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2

初秋雨后,雁北大地格外凉爽,放眼望去,山坡和草地郁郁葱葱,在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衬托下,雪白的羊群自由地分散在山野间,分外显眼。“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朔州活动期间,采风团来到右玉县,走近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倾听这位“羊代表”背后的履职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

一、回乡创业“养羊”得意

朔州市右玉县张千户岭村是传统的养羊大村, 多年来,这里的人们大多靠种地和放羊为生。然而,在右玉人的老观念里,祖祖辈辈养羊放羊的,最是受苦受累,从没见谁发过“羊财”。

为了摆脱“土羊倌”的生活,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离开,张宏祥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出村上学、工作,做过一段时间电脑生意,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在繁华都市住得越久,张宏祥就越怀念小时候吃过的“羊肉味儿”。“我去过很多城市,却很少能找到正宗、高品质的羊肉馆子。”张宏祥说,这让他萌生了回乡发展羊产业的念头。

2012年,张宏祥放弃IT行业回乡创业,在张千户岭村流转3000亩土地开始种草放牧,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既缺资金又没经验的他一头扎进荒山里,修路、打井、建羊舍、买羊羔……不到一年时间山坡上已经跑满了白花花的羊群。

二、“土羊倌”过上好日子

“只要用心对待土地,它一定能给农民带来财富。”正是张宏祥的这份用心和坚持,让张千户岭村在几年内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坚持传统放养方式的基础上,张宏祥专门聘请了营养学专家,给羊开“菜单”、制定“补饲计划”,保证羊肉品质。此外他还将产业链做大做长,打造了集种草、肉羊育肥、加工、餐饮、电商、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形成了“祥和岭上右玉羊肉”的品牌。

如今,祥和岭上集团解决了当地300余人转移就业,人均年收入较以往提高4倍,2019年为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添置了新房,免费赡养孤寡老人,带动周边10余村庄1000余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现在我和老伴儿一年能有7万多元的收入。”村民王悦这10年来通过养羊就攒了70多万元,他高兴地说:“活了这么大年龄也没见过这些钱,现在我在城里给孩子们买了小车和房子,日子过好了,心情舒畅了,人也精神了。”

三、情系乡村为民代言

“人民选择我做代表,我就得一心为人民谋发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几年来,张宏祥一直心系农村发展、农民收入,积极推动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他积极走访,深入乡村,观察收集,认真聆听乡亲们的声音,这些年他提出的关于地方政府引导推进土地流转工作、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资金来源等方面建议,相关部门均在官网予以了公开答复。

目前,张宏祥最关注的问题是“在发展养羊产业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养殖产业的关系,让绿水青山常在?”对此,他总结出一条路子,那便是“引水上山”。

张宏祥认为,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倡导生态轮牧,采取科学的“智能围网+草场改良+滴灌涵养+补饲”的养殖方法,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引水上山,将不适宜农耕的斜坡改造成牧场,提高载畜量,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

创业故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把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质结构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生产出更多更优的粮草,村民们的收入也能翻倍。”张宏祥说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57.html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的相关文章

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

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

残疾人创业故事: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笑容和手语与人沟通,用心制作每一杯咖啡,咖啡的醇厚香气里满是温暖和爱。在苏州太仓市,最近新开了一家“无声咖啡店”,店里非常安静,只听得到咖啡烹煮和杯子传递的声音。这家店的店主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叫严颖峰,妹妹叫严颖开,她们从小患有先天...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乡下种地的清华女博士,她可能是最会种地的女博士。作为清华毕业的博士后,她出国留学,见识了国外的繁华,依然选择回到祖国,扎根农村创业,成为了农民眼中“脑子有病的城里人”。她运用学到的知识,依靠种地实现了年收入超过800万。让人意外的是,在上大学之前,她都没去过农村。从没去过农村的城里人,到依靠种地年收...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残疾人创业故事:“只要努力打拼,不轻言放弃,残疾人也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苏立,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出生于醴陵市白兔潭镇柏大村。她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身患多种残疾,但人如其名,苏立凭借着自强自立和一股决不服输的劲头,终于在二度创业中,成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懂事开始,苏立就发现自己的面容...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重庆返乡农民工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那一行行散发出牛粪味的田垄就是“蚯蚓养殖床”。在养殖基地旁边,笔者看见带着近视眼镜的王小丽。此时的她,正与弟弟王虎、堂妹王英、舅舅刘兴勇一道,将村民采收的一大盆蚯蚓带回屋里分盒包装,然后再成件发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地。王小丽告诉笔者,现年3...

90后青年张旺:山沟里挖出创业金

90后青年张旺:山沟里挖出创业金

青年创业故事:陕西人张旺是一名90后,在城里长大,但他的创业领域却与山区、农民、农产品有关。过去8年,他创业开启“小满良仓”项目,举办过600场次扶贫促销活动,帮助农户销售4000余万斤滞销农产品;邀请科研团队将纳米级生物酶制备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的环节;他曾走进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农田,深知农产品卖...

退役军人回三亚创业 “组团”养鸭助力乡村振兴

退役军人回三亚创业 “组团”养鸭助力乡村振兴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三亚湾坡鸭,天天泡温泉,吃鱼又吃虾……”歌中所歌颂的湾坡鸭是三亚湾坡村着力打造的产业品牌,谈到湾坡鸭就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周永泽。在周永泽心里,他希望把家乡的湾坡鸭产业品牌打造起来,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在部队的生活锻炼了我,让我始终坚定信念,回家乡创业,实实在在助力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