每天负责开车送货,要么跑合川,要么跑江津、重庆主城,要么跑四川武胜、南充,累是累一点,但心里很舒服,感谢姐姐王小丽带他返乡创业。家住鞍山村3社村民邱继芬告诉笔者,她和另外10来名村民在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打工,日工资50元,感谢王小丽给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她希望王小丽的蚯蚓养殖场越办越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40.html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的相关文章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11月11日凌晨,“双十一”刚刚开启半个小时,李诗宣看着店铺后台爆单的势头,就知道今年的牛肉销量肯定要超过去年了。这是返乡创业以来,李诗宣经历的第二个“双十一”。与第一次相比,虽然少了一些新鲜感,但看着飞快增长的订单,李诗宣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还是难掩兴奋。截至当天下午5点,店铺的单日订单量就已经突破...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盛夏时节,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雷庄村高歇组连片集中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稻秧长势喜人。日前,笔者在现场看到,九零后青年创业者郎磊卷起裤管,背着喷雾器,在对稻秧喷施专用叶面肥。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在水稻苗期,喷施叶面肥,可促进水稻苗株...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1988年出生的耿付建正忙着打理自家的蔬菜大棚,绿油油的辣椒苗已长到一尺来高。“12月中旬就能采摘销售了。去年我种辣椒赚了40多万元。”耿付建自豪地说。作为全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耿付建此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工人,每月工资4000多元。2010年,他辞...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创业故事:2011年7月,西藏林芝一军营里,23岁的陈斌参加西藏军区侦察兵比武,获得个人成绩第一名,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狙击手”,记“个人三等功”。五年当兵经历中这精彩的一幕幕,陈斌记忆犹新。10多年后,现年35岁的陈斌,是广东清竹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从事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业务,...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接单、整理、发货……国庆假期,当人们休闲放松之时,在厦门创业的台湾小伙王在荣却忙得热火朝天。一批批货物通过跨境物流,奔赴中东欧国家和地区。王在荣是厦门沙盒视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湖里云创智谷创业园区里,经营着这家以中东欧国家和地区为主要市场的跨境电商企业。经过多年努力,他已经逐步在市场上站稳...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残疾人创业故事:“我感到非常震惊。”近日,成都市蒲江县电子商务协会负责人叶艳说道。让她震惊的,是她所在园区两位二十余岁的残疾青年,25岁的杨添财和29岁的吴云,3个月居然卖出4000万元农货。杨添财(左二)和吴云(左三)看望在家办公的残疾人员工陈光祥(左一)与周苗(左四)。7年自闭:十四岁少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