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研究生刘炼:返乡创业“孵小鸡”引领家乡新活力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8

“孵化器?是孵小鸡的吗?”这半年多,这是回到老家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创业的刘炼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1986年出生的刘炼,研究生毕业后在武汉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今年4月,刘炼踏上返乡创业的新征途,在恩施创办起当地第一家科技型创业孵化器,“孵小鸡”计划一下搅动了小城的空气,不断引领家乡新活力。

刘炼最早听到“孵化器”的概念,是在武汉光谷创业咖啡的一次交流中,他一下被深深吸引,“既能创业又可以带动一方发展,这样的模式能不能在老家建立起来呢?”

对北京、深圳、重庆、湖北宜昌等地创业孵化器的经营发展深入考察后,他更加认定,“企业孵化器大有可为”。

一开始,刘炼的想法是寻找合伙人负责恩施项目。他曾专门邀请国内某知名孵化器华东区负责人到恩施考察。但让他备受打击的是,在探讨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福利待遇后的第二天,千辛万苦请来的人只留下一句“四线城市发展起来太慢”就一去不返。随后的半个月,刘炼在武汉找到14家人才中介公司,寻找一个有孵化器经验的执行总经理,即使开出30万元安家费的条件,结果同样让人失望。

“为什么我的家乡总是留不住人才?”刘炼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恩施的企业不多,创业空间和潜力都不小,拥有良好的气候环境、全球独有的富硒农产品,还有药材、畜牧业、生态旅游、矿产等丰富资源,是一个等待打开的“宝库”。

考虑再三,2015年4月,刘炼毅然决定从原有的公司撤资,从武汉搬回老家恩施,返乡创业。

与其他的产业公司不同,刘炼的孵化器没有实体产品,做的就是“孵化”工作。项目一旦经过严格筛选入驻孵化器,孵化器团队将充分发挥其整合资源的优势对其进行良性引导,投资、人才、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孵化器都能包揽。

他的盈利模式在于,承诺入孵企业一系列扶持政策,以控股的方式实现盈利,而风险就是“如果企业做不起来,这些股份都是空口白话”。

9月8日,刘炼的远奕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恩施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了。在以旅游业、金融业和特色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撑的恩施,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为创业者提供平台,吸引高质量的人才回乡创业或者工作,是刘炼与合作者打造远奕孵化器的宗旨。凡在恩施创业的青年或大学生,都能进孵化器参与创业和投资沙龙、讲座、咨询服务活动,共享科技信息、创业融资、创业培训等360度全方位创业服务。

短短几个月,孵化器已入孵企业12家:装修公司、家庭关系调解公司、设计工作室……350多位创客在此集聚,更多的投资、创业者、优秀项目也渐渐向孵化器靠拢。

恩施经济开发区金桂大道上,4000多平方米空间的远奕孵化器如今已成为一道吸引眼球的风景。公司里,关于“创业”“梦想”的标语随处可见,用作洽谈交流的创业咖啡厅人来人往。

孵化器内一家学生设计工作室——“非想创意设计团队”已小有名气。没有人会想到,就在几个月前,它差一点悄然消失。

今年暑假,因为工作室场地突然调整,这支湖北民族学院的学生团队不得不寻找新的办公地点。团队负责人、大三学生朱海凌带领成员到处奔波,但是常常连递交作品的机会都没有。

抱着最后的希望,朱海凌找到了远奕孵化器。在远奕孵化器的扶持下,“非想创意设计工作室”免费入驻,拿到了补贴,还得到了商务谈判培训和业务宣传推广的帮助。

没有了初创期杂事的牵绊,朱海凌和团队一心扑在设计上,专业能力迅速提升,而今工作室月最高收入达到8万元。

在孵化器内,这样快速发展的企业不在少数。

孵化企业的成长让刘炼看到了希望。同样让他感到欣喜的是,恩施州有关于孵化器的奖励标准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针对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不少职能部门也在落实有含金量的创业政策

刘炼知道,距离真正的收获可能还有很长的日子,但是他愿意等待,“孵化要等,等就是发展”。

即将跨入而立之年,刘炼期盼,自己的企业孵化器能够把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创业项目孵化出来,做大做强,“成为家乡青年创业孵化梦想、孵化成功的地方。”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08.html

“研究生刘炼:返乡创业“孵小鸡”引领家乡新活力” 的相关文章

回乡创业带动老乡脱贫 一个大学生的初心与爱心

回乡创业带动老乡脱贫 一个大学生的初心与爱心

返乡创业故事:今年36岁的王禹是一名回乡创业大学生,他多年来热心于公益事业,弘扬核心价值观,发挥正能量,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他也教育孩子尊敬老人,深受邻里好评。组建“爱心帮帮团” 结对帮扶50多户家庭“我又来看你了,最近还好吗?有没有好好学习?”近日,家住连云港猴嘴街道黄沙坨社区的王禹...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农民创业故事:为跑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开创乡村振兴新局的“接力赛”,今年以来,江油市以“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新模式,实施系列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带着信息、技术、资金和项目返乡创业,让农村形成致富“新风口”、“创业新高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创业难不难?现在还能赚钱吗

互联网创业难不难?现在还能赚钱吗

今天小编想跟大家说一下针对目前互联网创业形式,为想加入互联网创业的朋友分享一下个人的见解,同时也希望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帮助,毕竟随着社会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加入互联网,那么现在做互联网难不难?赚不赚钱呢?互联网创业的概念是什么?互联网创业就是指自己通过互联网进行创业盈利,互联网创业是一个笼统的概...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进城,赚钱,买房落户,这曾是富阳洞桥镇朱楚华心中的“城市三部曲”。10多年在城市打拼,为他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然而,对朱楚华来说,创业故事才刚开始。“城市固然有机会,乡下却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华离开杭城,回到小山村,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一口气承包下多个山头的复垦土地,每日奔走在...

陶连杰:爱上泥土味的“90后”放弃高薪工作“转岗”种菜

陶连杰:爱上泥土味的“90后”放弃高薪工作“转岗”种菜

今年26岁的陶连杰,2016年放弃都市高薪工作,来到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和泥土打交道。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干劲儿,从对蔬菜种植技术的一窍不通,成长为如今的种植技术能手,陶连杰在泥土中一步步书写自己的创业故事。陶连杰移栽玉米苗放弃高薪工作“转岗”种菜这段时间,陶连杰非常忙碌,他正带着村民们在基地里移栽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