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荣昌帮带致富 帮“穷亲戚”建养兔场年入上万元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3

39岁的张德平今天起得特别早,因为她家兔场的“大灰”昨晚产仔了。这是今年6月她开办养兔场以来迎接的第4窝小兔子。掰开手指算算,再过两个月,这些兔子将给她带来近万元的收入。这不但能为家里还上一些欠债,还能为两个癫痫儿子挣上一笔医药费,张德平满心欢喜。

她特地给自己的“亲戚”何平打了个电话:“何主任,我学会了照顾仔兔的方法,这次产仔就不用麻烦你再跑一趟了。”挂上电话,她像何平往日教她的那样,掬起一捧母兔身上掉落的毛,盖在小兔子身上。

张德平的这位“亲戚”,是重庆荣昌县昌元街道的机关干部何平,在今年开展的“三项活动”中,她与张德平一家结为“亲戚”。想到这个半年前“从天而降”,如今给自己带来莫大帮助的“亲戚”,张德平心里充满了感激。

张德平在崭新的兔笼前给兔子喂食

双胞胎儿子患癫痫 花光积蓄生计难

张德平住在重庆荣昌县昌元街道。她原本有一对让人羡慕的双胞胎儿子。谁知出生后,双胞胎同时患上脑病、癫痫、视神经萎缩等疾病。张德平夫妻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家境贫寒的他们只觉得这日子比天塌下来还难度过。

为了给儿子治病,张家花费近10万元,不但用光积蓄,还向亲友借债5万多元。没有了钱,丈夫蓝永超开始外出打工,张德平则在家务农照顾孩子。微薄的收入都成了两个孩子的药费。

“那时我想挣钱,可是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当时的张德平并不知道,很快她的生活就有了转机。

干部与她结“穷亲” 设计养兔致富路

今年4月,“三项活动”在荣昌县全县上下开展。4925名机关干部与5579户农民结为“亲戚”。就在他们中间,昌元街道的年轻机关干部何平走进了张德平的家。

扎着高高的马尾,热情洋溢,何平看起来像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三项活动”中,她和张德平一家结为“亲戚”。经过多次走访与悉心交谈,何平详细地了解了张德平一家的状况,如何能长期、切实解决张家的生计问题成为燃眉之急。

根据自己的了解与张德平本人的意愿,何平为“亲戚”设计了一条“生财之道”:养兔子!她积极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汇报,多方争取资金,并向当地养兔协会请教“养兔经”。不到两个月,在何平的努力牵头下,一个现成的兔场梦一般地出现在张德平面前。

筹资3万元建养兔场 每年可赚一两万

新修建的养兔场,整齐专业的兔笼,活蹦乱跳的兔子,平整过后的院坝……看着眼前的一切,张德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今年6月,她的生活焕然一新。

在何平的帮助和多方争取下,昌元街道各方共为张德平一家筹资3万多元,养兔场的基础设施全部到位。张德平只需掌握养兔技术,力所能及地辛勤劳动,就离脱贫致富越来越近。

何平联系了当地养兔大户与养兔协会,为张德平传授养兔技术;又为张德平联系餐馆订购,解决销路问题;如同陪伴姐妹打拼,何平还自己学着养兔,随时帮忙。如今,张德平一家共喂养种兔9只,商品兔200余只。按照计划,“肉兔可以卖到10元一斤,按照兔子一年出栏3到4次来算,除去成本,每年可以赚一两万。”张德平笑得合不拢嘴。

感恩党和政府 “爱心兔场”显真情

现在,张德平每天经营着她的兔场。白兔、灰兔、美人兔,每一只兔子都将为她带来财富。再过两个月,张德平就要从她的养兔场获得近万元的收入,回想半年来自己从无到有的新生活,她的眼里噙满泪花。

“没有何主任,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感谢社会各界的爱心,你们都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张德平将兔场取名为“爱心兔场”,心怀感恩。

对于这一切,何平引用荣昌县委书记陈杰的话说,“真正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不是阶段性的事情,对于我的穷‘亲戚’,我要长期地帮扶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67.html

“荣昌帮带致富 帮“穷亲戚”建养兔场年入上万元” 的相关文章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水花,时代的浪花《山海情》里有个让人感动的女性角色——水花。她的一滴泪,就烫伤了很多人的心。水花的爸爸因为一口窖、一头驴、两只羊将她嫁给了邻村的陌生男子。水花有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她为此逃婚,但不忍父亲被欺负又回来了。婚姻和美了几年,丈夫又意外残疾,水花拖着年幼的女儿和残疾的丈夫,佝偻着身子走了七天七...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暮春时节,红塔区春和街道云南蓝哥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成熟上市。基地里,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工人们在果园的各个角落忙着采摘。正和工人一起采摘蓝莓的李丽琼说:“蓝莓种植讲求精耕细作,一年到头,我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蓝莓种植上了,只为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带去安全、健康的果实。”坚持下去,只为心中的田园梦李丽琼...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民企业家刘银莲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她一个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致力于乌骨鸡的规模养殖,用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农民工创业的传奇故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刘银莲脸上既充满了快乐,也写满了创业的艰辛;2013年的9月,一直在县城开办超市的刘银莲,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随着县城的各大超...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可能有人不相信,我们的羊肉复购率达到45%以上,回头客很多。”9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90后”返乡大学生张志强如是说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锡林郭勒盟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这里的牛羊遐迩闻名。相比于全世界蓄养的60多个品种的羊,当地的乌珠穆沁羊要多一枚胸椎或腰椎,牧民们常用“多一根肋骨”来...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新野县一个叫朱艳霞的女硕士研究生,因不满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丈夫一起从杭州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个养猪场。她不仅凭借其所学的新技术为农村饲养业竖起一面旗帜,还吸引当地农民改变传统观念,走科技致富之路。学非所用女硕士辞职当猪倌新野县新甸铺镇石桥村的一个猪舍内,30多头品种猪又大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