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海归“夫妻档” 创业别有滋味

2023-01-18创业故事25

海归创业团队里,夫妻“并肩作战”的并非个例。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中彼此陪伴,夫妻二人一起拼搏经常会迸发出1+1>2的力量。卢政岐夫妻俩就是其中一对,2016年,他与妻子郝海婷一起从英国学成回国,决心在北京开创属于两人的事业。

2016年,卢政岐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图为他与妻子郝海婷。

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

卢政岐和郝海婷结识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他们在回国前就产生了共同创业的想法。“我妻子是兰州人,我们最初打算在英国开一家街巷小食店,经营妻子家乡的美食。后来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我们放弃了在英国开店的想法。”

2016年,卢政岐和妻子学成回国,想要开一家美食店的想法并未改变。面对国内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卢政岐首先选择到北京一家西餐厅打工学习。他说,既然下定决心创业,就做好了要吃苦的心理准备。

在外留学的经历,给了卢政岐和妻子很多帮助。他说:“国外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创业初期,他和妻子通过网课自学了餐饮行业不同环节的理论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两人会一起讨论,整个学习过程愉快又顺利。

谈到店名“暄观”的由来,卢政岐解释说:“名字是爱人起的,‘暄观’在兰州话里是聊天的意思,‘暄’在汉语字典里还有‘温暖’的意思。”“我们希望自己的店面环境舒适、气氛融洽。让来吃饭的客人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目标。”郝海婷补充说。

创业路共风雨 生活中经营甜蜜

2017年6月,卢政岐与妻子新婚不久,就开始在店里忙活开张事宜。对于没能抽出时间去度蜜月这件事,郝海婷并不觉得遗憾,她说:“与丈夫一起工作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度蜜月”,语气中满是甜蜜。谈起创业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卢政岐回忆说:“有一次我们营业到很晚,等送走最后一波客人之后,我一回头看到妻子已经倒在椅子上睡着了。当时我心里十分感动,也很舍不得让她这么辛苦。”

他说,创业路上有一位愿意与自己同甘共苦、为了理想而共同奋斗的爱人,是让人感到最温暖的事情。

尽管店面不大,但每天店里都会坐满前来就餐的客人。郝海婷说,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丈夫会记得她说过的每一句话,并且努力去实现她的每一个小愿望。“有一次我说想去草原看看,结果在去年我们结婚纪念日那天,他就真的决定自驾5000多公里带我去了呼伦贝尔。”卢政岐告诉笔者,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和妻子去国外旅行。“也算是利用这段时间增进感情。虽然我们每天在店里一起工作,但爱情还是需要偶尔制造些浪漫来保持新鲜感。”俩人说,夫妻创业不仅需要同甘共苦的精神,稳定的爱情也是支撑他们一路走来的强大力量。

相互信任 产生1+1>2的力量

创业前,卢政岐与妻子已经相恋3年,俩人性格契合,彼此间的默契也成为共同创业的加分项。但是,感情再亲密的夫妻也有产生分歧的时候。

“创业过程中难免有分歧,遇到分歧时我们会坐在一起商讨,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如果彼此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就选择折衷方案。”郝海婷认为,夫妻创业,最重要的是遇到分歧时及时沟通,将问题症结弄明白。她同时建议,两人意见相左时,可以根据问题属性和彼此擅长的领域,来决定听取谁的意见。“我丈夫擅长人事管理和门店经营,而我比较擅长资金管理,所以如果遇到的问题在他所擅长的领域范围,我就会听他的意见;如果不是,那就得听我的。”郝海婷笑着说。

卢政岐说:“夫妻二人一起创业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需要具体分析。与志同道合、互相信任的另一半共同创业,就很可能产生1+1>2的力量。”卢政岐和郝海婷还表示,他们计划今年年底再开一家分店。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想把门店开到英国去,让更多的外国朋友品尝到“中国味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528.html

“海归“夫妻档” 创业别有滋味” 的相关文章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洒落在山间的小院里,伴随着远处牛棚里传来的“哞哞”声,平凉市静宁县灵芝乡张堡村养殖户张号号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走近位于张堡村的静宁县共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时,迎面微凉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发酵的草料味儿。站在山头放眼望去,不大的养殖场却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一...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杜光然云南昆明几名大学生课后进行了一周的创业活动,尝试卖糖葫芦赚钱。10月17日下午,当事同学介绍称,有过失败也想过放弃,到后面糖葫芦卖得不错,100多串40多分钟就卖完了。据都市时报报道,10月11日,昆明一所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每个组有100元启动资金,限定一周的时间赚钱,其...

云南普洱:“西盟姐妹”返乡创业 用青春追梦圆梦

云南普洱:“西盟姐妹”返乡创业 用青春追梦圆梦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有大量返乡大学生创业者,他们并没有选择做时代的旁观者,而是选择主动融入,成为新时代奋斗的参与者。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90后”的佤族女孩娜布拉和娜能正是这一群体的代表。当同龄人都想着走出大山、外出闯荡时,她们却带着自己的梦想回到家乡,一心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带领乡亲们走上产业...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您看,这草莓花开得多好!”800平方米的草莓大棚里绿意盎然,刘长伟俯身察看草莓长势,笑着告诉记者,这一棚能产4000多斤,11月份就能上市了。刘长伟正在察看草莓长势。孟海鹰 摄金秋十月,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1989年出生的刘长伟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城里干...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工作难找;在家闲着,没了收入生活困难。60岁以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农民蔡满坡,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今年2月,在驻蔡庄村第一书记赵学军的鼓励和帮助下,68岁的他开始在大棚里种植无花果:不仅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多年梦想,还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蔡满坡培育的矮化无花果树。六旬老农 痴迷无...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向劳动者致敬她曾怀揣梦想、寻梦他乡,后来发现,最好还是故乡;她曾南下深圳打工、摆地摊,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和勤劳致富的信念,开始返乡创业。一路走来,她经历过打工的辛酸,体验过创业的艰辛,尝试过失败的痛苦,最终铸就辉煌。她创办了众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云之绣手工作坊,她就是大峪乡老地村致富带头人、众乐农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