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高淳固城:残疾夫妻“创”出致富路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7

残疾人创业故事:他是她的右腿,替她站稳脚跟;她是他的左眼,帮他观察世界。在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漕塘村,有这样一对残疾夫妻,经营着一家粮油商店。两人携手30余年,共同“创”出致富路。

多次创业失败不放弃

史多头今年58岁,徐小红55岁。因夫妻俩都有残疾,就业比较困难,他们决定自主创业,而创业之路并不平坦。夫妇俩起初从亲朋好友处借了些钱从事黄沙运输业,由于对市场行情不了解,客源不足,生意很难维持。后来,听说养殖黄鳝赚钱,他们又转行养殖黄鳝,但由于不懂技术,也遭遇失败。

2005年,在固城街道举办的一次农技培训活动中,夫妻俩接触到了茶薪菇这种食用菌,种植投资小,且在南京及周边市场上的需求量大,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他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劳,每天起早贪黑“泡”在田地里,摸索种菇的方法,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农技员和种菇行家。天道酬勤,第一年,茶薪菇长势非常好,但销路却让他们犯了愁。于是,他们带着样品到溧水、安徽郎溪等周边市场推销产品,客户被他们的勤劳和自强的精神所打动,一下子打开了销路。

开粮油店成“创业之星”

2012年,他们夫妻俩又创办了“小红粮油商店”,收购农户手中的稻谷、菜籽、黄豆等农产品,同时为村民提供榨油服务。小店的生意越做越好,收购的产品扩大到棉花、芝麻等近十个品种。在收购价格上,他们一直比市场上高一点,尽量让利给乡亲。“我们生活好了,更要服务好村民。”史多头说。眼下,正是螃蟹上市的季节,他们还向螃蟹养殖户售卖玉米片,“玉米片是螃蟹饲料,螃蟹长大了吃得多,每天能卖出2000多斤。”徐小红说。

根据季节需要,夫妻俩聘用残疾人,如今,夫妻俩开办的粮油商店也成为了市、区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徐小红还先后获得“高淳好人”“残疾人创业之星”“残疾人创业先进个人”等荣誉。

徐小红告诉记者,创业这些年,各级残联部门给予了很大帮助,比如免税、门面房租金减免等。“我想开一家网店,卖纯菜籽油。”她说,菜籽都是直接从种田大户手上收的,原料品质高,所以榨出的油品质高于市场产品。

“要自强、自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经常这样教育女儿,如今女儿已经工作并组建了家庭,他们的小日子也日渐富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82.html

“高淳固城:残疾夫妻“创”出致富路” 的相关文章

为父分忧,河南“90后”大四大学生创业年入数百万

为父分忧,河南“90后”大四大学生创业年入数百万

90后创业故事:今年22岁张梦龙,是黄河交通学院大四学生,也是同学们眼中的成功人士——如今,从事植保无人机研发的他,已是公司老板,年营收300多万,而促使他创业的缘起,则是目睹家里弟弟先天残疾,父亲租地种地苦撑家庭,要为父亲减轻负担。12月17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来到黄河交通学院,探寻这位“9...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创业资金缺乏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短缺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应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撑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优化返乡...

返乡创业,从建筑“老人”变身农业“新人”

返乡创业,从建筑“老人”变身农业“新人”

返乡创业故事:立夏刚过,在长沙县安沙镇新华村越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目前大棚里的蔬菜逐渐成熟,再过40天,日产量可达1500公斤。”公司的主理人罗清元,一边介绍着,一边摘着黄瓜。罗清元(左)和周亚民(右)查看蔬菜苗情况今年53岁的罗清元是安沙本地人,之前一直从事...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华黎明:回皖创成“小巨人” 闯出事业“大天地”

华黎明:回皖创成“小巨人” 闯出事业“大天地”

打开拍照模式,伸缩镜头“探出头来”,咔嚓一下......这一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动作,却让手机真正实现全面屏。在这背后,离不开一款内孔1毫米特微型轴承的助力。安徽孺子牛轴承负责人华黎明查看公司生产的轴承。专注研发 练就细分领域唯一“当时国内外多家知名的轴承厂家都参与了,由于客户技术要求不断升级,我们团队...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2日清晨,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52岁的韩发图麦刚为5岁的孙子穿好衣服就接到了合作社打来的电话。“这几天我们来不了,天冷了,蚯蚓也都进深土了,主要就是保湿,只要大棚盖好,应该不会有大问题。”韩发图麦对电话那头的人说。这位精神而又能干的妇女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北漂奶奶”,顾名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