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3

一台二手单反相机,将幸福点滴记录下来,成为将要上传到快手账号上的视频素材。在快手短视频平台,高玉楼、王娇夫妇开设的“乡野丽江娇子”账号,已有近600万粉丝。

五彩粽子、自制菠萝QQ糖、鲜花饼、古法咸鸭蛋……打开这对夫妇的账号,大多是母亲带着孩子制作原生态乡村美食的日常。

视频里的王娇,喜欢穿浅色棉布长裙、绣花中式上衣。白皙透红的俊秀面庞让她看起来不像干农活的,更像一位都市白领丽人。事实上,在返乡之前,他们确实曾是白领。

这两位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昆明念书时相识、相知、相恋。2014年,毕业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他们在昆明就业,当上了都市上班族。当时,王娇是一名3D动画师,给房地产公司渲染楼盘动态效果。项目多的时候,公司让他们通宵加班,经常极度疲惫。

王娇陪女儿在自家院里吃芒果

尽管工作辛苦,出身云南曲靖富源县后所镇的小镇姑娘王娇,仍留恋昆明的繁华。

与只将背影留给故乡的青年不同,高玉楼将目光投回广袤乡野。他坚持认为,“未来十年,农村才是更多人向往的地方,回到乡下,并不等同于放弃自己的追求。”

留城,还是返乡?小两口面临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选择,差点分道扬镳。最终促成他们返乡创业的契机,是一个娃和一场病。

2016年,女儿小豆芽出生。可高玉楼一遇农忙,就得回丽江华坪的芒果地里帮忙。王娇无法在昆明独自照看孩子,刚出月子,小豆芽就被送回王娇娘家照看,母子分离、夫妻分居。

2017年底,高玉楼年近八旬的老父亲,因突发疾病住进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每天高达4000元的住院费用,很快耗尽了小两口的全部积蓄。

花光了手头的20万元,甚至试过在网络平台上募款,最终还是没能留住老人。王娇和高玉楼也一同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在城里苦熬,还是回乡试一试?

几番思量,小两口决定,一家人一起“回家”。

丽江华坪县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种出来的芒果尤为香甜。但是,早年间当地打造自有品牌意识不强,华坪芒果被一江之隔的四川攀枝花“抢了风头”,收购商抢购丽江华坪芒果后,会贴上攀枝花的牌子销售。

当地果农普遍遭遇“不缺好芒果,但缺好品牌,急缺好销路”的尴尬。高玉楼回乡帮老乡卖芒果,正是想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让广大消费者知道,家乡华坪种得出优质芒果。

早在2017年,高玉楼就探索通过拍视频推销“果在深山无人知”的丽江华坪芒果。初试牛刀,就卖出了17万斤芒果,销售额达40万元,光净利润就有12万元,追平了他在城市打工的收入,还帮周边63户果农扩展了销路。2021年上半年,高玉楼夫妇收购果农16万斤鲜梨用以熬制梨膏,还帮助养蜂合作社卖出6万斤蜂蜜。

每年八月,芒果飘香。高玉楼带着团队的几位小伙伴,在芒果地里拍视频,到果农家里收芒果,遇到家境不好的农户,他总会在市场价上再加些钱,让辛苦一年的老乡多得实惠。

隔壁村有位叫张兴文的贫困户,年逾五旬,妻子有精神疾病,儿子过世,女儿还在上高中,日子过得很紧。他会养蜜蜂,却不会卖蜂蜜,积压了5700斤蜂蜜卖不出去。高玉楼得知后,让王娇在直播中向粉丝推销张兴文家的蜂蜜,一次性售罄,为他家带来了6万多元的收入。

张兴文不懂啥是网络销售,却记住了高玉楼、王娇——小两口通过手机屏幕招呼一声,老乡家里的农产品就能寻到买主。

2020年7月,王娇夫妇加入当地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帮助500多位蜂农线上销售蜂蜜。

告别城市生活,王娇并非没有一丝留恋,她也会点开城里朋友的朋友圈,发现城市光鲜生活的背后,大家也有各自的烦恼:不少当年的同事苦于“加班996,通勤一小时”的忙碌,没时间陪伴家人,与爱人变成了“周末夫妻”,也只能做孩子的“周末父母”。相比之下,自己已算幸福。

夏蒸芒果冻,秋煮木梨膏。巧手烹制时令美食,一餐一饭常陪稚子。王娇不后悔当初返乡创业的选择,既因为这份“甜蜜”的事业,也因为那份陪伴爱人孩子的“小确幸”。(刘晶瑶、张东强)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62.html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的相关文章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吃黄元米果第一口不要蘸盐,也不要蘸糖,要吃原汁原味的。”江西省瑞金市红井步行街的一家黄元米果店前,老板刘海东正向顾客推荐米果的吃法。这一口“原汁原味”的黄元米果是刘海东的“乡愁”,也是如今村民们致富的“金钥匙”。从过去一斤五块到一斤八块,再到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将黄元米果卖到一斤十块,做了五六年黄元米...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

西藏90后返乡创业:他和他的“猪队友”

西藏90后返乡创业:他和他的“猪队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热潮中一批批90后返乡创业在农村开辟自己的新天地努力实现青春价值墨竹工卡县拉东村的桑登顿珠就是其中一位“藏香猪”被称为“高原之珍”,与普通的圈养猪相比,藏香猪生长周期长一倍,运动量大。因为跑得多,藏香猪的身材比普通圈养猪更加“健硕”,脂肪含量较少,肉质鲜美。相应地,藏香...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创业故事,“让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社区河庄村的金美生态园,农场主王金美返乡创业发展农业,带领周边农户走出一条向兴向荣的振兴之路。一、返乡创业 探索农业发展1993年,21岁的王金美离开家乡湖熟钱家来到南京市区打工并安家落户。1999年,王金美结束打工生涯开始人生第一...

菱湖:95后返乡创业变身“羊专家”

菱湖:95后返乡创业变身“羊专家”

10月1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山塘村的菱湖中宏家庭农场的养殖大棚里,负责人沈志宏身穿深蓝色工作服、手提饲料桶,撒料、喂水,动作一气呵成。如今的他,虽然仍面容青涩,但已是管理800头羊的“羊老大”了。今年27岁的沈志宏是土生土长的菱湖草根“新乡贤”,父母养了一辈子鱼,2017年毕业后,和大多...

85后小伙儿回乡养兔闯出致富路

85后小伙儿回乡养兔闯出致富路

6月3日上午,郏县长桥镇李常庄村中中畜牧养殖场内,85后小伙儿张红飞打扫完兔舍的卫生,又给玉兔喂食。“养殖玉兔一个月出栏一次,可收入5万多元呢!”张红飞高兴地说。IT男返乡搞养殖今年32岁的张红飞之前在郑州从事微信小程序编程,收入不错。2018年,他辞职回乡开始养殖兔子。说起回乡养兔的初衷,张红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