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海归“夫妻档” 创业别有滋味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1

海归创业团队里,夫妻“并肩作战”的并非个例。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中彼此陪伴,夫妻二人一起拼搏经常会迸发出1+1>2的力量。卢政岐夫妻俩就是其中一对,2016年,他与妻子郝海婷一起从英国学成回国,决心在北京开创属于两人的事业。

2016年,卢政岐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图为他与妻子郝海婷。

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

卢政岐和郝海婷结识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他们在回国前就产生了共同创业的想法。“我妻子是兰州人,我们最初打算在英国开一家街巷小食店,经营妻子家乡的美食。后来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我们放弃了在英国开店的想法。”

2016年,卢政岐和妻子学成回国,想要开一家美食店的想法并未改变。面对国内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卢政岐首先选择到北京一家西餐厅打工学习。他说,既然下定决心创业,就做好了要吃苦的心理准备。

在外留学的经历,给了卢政岐和妻子很多帮助。他说:“国外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创业初期,他和妻子通过网课自学了餐饮行业不同环节的理论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两人会一起讨论,整个学习过程愉快又顺利。

谈到店名“暄观”的由来,卢政岐解释说:“名字是爱人起的,‘暄观’在兰州话里是聊天的意思,‘暄’在汉语字典里还有‘温暖’的意思。”“我们希望自己的店面环境舒适、气氛融洽。让来吃饭的客人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目标。”郝海婷补充说。

创业路共风雨 生活中经营甜蜜

2017年6月,卢政岐与妻子新婚不久,就开始在店里忙活开张事宜。对于没能抽出时间去度蜜月这件事,郝海婷并不觉得遗憾,她说:“与丈夫一起工作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度蜜月”,语气中满是甜蜜。谈起创业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卢政岐回忆说:“有一次我们营业到很晚,等送走最后一波客人之后,我一回头看到妻子已经倒在椅子上睡着了。当时我心里十分感动,也很舍不得让她这么辛苦。”

他说,创业路上有一位愿意与自己同甘共苦、为了理想而共同奋斗的爱人,是让人感到最温暖的事情。

尽管店面不大,但每天店里都会坐满前来就餐的客人。郝海婷说,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丈夫会记得她说过的每一句话,并且努力去实现她的每一个小愿望。“有一次我说想去草原看看,结果在去年我们结婚纪念日那天,他就真的决定自驾5000多公里带我去了呼伦贝尔。”卢政岐告诉笔者,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和妻子去国外旅行。“也算是利用这段时间增进感情。虽然我们每天在店里一起工作,但爱情还是需要偶尔制造些浪漫来保持新鲜感。”俩人说,夫妻创业不仅需要同甘共苦的精神,稳定的爱情也是支撑他们一路走来的强大力量。

相互信任 产生1+1>2的力量

创业前,卢政岐与妻子已经相恋3年,俩人性格契合,彼此间的默契也成为共同创业的加分项。但是,感情再亲密的夫妻也有产生分歧的时候。

“创业过程中难免有分歧,遇到分歧时我们会坐在一起商讨,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如果彼此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就选择折衷方案。”郝海婷认为,夫妻创业,最重要的是遇到分歧时及时沟通,将问题症结弄明白。她同时建议,两人意见相左时,可以根据问题属性和彼此擅长的领域,来决定听取谁的意见。“我丈夫擅长人事管理和门店经营,而我比较擅长资金管理,所以如果遇到的问题在他所擅长的领域范围,我就会听他的意见;如果不是,那就得听我的。”郝海婷笑着说。

卢政岐说:“夫妻二人一起创业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需要具体分析。与志同道合、互相信任的另一半共同创业,就很可能产生1+1>2的力量。”卢政岐和郝海婷还表示,他们计划今年年底再开一家分店。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想把门店开到英国去,让更多的外国朋友品尝到“中国味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28.html

“海归“夫妻档” 创业别有滋味” 的相关文章

退役军人杜灏之:立创业创新潮头 展退役军人风采

退役军人杜灏之:立创业创新潮头 展退役军人风采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滨州退役军人杜灏之,2015年转业入职圣豪,从基层创业干起,到分公司部门经理、公司总裁,杜灏之用他敢为人先的胆识、敢闯敢干的思路和稳步攀升的业绩,实现了个人思想认识和行动的全新蜕变,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诠释了一位军人企业家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以思想转变立身争先出...

从被骂“傻子”到年入千万,他的逆袭很传奇

从被骂“傻子”到年入千万,他的逆袭很传奇

他是一家纸制品公司的老板,也是一位脑瘫患者。因身体残疾,他曾被人嘲笑是“傻子”。如今,他开办的工厂年营业额超过千万元。央视新闻专栏《我们的日子有奔头》 第三期的创业故事 ,要从一家工厂说起……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一家纸制品厂的工人们正忙碌工作着。与一般的工厂不同,这里的很多工人都身有残疾,老...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一个从庄稼地里考上大学的平罗“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让乡亲们惊叹的是,这个“鸭司令”带领4000多只麻鸭闯市场,竟将一只鸭子卖到128元……8月2日,天刚亮,平罗县姚伏镇上桥村村民朱自和从床上爬起,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玉米地里忙乎。新掰的玉米被拉往村里的养鸭基地。因为提前联系过,等待卸货的人...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性创业故事: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养牛这种活,一般都是由男人来干的。而她,原本是办公室里的光鲜亮丽的80后白领,却毅然辞掉了这份轻松的工作返乡创业回来养牛,开始悟起了养牛的门道,并从中寻找到了巨大的商机。吉安市泰和县沿溪镇女青年刘素珍,经过多年的辛勤打拼后,如今已成为当地养牛行业里的一位著名网红“牛倌...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近日,在石棉县绯饴家庭农场,刚忙完猕猴桃丰收的农场主曹霞,已做好了冬管的准备。2004年,曹霞为了生计外出务工,曾在水果行业从事批发、营销、产品经理等工作,虽然辛苦却从不喊累。后来,她瞅准家乡发展的良好态势,毅然回乡开启创业之路。曹霞正在猕猴桃下除草返乡逐梦瞄准猕猴桃种植2004年,曹霞和几个朋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