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返乡创业 蟾蜍变身“金元宝”

2023-01-18创业故事28

在汉中市南郑区协税镇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李刚,带领乡亲们养殖药用蟾蜍,为大伙闯出了一条持续增收的致富路,人们都称他为“乡村致富能人”。

立夏刚过,上午时分协税镇枣林村的蟾蜍繁育基地里阳光炽烈,李刚戴着草帽正在巡查刚孵化的蟾蜍苗生长情况。谁能想到眼前这个中年汉子4年前还是一家年销售过亿的新能源公司老板,在全国有21家工厂,如今却回到家乡搞起了蟾蜍养殖。

1999年12月,李刚从部队退伍后,先后到西安等地从工地小工做起,在外打拼了近20年,最终他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也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李刚都始终难忘家乡的山山水水,一心想回家乡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蟾蜍养殖这个行业,也发现其中的巨大商机。蟾蜍全身都是宝,尤其是蟾衣和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价值不菲,市场需求旺盛。而且家乡汉中丰富的水资源和温润的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资源禀赋,都为蟾蜍养殖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毅然决然将经营良好的公司转手,带着所有的积蓄,返回家乡创业。

2019年返乡归来的李刚,在家乡成立了陕西锦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老家协税镇枣林村流转承包土地105亩,先后建起了蟾蜍养殖池、蟾蜍孵化大棚、农旅融合基地等。经过3年多的发展,到目前,李刚的养殖场年孵化蟾蜍1000多万尾,各类蟾蜍制品销售总额超过800万元,由于技术规范、精心管理,他养殖场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带领更多农户增收,2021年底在南郑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他又在阳春镇泉沟村流转土地700亩,实施稻田套养蟾蜍项目,农户按相关要求种植水稻和养殖蟾蜍,公司负责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回收。

“蟾蜍长大以后,公司以每公斤5元钱回收,老百姓既有土地承包的固定收入,又有粮食优质价格的收益,还有蟾蜍养殖回收的收入,我们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年不低于百分之六的分红,来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李刚说道。

在发展养殖的同时,李刚还瞅准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了农特产品销售平台。平台目前已整合40多款农副产品,帮助300多家农户、30家合作社、家庭农场销售各类农副产品150余万元。

李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20年被评为“汉中市南郑区脱贫攻坚带贫益贫先进个人”,2021年稻田养殖蟾蜍项目荣获第五届陕西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李刚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2022年3月当选汉中市政协委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431.html

“返乡创业 蟾蜍变身“金元宝””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杜光然云南昆明几名大学生课后进行了一周的创业活动,尝试卖糖葫芦赚钱。10月17日下午,当事同学介绍称,有过失败也想过放弃,到后面糖葫芦卖得不错,100多串40多分钟就卖完了。据都市时报报道,10月11日,昆明一所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每个组有100元启动资金,限定一周的时间赚钱,其...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他养蜂超半个世纪,创多个“海南第一”;他坚守诚信,用品质享誉国际;他年近七旬,仍坚持创业壮心不已;他矢志不渝,人生充满传奇。他就是陈昌卓,51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和蜜蜂的联系,在这个“海南蜂王”的身上,流淌着海南人“诚实、执着、勤奋、拼搏”的品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我们将这位海南“最高龄...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生长在景色怡人的百亩荷花池,吃着无人机投喂的饲料,青山绿水中小龙虾们日子过得惬意。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端的乔口镇,水域资源丰富,2017年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小镇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生长在荷花池中的“荷花虾”,截至2021年底,望城区荷花虾养殖面积超过8万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刘志鹏就是其中之一。...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养螃蟹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蟹苗只有在海水里才能孵化,我们这边如果大量养殖,就需要到海边城市去进蟹苗。”近日,记者在联系胡顶时,他正在为明年的螃蟹养殖做准备。从一个门外汉,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磨砺,胡顶已经成为一个螃蟹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第一次创业,亏空家底胡顶在承包的池塘里劳作。胡顶2004年1...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岗位,扎根土地,成为“农人”。他们投身科研,服务“三农”,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带动村民富裕起来。在漯河舞阳北舞渡镇杜庄村,吕伟增就是如此,博士毕业的他,扎根农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变革性地改种莲藕,带动周边村子莲藕种植产业发展。...

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通过种植此树,走向致富之路

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通过种植此树,走向致富之路

古代社会都是男人当家,往往男人都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但这并不代表女人就没有当家立柱的能力。我曾经听说过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分别是来自河北的李女士和来自福建的张小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当代女性的自强,她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扛起家庭的重任。李阿姨一直以来都是从事餐饮行业,也赚了不少的钱,承担了家庭的基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