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6

新野县一个叫朱艳霞的女硕士研究生,因不满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丈夫一起从杭州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个养猪场。她不仅凭借其所学的新技术为农村饲养业竖起一面旗帜,还吸引当地农民改变传统观念,走科技致富之路。

学非所用女硕士辞职当猪倌

新野县新甸铺镇石桥村的一个猪舍内,30多头品种猪又大又肥。猪舍里,戴着眼镜的朱艳霞正拿着饲料给猪喂食。

朱艳霞告诉记者,她和丈夫何松伟都是新野县新甸铺镇人。1999年9月,两个人双双考入河南农业大学,她学的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何松伟学的是“动物科学”。两人大学毕业后,何松伟到杭州一家外企打工。2004年她考上了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的是植物营养,2006年她从浙大毕业,取得了硕士学位。

朱艳霞说,毕业后她在杭州一包装公司上班,月薪3000多元,但专业不对口,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觉得自己学非所用。

“而真正让我们产生冲动的是,中央大力连续出台的扶持‘三农’政策。我们觉得上世纪80年代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是沿海城市,而现在应该在农村!”朱艳霞说,“当时,我们也积攒了20多万元,也算捞到了第一桶金。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我们夫妻终于做出决定养猪。2007年底,我们夫妻俩一起辞去了工作,决定破釜沉舟当猪倌。”

遭遇嘲讽坚信当猪倌不丢人

2008年1月,朱艳霞与何松伟回到了家乡过年,夫妻俩将准备养猪的打算告诉了双方的父母,但却遭到了大家的反对。

提起此事,朱艳霞的婆母曾凡姣至今依然不理解,满头白发的她摊开双手:“你看看,一个硕士生,一个大学生,读来读去,成了一个猪倌,这俩人的学不白上了吗?”

双方父母的反对并没有动摇朱艳霞与何松伟养猪的决心。说干就干,他们决定在家乡办养猪场。2008年正月十六,朱艳霞和何松伟两个年轻人开始兴建新型养猪场,购买了第一批新品种母猪。

听说朱艳霞与何松伟夫妻俩回家办起了养猪场,全村人一片哗然,各种风凉话从不同渠道传到了他们的耳中,他们看到的,更多也是鄙视的眼光。但他们认为,自己干事业不丢人,继续干下去。

试水成功村民前来求教

经过一年的努力探索,朱艳霞夫妻俩采取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技术取得成功。经过有关部门检验,他们所饲养的猪不仅能实现快速育肥,还达到了“供港标准”。

见到朱艳霞夫妻俩鼓捣着电脑、培育着微生物养猪,且饲养的猪长得快,猪舍还没有异味,原本不屑一顾的邻居纷纷赶来看稀奇。一位老饲养员看了他们的猪舍后连连称奇地说:“养了一辈子猪,没见过这个养法!”

新甸铺镇白湾村的宋向清养了100多头猪,采取的却是传统的饲养办法。他找到朱艳霞夫妻俩要求传授技术。朱艳霞二话没说,登门免费传授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技术。

村民王安义、何东胜等8户农民到朱艳霞家学习了养猪技术后,已经购买了仔猪,办起了养猪场。

“我们回乡创业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带动当地百姓共同致富。”朱艳霞说,“看到乡亲们由不理解到追着我们学技术,我们很高兴!”

去年9月,南阳市人才办面向社会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朱艳霞与何松伟夫妻俩积极报名,经过考试、面试顺利过关。去年11月,经过组织派任和所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选举,朱艳霞当选为新甸铺镇石桥村党支部副书记,何松伟当选为新甸铺镇韦湾村村委副主任。

朱艳霞说:“我们俩成为大学生村干部之后,虽然多了许多村务工作,但我们创业的激情更高了,信心更足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72.html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的相关文章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周瑶,是一个90后女大学生。2014年,周瑶从攀枝花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和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毕业后,她选择了就业。在成都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她主要负责管理该公司成都片区的工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管理一个项目时,她既要准备资料又要负责协助总监管理现场,白天要巡视工地,晚上还要守着混凝土浇筑完...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创业故事:“合作社鲜食玉米项目今年一定得上,抓紧时间购买设备,力争让农民尽早见效益。”9月29日19时,天色已晚,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仍在新建的厂房里忙碌。作为较早一批返乡创业的农民典型,“70后”的他今年为合作社树立了一个新目标——通过鲜食玉米项目,带领农民走上以一二三产融...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岁物遂,皆可观藏。我为品牌取名为‘椿物皆藏’,就是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汉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被拿来收藏,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说话的人叫执辞,“椿物皆藏”汉服创始人,今年二十出头的她在高二那年偶然观看了一场汉服社团成人礼活动,从此便被汉家华服深深吸引。大学毕业后,她和发小一拍即合,从外省一起来...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可能有人不相信,我们的羊肉复购率达到45%以上,回头客很多。”9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90后”返乡大学生张志强如是说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锡林郭勒盟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这里的牛羊遐迩闻名。相比于全世界蓄养的60多个品种的羊,当地的乌珠穆沁羊要多一枚胸椎或腰椎,牧民们常用“多一根肋骨”来...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90后养牛,要规模还跟科技要效益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90后养牛,要规模还跟科技要效益

创业故事:“真正要增加老百姓收益,就要在品种改良上下功夫,我的梦想是让优良品种的肉牛走进千家万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安镇胡湾村,26岁的创业者刘晗炜一直没闲着。他在合作社的1000多头肉牛里精挑细选出10多头优质种牛,准备和本地黄牛杂交,培育适宜当地养殖的高品质肉牛。2017年,为响应国家环...

薛超:一个90后的“电商故事”

薛超:一个90后的“电商故事”

电商创业故事:随着淘宝等电商的飞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购市场有很大的创业机会。作为一名90后电商创业者,薛超用乐观的心态和创新的意识,寻找到了一条通向自己梦想的路。在接触电商之前,薛超一直做着南北干货的生意。2018年底,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萌生了在线上销售自己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