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2023-01-18创业故事45

走在青岛胶州市洋河镇曲家炉村的一条乡间路上,道路两侧的樱桃树枝干粗壮,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尽头。

“路南600米,路北500米,整片园区占地1000亩。”10月18日,在曲家炉村的樱桃种植基地,王蒙向记者介绍他的这片樱桃园,“园区采用矮化密植、机械化的种植技术,种植密度高达每亩164棵,提高产量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日常用工。”

时下正值深秋,农作物大多都已丰收,而王蒙和员工们正在忙碌着,为明年樱桃增收做准备。一棵棵樱桃树枝叶繁茂,王蒙拉过一根细长的枝条,娴熟地用绳子绑住,牵拉弯曲一定程度后,将绳子固定到地上。

“现在园区正在进行果树拉枝,这样可以增加果树的采光,调整树形,增加果树的通风性,提高坐果量。”王蒙告诉记者,拉枝后对果树进行机械修剪,这样修剪的果树,树形统一,既美观又方便采摘。

果树拉枝、矮化密植、机械修剪……这些与传统果树种植经验不同的方法,都是王蒙去国外考察时学到的。“2019年,我们投入上千万元来打造这片新园区,采用智能化、机械化的管理方式,能用机器干的活,都让机器来干。提高生产标准化,这样长出来的果子也均匀。”

说起樱桃种植和管理,性格有些内向的王蒙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而四年前,他还在青岛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工作。自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便一直从事国际贸易专业的工作,直到父亲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家一起管理樱桃大棚。

2017年,本该是王蒙的父亲王维高种下的800亩樱桃第一年结果的时间。然而,这一年樱桃树只开花不结果,这可愁坏了父亲。这一年,王蒙也迅速完成了从一名“白领”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身,全心铺在了这一片樱桃大棚里。

为了解决樱桃树只开花不结果的难题,王蒙去辽宁、甘肃、陕西及省内泰安、烟台等地学习取经。每到一地,他都和樱桃种植农户吃住在一起,帮农户干活,学习他们的种植和管理经验。用了一年的时间,王蒙成功闯过了创业路上的第一关。

眼看着大片的樱桃树开花结果,王蒙内心泛起喜悦。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一颗颗大樱桃在成熟季,遇上下雨阴天的时候会出现裂果。这大大影响了樱桃的品质,更别提卖出一个好价钱了,王蒙内心的喜悦再次变得沉重。

“农业种植远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王蒙苦笑道,他再一次踏上了取经之路。这一次,王蒙找到了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向果树种植方面的专家学者请教。“有很多专业知识,我也弄不明白,就自己上网查资料,一点一点地学。”

有心人天不负。多年下来,王蒙已经成长为樱桃种植方面的半个专家。周围村庄有种植樱桃的农户,也都愿意找这个年轻小伙子请教,甚至很多外地种植户和企业也都来找王蒙学习,而王蒙也愿意将所学传授给那些需要的人。

王蒙种植的大樱桃,个头大、品相好、口感佳,但价格却难与进口车厘子相媲美。为此,王蒙在保证大樱桃品质的同时,创立“樱之语”品牌,开设网店。凭过硬的品质,逐步打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市场,“大棚樱桃卖出了60元每斤的价格”。

回乡创业四年,王蒙和他的“樱之语”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他也没忘了回馈乡亲。“园区每年为周围村庄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樱桃采摘季的时候,每天需要四五百个劳动力。”王蒙说。

目前,青岛樱之语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大樱桃2000亩,其中建设现代农业大棚200亩,樱桃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公司年收入近1000万元。考虑到樱桃种植受季节的影响,村民工作会出现空档期,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王蒙又带领大家搞起了苹果种植。

“与城市朝九晚五的工作相比,在农村发展农业种植,压力更大,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王蒙表示,尽管艰苦了一些,但是乡村发展不能没有年轻人,农业种植也需要新力量,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需要有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20.html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的相关文章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10月22日上午,付红星带领村民开着新型红薯收获机挖地里的最后一批红薯,他们要赶在霜降前后把这批红薯放进地窖里储藏起来,然后通过互联网批发销售,不久这批红薯就会出现在各地的菜场。“这是我今年引进的新品种,种植成功!”22日上午,付红星发来一组挖薯机挖红薯的视频。松...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专业25岁在读硕士陈瑞亮还有一年才毕业,不过,正读研二的他已创业三年,还带动家乡百姓一起创业,100多位农户跟着他走上致富路。6月1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华中师范大学见到陈瑞亮。说起“跨界”创业的故事,陈瑞亮说,光卖乌龟的生意,“去年,我们创办的公司营业额达到了2800万元”。陈瑞亮...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金田农业园区,内蒙古奥远君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地占地70亩。15栋白色大棚整齐列队,遮阳网下60垄蚯蚓养殖床一条条排开。旁边是肥料发酵棚和有机肥加工储备棚,大棚旁边种着各种蔬菜,因为施用蚯蚓粪有机肥,长得油绿油绿。7月末,炎炎烈日下,养殖场里没有臭气,只有热烘烘的发酵味...

青年回乡创业 带领乡亲养殖蚯蚓助力乡村振兴

青年回乡创业 带领乡亲养殖蚯蚓助力乡村振兴

地龙,俗称“蚯蚓”。在《神农本草经》有详细记载,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之效。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据了解,养殖蚯蚓不仅节省空间、绿色环保,其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而在进贤县张公镇江西腾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

创业路上的巾帼模范——刘雅娟

创业路上的巾帼模范——刘雅娟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赵卫刚给我微信里发来一篇长文,题目是《创业者的人生最美丽》,讲述陕西和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雅娟的创业之路,我反复阅读后,倍感震动,一名农家之女,通过艰苦创业,竟然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被选为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被评为西安市好青年、西安市最美女性、巾帼创业模范。刘雅娟,1984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