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个创业者的小故事,一个“寻常”的创业故事

2023-02-20创业故事25

【草原牧区行·甘肃篇⑥】

从碌曲县城出发,沿着213国道线向西南方向行驶20多公里,就到了甘南“生态旅游第一藏寨”尕海镇尕秀村。

尕秀美景果然名不虚传。蓝天下,绵延无尽的广袤绿野甚是养眼,更有一颗颗黑珍珠点缀其间——那是黑牦牛在悠然享受着“日光浴”。

藏家尕秀土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坐落在这片美丽的村落里。走入面积不大的厂房,洗手台、消毒柜、巴氏灭菌机等设施设备干净亮眼。工作人员正忙着将经过巴氏杀菌的鲜牦牛奶密封装袋,再存入冰箱。

“尕秀村世代养牛,这是第一家乳制品合作社。”尕秀村包村干部高阳向记者介绍,“创办者还是咱村的‘海归’!”

高阳所说的“海归”,就是合作社的负责人贡保甲。这位1989年出生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工作多年,回国后又在上海、杭州工作过。

“我是在咱牧区长大的,在外闯荡久了,就想回来看看。”2021年,贡保甲回到家乡,却发现家乡变了模样!

宽敞的柏油路穿村而过,独具风情的藏家民居鳞次栉比,房前屋后的格桑花迎风盛开。焕然一新的尕秀村获评国家4A级景区,旅游业发展红红火火。帐篷城建起来了,藏家乐开起来了,牧民们在家门口当上了民宿老板。

贡保甲很快意识到,在家乡创业的机会来了——不是火热的民宿,而是“寻常”的牦牛。“通过奶制品的加工和销售,延长牦牛产业链,增加兄弟姐妹们的收入!”贡保甲踌躇满志。

留学日本期间,贡保甲曾在一家牛奶厂从事翻译工作,见到了先进的牛奶生产线,也埋下了回乡创业的伏笔。在他看来,尕秀村的牦牛吃着无污染的牧草,沐浴着高原的阳光,绿色健康的品质自然没得说。然而,牧民只是通过活牛交易赚小钱,错失了不少价值增值的机会。

经过半年筹备,今年9月,合作社正式投入运营,收购周边23户牧民的牦牛奶,经过巴氏杀菌后配送客户。贡保甲自己设计了“藏家尕秀”品牌,提出了“不加一滴水、只送当日奶”的产品理念,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推广,还推出微信小程序方便消费者下单。

对回乡创业的贡保甲,县上、镇上都给予大力支持。碌曲县农业农村局提供了3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尕海镇政府为合作社配置了一辆冷链运输车。如何说服周边牧户入社,倒是让贡保甲颇费了一番周折。

“这附近谁家没有牛,谁家没牛奶、酥油?这咋能卖得出去嘛!”70多岁的桑木周放了一辈子牦牛,从没想过把牦牛奶拿出去卖钱。很多群众和桑木周一样,对贡保甲的想法半信半疑,只是经不住再三劝说,就跟着他试一试。

出乎牧民们意料的是,这牛奶、酥油真就卖出去了。经过巴氏杀菌技术处理的本地鲜牦牛奶,在碌曲县城及周边地区颇受欢迎,每天的订购量稳定在100份以上。合作社出品的酥油更是乘着便利的交通,运送到了西藏、青海的藏族消费者手中。

小小合作社,让贡保甲心心念念的价值增值成了现实。经过合作社的标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牛奶的售价从一斤5元左右提高到一斤9元左右,酥油的售价从一斤32元左右提到一斤45元左右,牧民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润。

第一笔收入拿到手里,桑木周喜笑颜开,“明年我多攒些酥油,多卖上些钱!”

眼下,贡保甲正盘算着,明年乘势扩大鲜奶和酥油的收购量,增设奶酪生产线,号召其他返乡大学生一起来干,带动更多牧区兄弟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王冰雅 宋喜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687.html

“一个创业者的小故事,一个“寻常”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洒落在山间的小院里,伴随着远处牛棚里传来的“哞哞”声,平凉市静宁县灵芝乡张堡村养殖户张号号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走近位于张堡村的静宁县共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时,迎面微凉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发酵的草料味儿。站在山头放眼望去,不大的养殖场却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一...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发传单、端盘子、打扫公厕、小区保安……马上大三的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亮,兼职经历十分丰富。在他看来,“男孩子提前吃吃苦,多闯荡、多磨砺,挺好的”。而最让他幸福的工作是“养鹦鹉”——从2010年开始,他随叔叔开始接触鹦鹉,已经有12年。每天早上9点开始工作,忙到晚上11点,喂鸟、驯鸟、治疗、客户...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和机会有哪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和机会有哪些?

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将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推进传统农业改造、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有利于破解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户兼顾化等问题,更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但是,由于我国...

疫情之下的90后女性创业者:我已为它写好墓志铭

疫情之下的90后女性创业者:我已为它写好墓志铭

值三八女神节来临之际,我们邀请三位90后女性创始人分享了抗“疫”故事。希望她们的能量、态度和生命力可以感染到更多的人。文丨曹玮钰从前开年谈未来,今年开年论谋生。2020年,无数创业者都在默默吞咽着损失,拼尽了全力想要着活下去。在哀鸿遍野的创业圈,有着这样一个群体:她们年轻、自信而美丽,看似柔弱,却拥...

返乡创业守初心 绘就乡村新画卷

返乡创业守初心 绘就乡村新画卷

今年57岁的任绪平,是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人。2018年7月,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激励下,任绪平带着在外打拼30多年积累的资金和“再造故乡”的创业梦想,回到生他养他的天门镇,与金塔村村委会达成协议,流转土地1300亩种植中药材,并创办了安徽梦思康中药材有限公司。通过3年多的探索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