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海归“夫妻档” 创业别有滋味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99

创业故事网,海归创业团队里,夫妻“并肩作战”的并非个例。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中彼此陪伴,夫妻二人一起拼搏经常会迸发出1+1>2的力量。卢政岐夫妻俩就是其中一对,2016年,他与妻子郝海婷一起从英国学成回国,决心在北京开创属于两人的事业。

2016年,卢政岐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图为他与妻子郝海婷。

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

卢政岐和郝海婷结识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他们在回国前就产生了共同创业的想法。“我妻子是兰州人,我们最初打算在英国开一家街巷小食店,经营妻子家乡的美食。后来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我们放弃了在英国开店的想法。”

2016年,卢政岐和妻子学成回国,想要开一家美食店的想法并未改变。面对国内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卢政岐首先选择到北京一家西餐厅打工学习。他说,既然下定决心创业,就做好了要吃苦的心理准备。

在外留学的经历,给了卢政岐和妻子很多帮助。他说:“国外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创业初期,他和妻子通过网课自学了餐饮行业不同环节的理论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两人会一起讨论,整个学习过程愉快又顺利。

谈到店名“暄观”的由来,卢政岐解释说:“名字是爱人起的,‘暄观’在兰州话里是聊天的意思,‘暄’在汉语字典里还有‘温暖’的意思。”“我们希望自己的店面环境舒适、气氛融洽。让来吃饭的客人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目标。”郝海婷补充说。

创业路共风雨 生活中经营甜蜜

2017年6月,卢政岐与妻子新婚不久,就开始在店里忙活开张事宜。对于没能抽出时间去度蜜月这件事,郝海婷并不觉得遗憾,她说:“与丈夫一起工作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度蜜月”,语气中满是甜蜜。谈起创业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卢政岐回忆说:“有一次我们营业到很晚,等送走最后一波客人之后,我一回头看到妻子已经倒在椅子上睡着了。当时我心里十分感动,也很舍不得让她这么辛苦。”

他说,创业路上有一位愿意与自己同甘共苦、为了理想而共同奋斗的爱人,是让人感到最温暖的事情。

尽管店面不大,但每天店里都会坐满前来就餐的客人。郝海婷说,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丈夫会记得她说过的每一句话,并且努力去实现她的每一个小愿望。“有一次我说想去草原看看,结果在去年我们结婚纪念日那天,他就真的决定自驾5000多公里带我去了呼伦贝尔。”卢政岐告诉笔者,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和妻子去国外旅行。“也算是利用这段时间增进感情。虽然我们每天在店里一起工作,但爱情还是需要偶尔制造些浪漫来保持新鲜感。”俩人说,夫妻创业不仅需要同甘共苦的精神,稳定的爱情也是支撑他们一路走来的强大力量。

相互信任 产生1+1>2的力量

创业前,卢政岐与妻子已经相恋3年,俩人性格契合,彼此间的默契也成为共同创业的加分项。但是,感情再亲密的夫妻也有产生分歧的时候。

“创业过程中难免有分歧,遇到分歧时我们会坐在一起商讨,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如果彼此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就选择折衷方案。”郝海婷认为,夫妻创业,最重要的是遇到分歧时及时沟通,将问题症结弄明白。她同时建议,两人意见相左时,可以根据问题属性和彼此擅长的领域,来决定听取谁的意见。“我丈夫擅长人事管理和门店经营,而我比较擅长资金管理,所以如果遇到的问题在他所擅长的领域范围,我就会听他的意见;如果不是,那就得听我的。”郝海婷笑着说。

卢政岐说:“夫妻二人一起创业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需要具体分析。与志同道合、互相信任的另一半共同创业,就很可能产生1+1>2的力量。”卢政岐和郝海婷还表示,他们计划今年年底再开一家分店。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想把门店开到英国去,让更多的外国朋友品尝到“中国味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28.html

“海归“夫妻档” 创业别有滋味” 的相关文章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11月11日凌晨,“双十一”刚刚开启半个小时,李诗宣看着店铺后台爆单的势头,就知道今年的牛肉销量肯定要超过去年了。这是返乡创业以来,李诗宣经历的第二个“双十一”。与第一次相比,虽然少了一些新鲜感,但看着飞快增长的订单,李诗宣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还是难掩兴奋。截至当天下午5点,店铺的单日订单量就已经突破...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拉枝、盘扎、修剪、整型……盆景基地里,园艺师们全情投入盆景修剪。随着园艺师手中剪刀的上下飞舞,原本普通的绿植很快呈现出宝塔、瀑布、雄鹰等造型。打包、装箱、发货,一棵棵盆景“飞”出村落——这是峰峰矿区义井镇西山村高鹏的励园盆景基地的一处景象。高鹏和胡瑞宁在园区内整理盆景。返乡创业 变身“村”里人在励园...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创业故事:“合作社鲜食玉米项目今年一定得上,抓紧时间购买设备,力争让农民尽早见效益。”9月29日19时,天色已晚,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仍在新建的厂房里忙碌。作为较早一批返乡创业的农民典型,“70后”的他今年为合作社树立了一个新目标——通过鲜食玉米项目,带领农民走上以一二三产融...

一个百香果农有惊无险的创业路

一个百香果农有惊无险的创业路

创业故事,“真倒霉,这年要亏大发了。还有三四十万株卖不出去,再过半个月就过了栽种节气了。”去年3月初,记者初次见到钟海扬时,他面对着一大棚子滞销的百香果苗垂头丧气地说。钟海扬是闽西长汀县南山镇的一位百香果农,官坊农场得心生物科技百香果育苗基地负责人。了解他的人知道,近几年,在他发展百香果育苗产业的创...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张新从小就是一个敢闯敢拼的人,现在的他不仅让自己过上了好光景,也带动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张新儿时的伙伴贺志龙说。1990年12月,张新出生在吴起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14年,大学毕业的他选择回乡创业,通过养羊、开网店销售农副产品、建农庄,张新的创业路越走越宽。但他致富不忘乡亲们,在为贫困户献爱...

汝阳“80后”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汝阳“80后”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樱桃好吃,树难栽。”汝阳返乡创业青年裴战胜,怀揣着梦想从乡村走出去又回归乡村创业,在家乡这片广阔的田野上,用学识、胆量、创新和坚持,让万棵樱桃树植满山坡,种出乡村振兴新希望,谱写产业发展新篇章。80后小伙裴战胜是土生土长的汝阳人,早年在新安县电信公司工作,在2017年,裴战胜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