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黑土地上“新农人”返乡创业记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9

返乡创业故事:1月的吉林,皑皑白雪覆盖着广袤的黑土地,天寒地冻里的人们没有“猫冬”,依然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之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近年来,在吉林省“吉人回乡”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吸引下,一批“新农人”回到家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

这几天,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的北夏家村,不少村民拿到合作社分红,高兴地去办年货。这些种地“老把头”在几年前不会想到,在一位大学生的带领下,他们在黑土地上找到了致富希望。

北夏家村曾是贫困村,村民靠种植玉米生活,收入普遍不高。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邵亮亮毕业后,2012年,他毅然回到家乡,发挥农学专业知识,带领村民调整种植结构,闯出新天地。

西兰花和鲜食玉米是邵亮亮选定的经济作物。他带领大家使用绿色种植技术,让高品质经济作物不仅受到国内市场欢迎,还卖到了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

如今,已有近百户村民加入了邵亮亮的合作社,收入比过去大幅提高。“没想到今年‘红包’这么大,加上平时在合作社的工资,来年还得好好干!”合作社成员李秀梅笑着说。

降低创业门槛、减免税费、拓展融资渠道……吉林省近年陆续出台支持农村青年等人员返乡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2021年以来,吉林省人社部门探索为乡村振兴人才评职称,引领新农民转型,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乡村人才队伍。

“我争取靠种地评上高级职称。”在吉林省舒兰市的孟佳宁说。大学毕业后,孟佳宁曾先后在天津、北京从事艺术类及市场类工作,她发现家乡很多物美价廉的土特产经常滞销,2017年决心返乡创业。

她的第一个想法是打造农业品牌。这几年,她推动舒兰大米进驻淘宝、天猫等平台,还瞄准短视频平台,曾创下了1小时销售1万袋大米的成绩。

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农人”返乡,吉林省积极搭建“吉人回乡”平台,各地精心搭建资金保障、能力提升、创业基地和载体驱动等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吉林省农民工人员返乡创业累计已近10万人,直接带动就业超过40万人。

梁铖龙也是其中一员。山里刚下过一场雪,梁铖龙与朋友在户外灶台做了一桌东北菜,他们将过程拍成视频,在社交平台收获上万次点赞。“这蓝天白云的好环境,太馋人了。”梁铖龙最新的创业项目受到网友的认可。

梁铖龙的家乡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他曾长时间在外国打工,一次探亲让他感受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改善。2018年,他回到家乡开拓生态养殖市场。在陆续申请到返乡创业贴息贷款后,他的养鸡场扩大到200亩,每个月能为市场提供2000只肉质鲜嫩的土鸡。

“以前农村没什么人,路也不好,你看看现在。”梁铖龙边说边介绍着他新开的乡村民宿乐园,特色的民居和整洁的道路藏在山间,最多的时候每天能接待三四百名游客。

春节来临,梁铖龙和他的创业伙伴们还研究着新项目,计划下一步开发森林旅游、森林研学、冰雪乐园等新项目,日子红红火火。“家乡成就了我,我也要回报家乡。”梁铖龙说以上就是我的创业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18.html

“黑土地上“新农人”返乡创业记” 的相关文章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一个从庄稼地里考上大学的平罗“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让乡亲们惊叹的是,这个“鸭司令”带领4000多只麻鸭闯市场,竟将一只鸭子卖到128元……8月2日,天刚亮,平罗县姚伏镇上桥村村民朱自和从床上爬起,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玉米地里忙乎。新掰的玉米被拉往村里的养鸭基地。因为提前联系过,等待卸货的人...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大学毕...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从收酒瓶到卖酒水,再到成立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康德云和丈夫张京宝用了26年的时间。26年,夫妻俩三次创业,并拿下多个“全国第一”8月23日,费县上冶镇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内,刚刚与一家电商公司对接完的康德云拨通了丈夫的视频通话,在电话里,两人互相交代今天各自的工作进度,相互鼓劲儿,像7年前一样。只不过...

苗家女子养鸡致富,创造上千万财富

苗家女子养鸡致富,创造上千万财富

她穿着一身艳丽的苗族服饰行走在乡间田野小路上,没有人能想到,她能从一名下岗的工人转型成老板。从一个小山村里出身的小姑娘,成为一个在农产业上的精英领袖。回到家乡创业的她虽然一开始经历了些困难,陷入了困境,但是她仍然迎难而上,通过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创造了上千万的财富,她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本期子牙童趣新...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创业故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养猪致富、养鸡致富、养鱼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鲜,可你是否见过养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乡,一位叫罗景杨的女大学生辞职回乡创业,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厂”,养殖了上亿条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妈妈”“蚯蚓女孩”。在仅有百亩的养殖场内,平时不起眼的小蚯蚓却牵出...

24岁从伦敦一学校毕业,她回乡养起鹦鹉

24岁从伦敦一学校毕业,她回乡养起鹦鹉

创业故事,15岁去英国留学、24岁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校园毕业,缙云90后朱姜蓓毕业后没有留在城市的高楼大厦,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养鹦鹉。经过7年多的摸索实践,她创办的“千鹦鸟舍”,从当初只有一个人变成了几十名员工的团队,她致力打造的首个以鹦鹉为主题的大型花鸟乐园也正式进入了营业倒计时阶段。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