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赵丽梅:为甜蜜事业打拼 带动200多位蜂农致富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5

姓名:赵丽梅

居住小镇:平谷区峪口镇

工作内容:2014年辞去北京市里的稳定工作,带着全家回到了老公的家乡平谷区峪口镇创业,开启了自己的甜蜜事业路。

蜂蜜丰收的时节里,赵丽梅展示刚做好的蜂蜜。

39岁的赵丽梅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城区上班,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平谷区养蜂协会前任会长聊起养蜂的故事。斟酌一番,她辞掉了工作,跟先生一起回到平谷区峪口镇东樊各庄村,创办了融蜂产品研发、销售和蜜蜂文化科普体验为一体的北京野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着200多位蜂农,共同打拼甜蜜事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赵丽梅说,报告里对青年的嘱托,对乡村振兴的浓墨重彩,都让她对养蜂事业的发展有了更足的干劲儿,更多的期许。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养蜂队伍,传承老手艺,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增添新渠道。

谈创业

走遍十六个乡镇每一个养蜂家庭

走进蜂场,就能听到成群的蜜蜂发出嗡嗡的声响。即使没有全副武装,赵丽梅也显得格外镇定,她用手温柔地驱赶着身旁的蜜蜂,并叮嘱旁人不用害怕。“刚开始,我也挺害怕的,经常被蜜蜂蜇,但现在,蜜蜂对我来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2014年,还在北京城区从事一份稳定工作的赵丽梅跟着先生回到平谷峪口镇,和当时的平谷区养蜂协会会长刘长国聊起养蜂的故事时,得知这里有北京市元老级的蜂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产量、销路都开始走下坡路。

“大部分的养蜂人都已经上了年纪,最年轻的也已经50多岁了。”赵丽梅后来和村里的养蜂人聊了很多,最终决定回乡创业。

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合养蜂,这里有近两百户的家庭从事养蜂产业。创业之初,为了更好地了解养蜂产业,赵丽梅走遍了十六个乡镇的每一个养蜂家庭,了解他们的养蜂技术和生活现状。“大家的养蜂技术都很过硬,产品品质没问题,但蜂农性格普遍都比较保守,产品利润很低。”好产品没有好价格,赵丽梅带领蜂农学起了自媒体销售,学习短视频直播销售技巧。手把手教大家拍摄、剪辑、上传视频,并将公司商标“蜜小丫”无偿给大家使用。

经过十多场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近五十名蜂农熟练掌握了自媒体销售,做起了“新农人”。为了丰富大家的产品,赵丽梅将公司开发的蜂主题文创产品和手工DIY产品制作课程免费分享给大家,带领蜂农共同发展致富。

谈发展

带专家到蜂农家指导新技术

这几年,赵丽梅按照“企业+农户+标准化生产”的经营模式,与平谷区150多户养殖规模50箱蜂群以上的养蜂大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相当一部分蜂农是残疾户和低保户,遍及全区十多个乡镇。对于这些蜂农,赵丽梅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发放蜂具、产品收购和终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还以高出市场价20%以上的价格收购原料蜜,让利于蜂农。

与公司合作的蜂农大多在山区半山区,距离最远的有五六十公里,赵丽梅为此专门买了一辆冷藏厢式货车,每到收蜜时,她便和同事一起挨户上门收购。她甚至还将公司200套、价值8万元的新式蜂箱无偿提供给蜂农使用。在她的支持下,熊儿寨乡魏家湾村蜂农刘长龙养的蜂群由100箱发展到400箱,成为北京市新式蜂箱实验基地。

在蜂农眼里,赵丽梅是个细心、暖心的人。家住熊儿寨乡北土门村的郭进财,养蜂近30年,夫妻俩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郭进财眼睛几乎看不到东西,虽然患眼疾多年,但喜欢学习,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2018年,赵丽梅引进新西兰最先进的自流蜜生产技术,与合作蜂农开展定制生产,不仅大大减轻了蜂农的劳动强度,而且保证了蜂蜜的营养成分,而且经济效益是普通蜂蜜的五至八倍。于是,郭进财找到了赵丽梅,要求加入公司的自流蜜生产。考虑到对方不方便参加培训,赵丽梅带领专家下户对其进行指导,2018年郭进财生产了近500张自流蜜,实现增收近40000元。

谈愿景

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蜂队伍

在帮助蜂农的同时,赵丽梅也在精心谋划着公司的产业发展。2017年,赵丽梅将公司养殖基地欢乐蜂场打造成“寓教于乐、融蜂于趣的”休闲体验园区,聘请了专业的教师,针对中小学生、亲子、社会团体等不同年龄段的对象,开发《走进神奇的蜜蜂王国》《演绎蜂箱里的故事》《蜂箱里的数字秘密》等十多种体验课程。“通过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蜜蜂文化、学习蜜蜂精神。”

蜂厂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赵丽梅在给小游客普及养蜂知识。受访者供图

2018年借助北京市妇联,赵丽梅将蜜蜂文化搬进了北京16个区的幼儿园、学校、社区,让大家在教室就可以看到蜂箱、摸到蜜蜂,亲手制作纯天然蜂蜡唇膏。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北京青年榜样”“北京市休闲农业十大杰出创业女庄主” ,如今无论是公司还是赵丽梅个人都获得了诸多的荣誉,但在她眼里,把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养蜂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吃到放心的高品质的蜂产品,生活更甜蜜,让蜂农致富增收,是她始终未变的初心。“平谷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有着天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现在养蜂的数量还远远达不到饱和的程度,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养蜂队伍,将平谷的好山好水更好地利用起来,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增添新渠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16.html

“赵丽梅:为甜蜜事业打拼 带动200多位蜂农致富” 的相关文章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惠阳知名的大学生创业兄弟曾广浩、曾广深,在成功打造惠阳首个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后,又涉足了新领域——这回是惠阳冷门养殖行业,石金钱龟、草龟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养龟菜鸟到如今能够帮龟治病,曾氏兄弟的养龟场成为当地最大规模养龟场,养龟7000多只,是惠阳重要龟种、龟苗集散地。曾氏兄弟与陈勇明打理的养...

湖北农民回乡创业,成功把猕猴桃变成黄金果

湖北农民回乡创业,成功把猕猴桃变成黄金果

黄祖伍是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外地打工多年,想发家致富,更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2012年时,他在四川省兴安县看到大规模种植的猕猴桃,当时就有了回家乡创业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想法。于是,他就在网上查阅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行情、市场价格。通过初步分析,他觉得在竹山县发展猕猴桃是可行的。201...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农民创业故事:为跑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开创乡村振兴新局的“接力赛”,今年以来,江油市以“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新模式,实施系列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带着信息、技术、资金和项目返乡创业,让农村形成致富“新风口”、“创业新高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强国新"声"代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共青团也即将迎来成立百年的历史性时刻。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向上向善、见贤思齐,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春湖北”特开设“强国新‘声’代”专栏,常态化宣传青年典型,展示青春寻访、青年宣讲等系列活动和优秀文化产品,传播青春正能量。“96...

90后“海归”返乡创业 团场里干出大事业

90后“海归”返乡创业 团场里干出大事业

90后创业故事:他乡纵有千般好,不及故乡一片云。六年前,在外企打拼多年的王留勤决定放弃高薪工作,毅然返回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六团米兰镇,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5年。这一年,因为工作积极,个人能力突出,25岁的王留勤被公司选派前往位于迪拜的分公司进行培训学习。“刚听到...

龙岗95后女孩,助“胖虎”火遍全网

龙岗95后女孩,助“胖虎”火遍全网

创业故事,虎年新春,一只胖嘟嘟的“憨憨”胖虎,成为全网最火的动物明星之一,活跃在表情包、红包封面和各大品牌的联名产品上。这只火爆全网的老虎形象,是由我国人气漫画家不二马大叔创作的IP——“我不是胖虎”。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胖虎是由龙岗2013文化创客园的深圳奇策迭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打造“出道”,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