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残疾夫妻创业开设养鸡场,鄂州供电来助力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

残疾人创业故事:4月19日上午,在华容区临江乡新港村四组,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台区管理员熊正元、罗细勇走进鄂州市临江乡久久江养鸡场,一名身穿黑色夹克衫,拄着拐杖的男子,缓缓从鸡场走出来迎接了他们。

这名男子叫张正兵,身残志坚的他,靠自己双手成功打造10亩养殖鸡场,并在2020年荣获“鄂州楷模”称号。

“这段时间用电怎么样,有没有需要帮忙的?”熊正元边走边和张正兵一起走进鸡场内。检查完进线设备后,熊正元他们又对鸡场内用电设备进行了逐一检查,询问第三个大棚准备情况,电路是否正常。

张正兵感激地说:“养鸡场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供电师傅们立了大功啊,你们耐心的鼓励和帮助,有几次都是半夜打电话让师傅们过来帮忙修电,把烟不抽,连水也不喝,真是过意不去。”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经历,张正兵感慨道:“刚开始创业什么都需要钱,湾里有个电工告诉我,把电从湾里牵到这里好一点的电线至少要几千块钱,因为没钱,就在家里找了一些旧电线,请人帮忙架了几根木棒把电引过来的。”

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早在创业初期,张正兵在离村300多米远的地方建起了一个简易的养鸡场,靠一块单相表供电,表后线用几根歪歪斜斜的木棒支撑,木棒上满是小电线接头,刮风下雨时经常断电。据他介绍,鸡棚24小时靠抽风机排风换气,如果40分钟之内不来电,一棚鸡都有可能死光。因为担心停电,张正兵每晚和妻子轮流休息,回忆起来真是一段艰难的时期。

鄂州供电公司台区管理员熊正元在一次线路巡视中发现了表后缺陷,随即上门了解情况,并向张正兵表明了用电的危险性。随后,熊正元向供电所上报了养鸡场用电情况,供电所随即将此事反馈给供电公司。经过勘察,供电公司确定将380伏的三相四线引入到张正兵养鸡场旁边,彻底解决张正兵养鸡场的后续发展用电需求。

因工作关系,熊正元与张正兵成为了朋友,也会定期来检查用电设备。对此,他表示,张正兵经营的养鸡场算是自己负责管理台区内的用电大户,上万只鸡的安全至关重要。经常过来转悠看看情况,心里踏实些。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现如今,张正兵养鸡场内歪斜的木棒换成了坚硬的水泥杆,单薄电线也换成了崭新的绝缘电线。谈到新换的电线,开心的张正兵表示,原来两相电经常会烧电机,三相电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据介绍,鸡场现有三个大棚,每个大棚长70米,宽8.5米,2个已投入工作,第三个也即将运行。整个大棚占地10亩,均已采用机械化、规模化,年产值达160万元。目前,村里5名贫困户在这里就业,人均收入3万元,还就近带动了4名残疾人通过养鸡致富。

张正兵的养殖场也被市残联授予“鄂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如今,他的养殖基地正有序运作,日均产蛋1万个。谈及未来,张正兵准备再努努力买辆车,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事例,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圆梦。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06.html

“残疾夫妻创业开设养鸡场,鄂州供电来助力” 的相关文章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很多人认为,基围虾一般在海水中养殖。如今,在五通桥区冠英镇,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陈鑫,带着深耕农业的情怀,历经3年实践与摸索,在70余亩的虾塘里成功养殖基围虾。营养丰富、肉质松软的“海货”鲜活地走进乐山市场,深受消费者追捧,效益也十分可观。旺季捕虾忙 味美销路畅“四川能产基围虾?”“吹牛哦?四川又没有...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创业资金缺乏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短缺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应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撑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优化返乡...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即使有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收成还是挺不错的,早稻粮款100多万元。”10月中旬,琅琊镇上盛村的种粮大户张俊礼站在成片的农田里,感受着风吹稻浪,十里飘香。从部队退伍后,张俊礼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在城市奔波,并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回到自己的家乡琅琊镇上盛村,看着眼前...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当初决定要回来种大棚的时候,家里是反对的。家人认为我在外做生意,虽然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但是毕竟收入比较可观,猛然间放弃干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家里觉得我脑子‘坏掉了’。”武加祥笑着调侃道,“当时家里给我打电话,给我说搞种植多么不容易,说咱也不懂技术、也没有销路,脑袋一热种大棚,万一赔钱了,里里外外这...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10年前,上海少见本地产的火龙果。这个吃口酥软、爆汁清甜的水果,主要产地在热带地区,并不适合上海种植。10年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1080亩的庄园里,每年火龙果的产量达到了500吨。上海人的水果篮里,也有了火红的本地火龙果。而由火龙果发酵制成的酵素,也已批量上市。陈红霞是一名普通的安徽姑娘,因为火...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看似一小店,里里外外却布置得井然有序:门前摆放着各种形状的玻璃金鱼缸,一只大盆里,几只小乌龟悠闲地游来游去;敞开的店门让人一眼可见成排的恒温鱼缸,各色各样的观赏鱼自由自在地表演……正如小店给人生趣盎然的印象一样,店主吴小芳也格外年轻。朴素的着装,言语似乎不多,在一旁细心观察顾客的动向,有顾客提问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