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2023-01-18创业故事23

接单、整理、发货……国庆假期,当人们休闲放松之时,在厦门创业的台湾小伙王在荣却忙得热火朝天。一批批货物通过跨境物流,奔赴中东欧国家和地区。

王在荣是厦门沙盒视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湖里云创智谷创业园区里,经营着这家以中东欧国家和地区为主要市场的跨境电商企业。经过多年努力,他已经逐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002年,童年时期的王在荣跟随父母从台湾桃园,来到福建厦门学习和生活。随着时光推移,大陆发展日新月异,王在荣选择继续留在厦门深造。2013年,他考上了厦门大学,选读了中东欧语言系统的相关专业。“当时之所以选择俄语这个冷门专业,是因为看好‘一带一路’。”王在荣说,尽管有着这样的念头,但彼时的他,并不确定是否真能学有所用。

2014年,厦门首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在湖里正式揭牌,并产生了跨境电商出口第一单,首批5000件包含着箱包、油画、玩具等物品的邮包从这里通关过检,分赴巴西、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15年8月16日,首列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出发,打通了一条国际物流新通道……

王在荣正在指导员工解决客服问题

市场不断释放利好,加之厦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让王在荣有了创业的想法。大学毕业后,他便积极投身跨境电商。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在荣通过自己的语言优势,在中东欧国家和地区的电商平台上卖出了一些日常用品,而这也给了他专注于对俄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信心。

随后几年,王在荣与厦门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同频共振。

福建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21年厦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约85.5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跨境出口77.3亿元,同比增长203%。王在荣也依靠自身的俄语优势,企业订单量不断上升,公司规模不断壮大,从最初的一人包揽客服、运营、打包出货等全流程工作,发展到18人的小团队,跑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赛道。

“这些成绩背后,本质是踩中了时代的鼓点。”王在荣说,到大陆读书、创业,“这条路走对了”。

长在厦门、学在厦门、创在厦门,王在荣早已把厦门视为“第二故乡”。

“福建省教授小语种的高校很少,从事小语种跨境电商的人就更少了。现在我们正在尝试跟黑龙江、吉林、天津、江西、四川、陕西、甘肃等全国各地的外国语高校建立联系,将全国各地的小语种人才引进厦门、留在厦门、爱上厦门,不断壮大小语种电商队伍。”王在荣期待,未来,紧跟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步伐,不断拓宽小语种应用种类,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商贸走深走实,为厦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位于湖里的重点台创基地“云创智谷创业园区”

事实上,王在荣只是众多在大陆逐梦、圆梦的台湾青年的一道缩影。近年来,作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引领区的厦门,致力于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尤为一提的是,厦门特区发祥地——湖里区坚持敢闯敢试,多元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子,吸引了一批台青落地逐梦,而更多的台企也在扎根湖里的过程中实现发展的起航,目前仅湖里区就有3000多名台商、700余名台青创业者。

近年来,湖里区在服务台胞方面,更是强化惠台政策落地实施,出台了一系列台湾青年创业就业补助政策、台湾青年就业工资性补贴及企业接收台湾人才就业补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优惠政策、台企台胞金融服务政策、台胞子女就学政策等,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台湾青年来湖里区创业就业,助力台青在厦圆梦,打造台青创业“梦工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28.html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的相关文章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创业,本来就是一条艰辛之路,更何况是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创业,困难重重可想而知。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到万众创业的浪潮之中,自强自立,实现自我价值,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带给社会满满的正能量。来自吉林省的90后小伙刘闯,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创业者,他把世人眼中的种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幼年时,命运...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这周的生意怎样?”“有没有碰上什么技术问题?”8月20日上午10时,哈啰电动车的东莞地区总代理商姚传勇已经跑了3家门店,这是他的日常。根据工作需求,东莞有100家门店,他和同事每周都要一一走到,维护客情、摆放陈列。金九银十,这是电动车销售的旺季。受新国标过渡期即将结束以及上牌政策影响,今年以来,东...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这1800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裴颢,桐乡市工商联副主席,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博士及博士后均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潜心科研 矢志报国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吃黄元米果第一口不要蘸盐,也不要蘸糖,要吃原汁原味的。”江西省瑞金市红井步行街的一家黄元米果店前,老板刘海东正向顾客推荐米果的吃法。这一口“原汁原味”的黄元米果是刘海东的“乡愁”,也是如今村民们致富的“金钥匙”。从过去一斤五块到一斤八块,再到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将黄元米果卖到一斤十块,做了五六年黄元米...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一只只兔子肥硕健壮,一碗碗饲料让兔子吃得欢实……8月14日,乌苏市四棵树镇哈尔莫墩村,看着争先恐后抢食吃的兔子,冯中平乐呵呵地说:“别抢,别抢,都有份……”冯中平是“90后”,也是乌苏市营赢御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哈尔莫墩村方圆几百公里内,很多人都知道大学生“兔倌”冯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