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创业史:从泥瓦匠到蝉联中国首富

2023-01-18创业故事59

今年的中国首富新鲜出炉。11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胡润百富榜》,相比去年,前三名的排序没有变动。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位列第二,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排名第三,证实了短视频和新能源行业强大的吸金能力。农夫山泉创始人,68岁的钟睒睒则没有意外地蝉联了首富宝座,他以4550亿元的财富,打破了20多年来中国首富财富的最高记录。

他被称为中国最会卖瓶子的首富,你或许很少听过他的名字,但肯定知道“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句广告词。他就是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一个卖水的跻身成为中国首富,钟睒睒在他的首富之路上到底都做了什么?

2020年,农夫山泉在香港的股份上市,开盘后股价大涨,最高市值逼近4500亿港币。董事长钟睒睒以身价600亿美元的资产超过马化腾和马云,成为中国首富。虽然这个首富只维持了几个小时便被马化腾再次反超,但足以把钟睒睒从幕后推向前台,大家开始好奇这个新首富的财富秘密。

少年征途路漫漫

1954年,钟睒睒在浙江杭州出生,只读到小学五年级的钟睒睒被迫辍学。之后他为了维持生计在嘉兴、绍兴等地当过泥水匠和木匠。钟睒睒之后去参加高考,几次没过,最后去电大学习。

毕业之后后,钟睒睒去做了记者,凭借自己的韧劲,5年的时间里他参访的企业家数百名,当时有好几个都成为他以后在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1988年,钟睒睒从报社辞职下海,是当时浙江新闻记者圈“下海”的第一人。只是钟睒睒下海经商的理念跟别人不同,钟睒睒说自己不仅仅是为了钱,而是他是为了更高的目标。

创业之路亦艰难

钟睒睒办报纸失败之后就去海南养蘑菇,但是因为还能的气候问题,蘑菇没办法很好的存活。钟睒睒的创业再次宣布破产,当时的钟睒睒手里没有一分钱。

办报纸和种蘑菇失败之后,钟睒睒摆地摊、买窗帘积累经验和家底。1993年,钟睒睒创办了自己的养生公司,当时钟睒睒找了几个专家研制出了一种养生药。不曾想这个养生药大卖,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养生药就从海南销往全国。钟睒睒一时间声名鹊起,他也因此赢得了自己的第一桶大金——1000万。

1996年,钟睒睒把自己的商业圈圈住饮用水,他成立自己的公司。这个在杭州里的饮用水公司正是农夫山泉的最初的原点。

1998年,钟睒睒开始着手为农夫山泉设计广告词,到现在的那句“有点甜”仍被沿用。凭借自身优势,加上广告宣传,农夫山泉在当时的饮用水行业初试身手便小有名气,钟睒睒的设计功不可没。

其实,钟睒睒曾坦言道,自己做企业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能随心所欲的设计广告词。他很会讲故事,也知道大众想听什么,农夫山泉从来不缺故事。而一个好的故事,正是财富的开始。

在瓶装水里,消费者可能从来不会真的在乎里面的水从哪里来,但是在一瓶水的瓶身上,有如此清新的故事却让他们好奇。

钟睒睒把农夫山泉做成温情满满的故事片,男主翻越山和大海就是为了寻找优质水源。该故事片放在视频广告里,常规中会员才能跳过广告,钟睒睒却告诉你:“农夫山泉提醒您,此广告可免费关闭”,这样的操作足以吸引一部分热血粉丝。

钟睒睒确实没让我们失望,无论是农夫山泉的“味道有点甜”的清晰气质、还是“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高级感,农夫山泉的广告词确实自成一派。

在如此力度的宣传之下,到2012年,农夫山泉的单品瓶装水销量为全国第一,农夫山泉集团当年资产超过130亿元。

在普通瓶装水市场里,钟睒睒基本上可以说做到极致,他便开始把矛头指向高端水。2015年的时候,农夫山泉针对儿童、学生等推出三种饮用水。并在这三种水的外包装上下足了功夫。

在三款水的外包装设计上,钟睒睒邀请了5位国际顶尖设计师,耗时5年,修改5次,

最终呈现出农夫山泉高端的瓶身,光瓶身上的图案就包含了长白山8种野生动植物。

2016年,农夫山泉因为该设计成功拿下5项国际大奖,而且还被摆上了总理的谈判桌。

2015年,钟睒睒开始种橙子,同年年底农夫山泉17.5°NFC果汁上市,并很快跻身饮料市场前端。把水做到极致又转战到饮料市场,钟睒睒和他打造的商业帝国让世人瞠目结舌。

对农夫山泉而言,推新能力看似只是产品力和营销力的表现,然而背后却藏着对整个集团高层综合能力的估量。现在的农夫山泉已经不只是水,从瓶装水市场到饮料市场,农夫山泉成功实现了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完成品牌升级。

但是,在饮料行业,关乎质量的传言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没有哪家能超越农夫山泉。

子虚乌有不慌张

2009年,海口工商局查出农夫山泉三种饮料砷含量超标,农夫山泉一时间被卷入“砒霜门”。面对之虚乌有,钟睒睒坚持公正到底,最终,事情真相大白,检测部门集体道歉,海口市更换农商局局长。

2013年北京,京华时报爆出农夫山泉瓶装水中有黑色悬浮颗粒,并用大量版面炮轰农夫山泉,甚至诋毁农夫山泉还不如自来水干净。

钟睒睒当时很淡定,几轮反击之后,他做了一个决定,把农夫山泉从北京市场上退出去。钟睒睒深知自己不愿摧眉折腰,只是作为民营企业家,他骨子里的文人清高在生意场上不算件好事。但是钟睒睒丝直言不讳:“我没有阿谀奉承的习惯。”因此有人送他外号“独狼”。

饮用水除外,钟睒睒进军制药行业,并颇有建树。他所创建的万泰生物是中国首例国产宫颈疫苗的推进者,在全球,具备生产宫颈癌疫苗能力的只有葛兰素史克和默沙东两家企业,而钟睒睒就是不动声色地做到了。

大义无声

除此之外,钟睒睒热衷公益,2003年“非典”疫情时,他向国家卫生部捐赠500万元成人维生素,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而当时那批捐赠是疫情发生之后我国卫生部收到的第一批药物捐赠。

在汶川地震时,钟睒睒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跟着救援队在灾区奋战10天,给灾区送了数百车的饮用水。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又是企业家的营销套路时,他们万万没想到,他拒绝营销,更不做宣传。他不让自家员工拍照宣传,即便在放出来的照片中自家的商标也被遮挡。他只是在用实际行动去帮助灾区人民。

钟睒睒从灾区回来,刚下飞机便被记者堵住。在记者的镜头之下,钟睒睒一句话没说,竟放声大哭。表面上势气逼人的企业家,骨子里对国家的情怀也是一潭柔水

钟睒睒为人低调,从来不爱参加企业家饭局,也不怎么参加大型会议,更不爱面对媒体。钟睒睒说自己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的人。可能正是他的特立独行正是没农夫山泉与众不同的原因吧。

钟睒睒如今已经66岁,可能他更多思考的是农夫山泉以后的问题。一个企业不可以故步自封,钟睒睒这个大伞为了农夫山泉以后的发展总要培养出小伞。如何完成人才梯队建设,实现农夫山泉长足发展可能是首要且迫切的问题。

当然了,钟睒睒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首富,还是源于减持!王健林就说过,企业家的精神之一就是坚持!

很多做生意的人看不上做水,当年该领域里的企业开启转型之路后,唯有钟睒睒带领着农夫山泉坚持自己品牌的初心,不随波逐流,专注于天然水市场,这才有了如今的成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458.html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创业史:从泥瓦匠到蝉联中国首富” 的相关文章

大学开始创业,如今年产值15亿!丽水这位小伙子还不到30岁

大学开始创业,如今年产值15亿!丽水这位小伙子还不到30岁

每到下午,在松阳祥瑞电子商务产业园,一辆辆快递车往返于各个电商公司之间,上万件商品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各地。自从2018年,松阳90后企业家叶方龙投资打造该产业园以来,经过4年的发展,目前产业园已入驻200多家电商企业,年产值近15亿元,极大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叶方龙(左一)大学开始创业,学成后...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在不起眼的街角开一家文艺而小资的花店,似乎是每个女孩心中的梦想。但是,开花店却不是女性的专利。在嘉定,有一家名为“无有之花”的花店,店主正是一位“90后”男生。花店于2014年成立,2年多的时间里多次与知名化妆品牌雪肌精、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和上海浪琴杯环球马术冠军赛合作,迅速成长为业内的一颗新星。...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他养蜂超半个世纪,创多个“海南第一”;他坚守诚信,用品质享誉国际;他年近七旬,仍坚持创业壮心不已;他矢志不渝,人生充满传奇。他就是陈昌卓,51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和蜜蜂的联系,在这个“海南蜂王”的身上,流淌着海南人“诚实、执着、勤奋、拼搏”的品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我们将这位海南“最高龄...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金田农业园区,内蒙古奥远君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地占地70亩。15栋白色大棚整齐列队,遮阳网下60垄蚯蚓养殖床一条条排开。旁边是肥料发酵棚和有机肥加工储备棚,大棚旁边种着各种蔬菜,因为施用蚯蚓粪有机肥,长得油绿油绿。7月末,炎炎烈日下,养殖场里没有臭气,只有热烘烘的发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