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刘金萍:贷款5万元,梯田阿妹返乡创业逐梦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8

初见刘金萍,青春的面孔,干练的风格,很难把这位年轻的姑娘与大山、梯田和黄元米果联系在一起。

梦想 地地道道好米果

2014年,刘金萍在银行贷款5万元,回到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上堡乡赤水村,扛起了锄头,成了新农人。

创业没有捷径,需要踏踏实实做事。刘金萍夫妻俩挨家挨户走访,租赁乡亲们撂荒土地,开垦荒地,复耕梯田,犁田翻土、育苗莳田、除草施肥、收割翻晒。务实的干劲,拼搏的精神,乡亲们看在眼里,打心里佩服刘金萍夫妻俩。

如何做出地地道道的上堡黄元米果,成为了刘金萍创业路上的第一道难题。黄元米果品质好不好,关键在原材料。刘金萍坚持使用纯正黄元柴、槐花、大禾米,并通过反复测试黄元柴灰水、槐花、大禾米的比例,实现了制作工艺优化。

突围 夫妻上阵拓销路

黄元米果从年货变成商品,需要经过很长一段路。农务闲暇时,刘金萍把家中土坯房翻新改建成黄元米果加工厂,购置产品包装等设备。通过统一包装、统一形状和大小,优质的米果有了更好的卖相。黄元米果上市后,亲朋好友、邻里乡亲成为了第一批顾客,好产品带来好口碑,大家的口口相传,黄元米果迎来了销售的第一个小高峰。

有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刘金萍夫妻俩信心更足了,开始去县城跑市场,希望能打开新销路。他们带着黄元米果一个商铺接着一个商铺推销,但收效甚微,几乎没有商铺愿意进货。原来,当地人习惯找熟人购买黄元米果,通过商铺购买黄元米果客户较少,导致商家不愿囤货。

面对这种情况,刘金萍顶住资金和库存的压力,改变销售模式,对各商铺进行铺货,按商铺销售量来结算。经过多次接触,反复沟通,黄元米果慢慢地摆上了一些商铺货架,渐渐地有了零星销售。刘金萍看到了希望,更加频繁地跑市场、打电话,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初步建立起销售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刘金萍黄元米果成功摆上县城各批发部、土特产商店、大型商超货架,成为千家万户桌上的美食。

出圈 米果远销天下尝

2019年年底,正当刘金萍准备开拓新市场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地打乱了预定计划,不仅现有销量下滑,市场开拓更是一筹莫展。

逆境之下,如何坚守?刘金萍开始深耕细挖练内功,研磨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类,改进产品生产线,在传统手工制作生产线的基础上,新增自动化生产线,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同时,频繁参加各种产品推介会、展销会,提升品牌知名度。

又逢直播带货兴起,刘金萍抢抓市场机遇,从零起步,学习新的销售模式,组建电商团队,开始尝试网络直播带货;同时,加强与外部专业的电商团队合作,用“两条腿”走路,共同推进线上黄元米果的销售。目前,电商销售能达到公司全部销售的三分之一,且增长率高于传统销售。

刘金萍表示,生产模式需要迭代升级,公司实行半订单式生产,结合已下订单量和预计订单量,进行计划生产,并研发一些便于存储、有长保质期的黄元米果衍生产品。

解困 梯田之下共奔富

上堡黄元米果的名气越来越大,其他村民也开始返乡种植大禾米,生产制作黄元米果。在广东打工的何盛回到了家乡,开启了自己黄元米果创业之路。但是他的创业之路似乎困难重重,当刘金萍串门来到他家时,他正在把卖不掉的黄元米果切成小块,拿来喂鸡。

“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做出来的黄元米果就这样白白浪费,真的很可惜。”刘金萍看到何盛现在的窘境,想到自己当初创业时的情景,她暗自下决心:同在一片梯田之下,就应该一起把黄元米果做好。

何盛的黄元米果制作工艺不规范,大小不一、包装简易、色泽差异明显,还有不少开裂。刘金萍把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配方传授给他,并手把手教他制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何盛制作的黄元米果制作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目前,何盛和不少村民一样,自己种植大禾米,制作黄元米果,还会到刘金萍食品加工厂上班,让自己能通过黄元米果挣到两份收入,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

“金萍会免费给我们提供优质种源,还把外面学来的先进技术传授给我们,资金不足时,还会帮我们垫付购买农用物资的资金。”村民刘福成介绍道。

谈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刘金萍说:“创业其实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是乡亲们的长期帮衬,才让黄元米果事业越做越好。与其说是我帮助了乡亲们,还不如说是乡亲们带着我一起脱贫致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79.html

“刘金萍:贷款5万元,梯田阿妹返乡创业逐梦” 的相关文章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11月11日凌晨,“双十一”刚刚开启半个小时,李诗宣看着店铺后台爆单的势头,就知道今年的牛肉销量肯定要超过去年了。这是返乡创业以来,李诗宣经历的第二个“双十一”。与第一次相比,虽然少了一些新鲜感,但看着飞快增长的订单,李诗宣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还是难掩兴奋。截至当天下午5点,店铺的单日订单量就已经突破...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

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

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

残疾人创业故事: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笑容和手语与人沟通,用心制作每一杯咖啡,咖啡的醇厚香气里满是温暖和爱。在苏州太仓市,最近新开了一家“无声咖啡店”,店里非常安静,只听得到咖啡烹煮和杯子传递的声音。这家店的店主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叫严颖峰,妹妹叫严颖开,她们从小患有先天...

跨境电商的女性“闯入者”:海外“扫房”建仓,牵手国际巨头合作

跨境电商的女性“闯入者”:海外“扫房”建仓,牵手国际巨头合作

初见知性、温婉,偶尔还有面对镜头的一丝拘谨。这样一位女子,短短数年,润物细无声地在跨境电商领域“杀出”一条大道,业务遍及全球18个国家,引来亚马逊、eBay等国际巨头合作。仅是其在西安的产业园项目,目前已经扶持万余人自助创业,跨境电商出口额累计超100亿元。即便是女企业家,似乎也极易联想到雷厉风行,...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王森林是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的远近闻名的“苹果大王”。1984年应征入伍,1989年退伍回到家乡,带着荣誉退伍后投身农村创业,开客栈、种苹果、搞养殖, 经过数年艰辛的创业打拼,53岁的王森林完成了由退役军人到致富带头人完美蜕变。入冬以后,气温下降,寒气袭人,但在王森林的果园内,依然是...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初秋雨后,雁北大地格外凉爽,放眼望去,山坡和草地郁郁葱葱,在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衬托下,雪白的羊群自由地分散在山野间,分外显眼。“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朔州活动期间,采风团来到右玉县,走近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倾听这位“羊代表”背后的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一、回乡创业“养羊”得意朔州市右玉县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