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张杨:与多肉一起成长的大学生创业者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8

张杨是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2020年,还在读大一的她就组建了自己的多肉创业团队,2021年又成立昆明杨阳洋花卉有限公司。创业近三年,她的团队从最初仅承接简单的设计工作逐渐发展壮大到40余人的花卉公司,实现营业总额突破上百万。张杨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褪去青涩,成长为一名奔跑在创业路上的“追梦人”。

张杨直播实拍

与多肉结缘,始于张杨17岁那年。当时,张杨因身体原因无奈休学入院治疗。当看着其他同学都在为理想而努力拼搏时,病床上的张杨万念俱灰。母亲敏锐地察觉到了女儿的情绪,为她送去了一株小小的多肉,并鼓励道:“多肉不同于一般的植物,它坚韧的生命力总是能鼓舞人们。相信我,你的病一定能很快好起来!”母亲希望这株多肉能给病床上的女儿带来希望和陪伴。理解到母亲的良苦用心,张杨慢慢解开了自己的心结,病情也逐渐开始好转。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的内心留下了今后要从事多肉行业的想法。

此后,她如愿考上大学。随着公司的成立,张杨开始了新的蜕变,她和同事并肩奔走于多肉种植基地,扎根最基础的市场。在一路的成长和打拼中,张杨也逐渐意识到,目前云南的多肉市场面临家庭式种植效率低下、本土育种技术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销售渠道少、利润低等困境,若想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开辟新道路,此中艰难可想而知。

既然是自己选择的道路,怎能轻易放弃?出现问题,那就解决问题;没有好的产品,就自己设计;没有销路,就多平台开辟新道路……就这样,张杨以勇士的姿态,在创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借助产学研专业技术及人才支撑,张杨的团队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校专业人才加入,并对多肉石花新品种进行了再创作,设计出一个个多肉作品,让一株株多肉变得活泼生动起来。其中一幅名为“小象莫莉”的作品,就是为了庆祝莫莉从河南顺利“回家”而创作。作品中,一株株多肉簇拥着小象,小象则高高地抬起鼻子靠近一株多肉树,小心翼翼地嗅着。创作理念就源于在张杨心里,多肉不只是一种花卉形态,它还可以和世界万物相融共生。也正是在她一步步的努力下,“石花再创”成功解决了传统多肉产品内容单一、功能性不足、个性服务落后、体验感不强等问题。

此外,为了破解疫情带来的出口业务停滞问题,张杨通过网络直播,让“张杨的多肉”进入更多人的视野。通过直播,张杨的多肉与全国各地的“肉友”们建立了联系,让石花从西南边疆逐渐走向全国各地,逐步开设了多个直播间。其中之一的直播间日销售额已突破一万元,日均达到7000元。

在张杨的带动下,朗家营、阳宗海、脚步哨、晋宁等多个村庄有三十多名村民也依靠多肉实现增收。截至今年6月,昆明杨阳洋花卉有限公司的营业总额已达300余万元。面对未来,张杨表示,今后将继续和团队一起为“以金钥匙开启七彩云南,以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而奋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71.html

“张杨:与多肉一起成长的大学生创业者” 的相关文章

“三国文化名城”河南新野“80后”打工仔返乡创业 产品销海外

“三国文化名城”河南新野“80后”打工仔返乡创业 产品销海外

作者 杨大勇霜降已过,位于豫西南的新野县依然气候宜人。在该县工业园区一家玻璃厂内,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一块块玻璃将从这里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地。“三国文化名城”河南新野县,因“火烧新野”而驰名中外。新野还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近年...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岁物遂,皆可观藏。我为品牌取名为‘椿物皆藏’,就是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汉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被拿来收藏,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说话的人叫执辞,“椿物皆藏”汉服创始人,今年二十出头的她在高二那年偶然观看了一场汉服社团成人礼活动,从此便被汉家华服深深吸引。大学毕业后,她和发小一拍即合,从外省一起来...

返乡创业惠乡亲 种桑养蚕织锦绣

返乡创业惠乡亲 种桑养蚕织锦绣

春雨淅沥,今年的第一批蚕宝宝已经接近“四龄”,即将结茧。覃燕华看着漫山绿油油的桑园,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2017年返乡创业以来,她品尝到了种桑养蚕、致富带富的甜蜜滋味。潜心钻研苦练技术成为养蚕能手邕宁区那楼镇是传统的养蚕大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镇农村几乎家家养蚕。后因市场凋落,养蚕的人越来越...

中科院女硕士返乡创业 种得满树扑鼻香

中科院女硕士返乡创业 种得满树扑鼻香

“这一片大马士革玫瑰明年5月开花后,能用来提取上好的原液、纯露、精油。”12月15日,在武冈市邓元泰镇绿嘉园生态基地,管海英正趁着难得的阳光给玫瑰修枝剪叶、施肥培土,操作相当娴熟。“今年,我们的太秋柿子产量1万公斤左右,总收入超过50万元,带动周边50多名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管海英介绍,她创立...

80后女大学生开网店创业 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80后女大学生开网店创业 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椒江有位1985年出生的女生,从2008年开始创业开了家网店,专卖女鞋,经过经营,现在她的网店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李丹丹是椒江人,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那时她沉迷网络游戏。在家玩了一年。"李丹丹说,她刚接触到淘宝网时,属于淘宝买家,买家信用到4钻后,觉得开网店很适合自己,于是开始留意一些网店销...

湘潭县90后小伙返乡创业养鸭 闯出一条致富路

湘潭县90后小伙返乡创业养鸭 闯出一条致富路

在湘潭县射埠镇杨基村有一个叫段楚的小伙,今年28岁,高中毕业后一直在惠州、上海等地打工。为了响应青年返乡创业号召,他毅然选择了辞职回乡创业,开始了自己的养鸭路。在射埠镇杨基村的田野间,一大群鸭子在嬉戏觅食,它们时而展翅飞翔,时而展喉高歌,场面十分壮观。2021年3月,段楚回到家乡,利用当地水塘和荒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