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董良:从梳子中捕获华夏5000年的文明气味
新华社石家庄5月8日电 题:创业者董良:从梳子中捕获华夏5000年的文明气味
新华社记者冯维健、王平易近
“汉唐时代的梳子以除夜漆为主,到了宋朝则以竹木为主,梳柄也从马蹄形慢慢展开为弧形。”说起梳子的汗青,董良如数家珍。
在河北省青县的除夜运河红木小镇,记者见到了正在建造梳子的董良——一个对梳子痴迷的除夜外子。
本年39岁的董良从小快活喜悦爱好美术,除夜学选择了艺术筹划专业。卒业后他进进北京一家告白公司,很快从一名青涩的除夜师长教师汲引为主管。
“当然工作晃荡,薪水也不低,但本身真实不欢愉。”回想起“北漂”的日子,董良说,其真实他的心里不时有个声响,理睬呼叫呼唤他往做本身酷爱的工作。
董良的舅父在青县运营着一家木器厂。儿时记忆里,舅父、外公经常收来一些老红木家具修修补补。董良就蹲在一旁,静静地看他们雕镂、打磨。干戈多了,也慢慢着了迷。
被故土的红木工艺所吸引,董良辞损掉落踪落工作还乡创业,一头钻进舅父的木器厂,专心研究木器建造和红木文明。
慢慢地,董良有了灵感,剖断一个决意决意决计:不克不及再按老辈人的传统套路走。在他看来,各类珍稀的红木除做古典家具,做宏构木梳和服装盒理应更有市场。“梳子不单合用,还代表一份友情。昔时我和老婆谈爱情时,就曾送她一把梳子。”
断定标的方针后,董良天天跑红木市场,只为遴选真正契合建造梳子的木柴。“罕有的木柴有除夜红酸枝、小叶紫檀和黄花梨。”董良说,一把木梳从选材到制成起码需求十几道工序。
为了让梳子既美不美不雅不雅不雅不雅不雅不雅合用,又能起到保健感染,董良查阅了除夜量材料,还专门跑到北京就教西医。
2018年,董良在北京注册了一家文创公司。那一年,他还被河北美术学院聘为特聘传授,为文创专业的师长教师们解释注解《中国传统美术在现代文创产品中的独霸》课程。开班之一课,他陈述师长教师:“领受每个朝代最经典的玉器、青铜器、瓷器、货泉外型和元素,筹划成各类各样的梳子,让省悟在博物馆中的物件活起来,走进往常苍生家,这就是文创。”
秉承着这一理念,董良和他的团队旧年介入北京国际筹划周,以一把“母恩”木梳一举夺冠,还受邀为故宫博物院筹划梳子。董良筹划斥地的母恩、太极、除夜漆、除夜运河等题材的多款超卓木梳被消费者领受,2019年还作为外事礼品走出国门。
“假定说之前只是纯真想创业的话,如今我希看真正把梳子打构成独具特点的文创产品,让人们从梳子中捕获到华夏5000年的文明气味。”董良说,对将来,他有了新的筹算,筹算独霸互联网斥地更坦荡宽大年夜大年夜奔放宽除夜广大年夜奔放的线上市场,还要在故土筹建一座梳篦博物馆,让人们体味传承已久的红木文明和梳篦艺术。
创业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