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

走在青岛胶州市洋河镇曲家炉村的一条乡间路上,道路两侧的樱桃树枝干粗壮,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尽头。

“路南600米,路北500米,整片园区占地1000亩。”10月18日,在曲家炉村的樱桃种植基地,王蒙向记者介绍他的这片樱桃园,“园区采用矮化密植、机械化的种植技术,种植密度高达每亩164棵,提高产量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日常用工。”

时下正值深秋,农作物大多都已丰收,而王蒙和员工们正在忙碌着,为明年樱桃增收做准备。一棵棵樱桃树枝叶繁茂,王蒙拉过一根细长的枝条,娴熟地用绳子绑住,牵拉弯曲一定程度后,将绳子固定到地上。

“现在园区正在进行果树拉枝,这样可以增加果树的采光,调整树形,增加果树的通风性,提高坐果量。”王蒙告诉记者,拉枝后对果树进行机械修剪,这样修剪的果树,树形统一,既美观又方便采摘。

果树拉枝、矮化密植、机械修剪……这些与传统果树种植经验不同的方法,都是王蒙去国外考察时学到的。“2019年,我们投入上千万元来打造这片新园区,采用智能化、机械化的管理方式,能用机器干的活,都让机器来干。提高生产标准化,这样长出来的果子也均匀。”

说起樱桃种植和管理,性格有些内向的王蒙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而四年前,他还在青岛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工作。自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便一直从事国际贸易专业的工作,直到父亲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家一起管理樱桃大棚。

2017年,本该是王蒙的父亲王维高种下的800亩樱桃第一年结果的时间。然而,这一年樱桃树只开花不结果,这可愁坏了父亲。这一年,王蒙也迅速完成了从一名“白领”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身,全心铺在了这一片樱桃大棚里。

为了解决樱桃树只开花不结果的难题,王蒙去辽宁、甘肃、陕西及省内泰安、烟台等地学习取经。每到一地,他都和樱桃种植农户吃住在一起,帮农户干活,学习他们的种植和管理经验。用了一年的时间,王蒙成功闯过了创业路上的第一关。

眼看着大片的樱桃树开花结果,王蒙内心泛起喜悦。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一颗颗大樱桃在成熟季,遇上下雨阴天的时候会出现裂果。这大大影响了樱桃的品质,更别提卖出一个好价钱了,王蒙内心的喜悦再次变得沉重。

“农业种植远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王蒙苦笑道,他再一次踏上了取经之路。这一次,王蒙找到了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向果树种植方面的专家学者请教。“有很多专业知识,我也弄不明白,就自己上网查资料,一点一点地学。”

有心人天不负。多年下来,王蒙已经成长为樱桃种植方面的半个专家。周围村庄有种植樱桃的农户,也都愿意找这个年轻小伙子请教,甚至很多外地种植户和企业也都来找王蒙学习,而王蒙也愿意将所学传授给那些需要的人。

王蒙种植的大樱桃,个头大、品相好、口感佳,但价格却难与进口车厘子相媲美。为此,王蒙在保证大樱桃品质的同时,创立“樱之语”品牌,开设网店。凭过硬的品质,逐步打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市场,“大棚樱桃卖出了60元每斤的价格”。

回乡创业四年,王蒙和他的“樱之语”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他也没忘了回馈乡亲。“园区每年为周围村庄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樱桃采摘季的时候,每天需要四五百个劳动力。”王蒙说。

目前,青岛樱之语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大樱桃2000亩,其中建设现代农业大棚200亩,樱桃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公司年收入近1000万元。考虑到樱桃种植受季节的影响,村民工作会出现空档期,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王蒙又带领大家搞起了苹果种植。

“与城市朝九晚五的工作相比,在农村发展农业种植,压力更大,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王蒙表示,尽管艰苦了一些,但是乡村发展不能没有年轻人,农业种植也需要新力量,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需要有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20.html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的相关文章

苗家女子养鸡致富,创造上千万财富

苗家女子养鸡致富,创造上千万财富

她穿着一身艳丽的苗族服饰行走在乡间田野小路上,没有人能想到,她能从一名下岗的工人转型成老板。从一个小山村里出身的小姑娘,成为一个在农产业上的精英领袖。回到家乡创业的她虽然一开始经历了些困难,陷入了困境,但是她仍然迎难而上,通过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创造了上千万的财富,她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本期子牙童趣新...

95后女孩创业成“收纳师”: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

95后女孩创业成“收纳师”: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

只喜欢买买买、囤囤囤,却没有收拾的习惯;房子储物空间不足,杂物凌乱堆积;搬家乔迁,物品杂乱得无从下手整理……在广阔的收纳需求背景下,一个小众职业——整理收纳师悄然兴起。据统计,2022年中国66.7%的家政服务消费者年龄在27岁至39岁之间,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年轻人有很多潮流单品,他...

大学生入乡返乡创业“成绩单”亮眼

大学生入乡返乡创业“成绩单”亮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到成为非遗传承人、发展农村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通过入乡、返乡创业,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大家好,我现在在北京顺义郊区的一个农场,离市区开车一个多小时。农场的名字叫「分享收获有机农场」,今天我到这个农场来体验有机农业的发展。「分享收获有机农场」是两位博士做的,他们都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相关的博士,非常了不起。他们现在统称为“掌柜的”,女主人叫石嫣,另一位叫程存旺,两位都是博士毕业,...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岁物遂,皆可观藏。我为品牌取名为‘椿物皆藏’,就是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汉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被拿来收藏,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说话的人叫执辞,“椿物皆藏”汉服创始人,今年二十出头的她在高二那年偶然观看了一场汉服社团成人礼活动,从此便被汉家华服深深吸引。大学毕业后,她和发小一拍即合,从外省一起来...

种颗“茄子树” 亩产“万两金” 浙江开化以山为媒奏响协作曲

种颗“茄子树” 亩产“万两金” 浙江开化以山为媒奏响协作曲

“吴总和陈工种的茄子可不一般,比我人还高呢,我们都叫它茄子树,我们这里好些人还得搬个小板凳来摘茄子”,一直在茄子基地帮工的王大姐洋溢着笑容自豪的介绍道。浙江开化芹阳办事处岔里村260亩茄子基地自5月中旬开摘以来,已经产出茄子200余万斤,产值360万元,亩均产值1.4万元,已发放人工工资102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