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生摆地摊:创业从这里开始

2个月前 (06-15)创业故事56

扬州大学4名曾经参加过北京奥运会餐饮服务的大四学生,实习结束后在扬州街头摆起了小吃摊。他们推着炒菜车,戴着白色厨师帽,围着黑色围裙,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旁边的小巷子里。我们诚心诚意地为顾客烹制干净卫生、低盐少糖、符合奥运营养健康理念的街头小菜,现在炒菜、炒饭的价格也都在3~6元。成员之一谢晓飞接受采访时也不忘给自己的地摊做个广告。

据了解,像谢晓飞那样摆地摊开始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近日,《扬子晚报》公布一项在南京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业问卷调查,针对对于低门槛的创业项目,你是否愿意尝试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41.4%的学生因技术含量太低而不愿尝试;11.5%的学生想尝试,但觉得没有面子;表示愿意尝试,认为只要能赚钱就行的学生占了47.1%。摆地摊算不算创业?泰州教育学会副会长戈致中在接受采访时说:摆地摊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创业,但应该算是创业的开始和准备。大学生可以从摆地摊开始,学习、摸索以及积累创业经验,循序渐进地向创业发展。

大学生热衷摆地摊

每个周末的清晨,王媛和她的3个室友都会早早起床,来到学校附近的早市。摆出五颜六色的衣服,王媛便吆喝起来:衣服便宜卖,有兴趣过来看看啊很快就有不少人停下来挑选衣服,王媛招呼着这个,又去照应另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王媛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她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这里。去年暑假,她第一次来这里摆摊,一天就赚了500元,从此一发不可收。

因为邻居是开服装厂的,所以能拿到出厂价。王媛的声音已经喊得沙哑了。她卖的衣服主要是中年妇女的款式,所以就把地摊摆在买菜妇女比较多的菜市场附近。有时候她上到外贸的服装,就会把地摊摆到学校旁边。

王媛告诉记者,她身边有很多同学都在摆地摊,卖什么的都有。

南京大学的刘虎(化名)从高二时就在迎春花市上摆地摊卖花,已经快3年了,他说:生意这种东西,不像期货,不是一赔就全没了,如果赔只赔一部分而已。他解释,花市有人会专门低价收花,如果卖不掉就转给他,这也不会有很大的损失。他认为,摆地摊比较容易上手,而且投资成本较小,资金回笼速度很快,运营相对简单一点。

据了解,南京师范大学附近的汉口西路是一条创业街,不少大学生在这里摆设地摊,经营时尚服饰和各类文化用品,绝大部分经营状况良好,特别是每年大学新生入校后,各店生意非常红火。另外,南京不少高校在校园里专门开辟了超市、报亭等,勤工助学的同学可以卖报纸、文具以及生活用品等,赚取生活费。另外一些高校会定期举办跳蚤市场,有很多大学生通过摆地摊的方式来进行商品交易。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许多大学生认为,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大海,随时有危险,但是仍有不少大学生选择小本经营,通过摆地摊、开网店等多种简单操作的形式来赚取第一桶金。

摆地摊积累创业经验

摆地摊,面子全都得放下来,什么困难都可能遇到。方全胜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大一时,他为躲避城管,打游击似的摆过近3个月的地摊,主要卖数码产品。今天摆,明天收,顾客都对你不信任,对售后服务不放心,顾客自然非常少。摆地摊的经历,让方全胜认识到实体店的优势,也领悟到不少生意经,比如要注重进货渠道,尽量避免多次转手,否则利润太低,他十分看重对顾客的服务,我们做到同价质优,加上优质售后,就不怕没市场。跟同行竞争,他学会了让利,同样一副耳机,商场和超市里都要卖22元,他只卖15元;同样一个U盘,数码广场里要卖上百元,他只卖55元。

短短一年,方全胜从摆地摊成功升级为拥有两家连锁数码店的学生老板。他精心打造了数码店的服务理念:这里什么都有,这里从不关门,这里东西很便宜。

比起摆地摊打游击,方全胜认为实体店经营简直轻松多了。但他至今感谢那段不轻松的摆地摊经历。现在,他一个月能正常进账4000多元,因为业务繁忙,他还招聘大学生过来帮忙。

记者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大学生在摆地摊的过程中体会了创业的艰辛,他们并不看重能赚多少钱,而是更加注重这种经历所带给他们的收获。

奥运大厨谢晓飞从摆地摊开始,就遇到了一系列麻烦。附近居民嫌油烟太重,他们的移动厨房不得不一天换两个地方。有好几次,因为去得晚了,他们的地盘被别人占了,谢晓飞就耐心地跟对方交涉,帮人家重新找地方,直到人家满意为止。刚摆摊不久,一个同行曾找到他们叫板:你们炒的菜我也会,不见得比你们炒得差。这让谢晓飞很揪心,他认为,即使是摆地摊,要是没特色,生意就很难做起来。于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特色,自选配菜的半自助炒菜是他们打出的特色招牌,顾客可以根据自己喜好任意挑选蔬菜让他们炒。最近他们又准备推出特色水果炒饭。

谢晓飞认为,现在摆摊是为以后真正的创业打基础。要开店做老板,光会做菜是不行的,还需要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能赚钱最好,不能赚钱也是一份宝贵的经验积累。谢晓飞笑着说。

大学生摆地摊应该规范

大学生去摆地摊,大家一开始都接受不了。国外的大学生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做导游、驾驶员的比比皆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建立一种宽容的创业文化氛围,能够养活自己都是光荣的。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任雷鸣说,大学生能跨越这一步,说明他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摆地摊的积极意义是培养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创业能力,也让他们尝到了创业的艰辛,因此,大学生会更加珍惜创业成果,也会更加珍惜将来的就业机会。

泰州教育学会副会长戈致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摆地摊必须要接触做生意的基本流程,进什么卖什么货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地摊摆在哪里要做好选择,进货之前要进行成本核算,进货的质量、价格、渠道要把关,要了解其他同类商品的价格,怎么样与对手竞争同时保证利润等等,这些都是创业经验的积累。戈致中认为,让学生早点接触市场经济是好事,摆地摊可以维持日常的生活,但不能作为今后的终身事业。

任雷鸣建议,管理部门应该降低门槛,简化各种要求和操作手续。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广开就业门路,政府部门应该划出相应区域,无偿或者低廉价格给有需求的大学生。在扶持、引导过程中实现规范管理,减少违章情况。他认为,大学生摆地摊自身不能混同于一般人,要对自己高要求,不能小富即安,摆地摊也应该发挥知识优势,要学会创新。

南京市市容局市容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大学生摆地摊是他们目前遇到的一个新问题,但是城管部门只是行政执法,并没有决定权。需要教育、劳动、工商等多个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专门的区域,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开辟绿色通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561.html

“大学生摆地摊:创业从这里开始” 的相关文章

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

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

残疾人创业故事: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笑容和手语与人沟通,用心制作每一杯咖啡,咖啡的醇厚香气里满是温暖和爱。在苏州太仓市,最近新开了一家“无声咖啡店”,店里非常安静,只听得到咖啡烹煮和杯子传递的声音。这家店的店主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叫严颖峰,妹妹叫严颖开,她们从小患有先天...

刘洋:返乡创业“新农人”电商直播“新网红”

刘洋:返乡创业“新农人”电商直播“新网红”

走进开封市祥符区半坡店乡易洋牧业养殖有限公司的新西兰万只肉羊育肥基地,一个个养殖大棚映入眼帘,几千只羊儿“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羊舍内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利奴、萨福克、乌珠穆沁等高端品质羊精壮灵巧,在追逐撒欢,刘洋正在为它们拌料、喂料,忙得不亦乐乎。两年前,还穿着笔挺的西服和锃亮的皮鞋,领着国外百...

李长春:新愚公樱桃谷主的创业之路

李长春:新愚公樱桃谷主的创业之路

“投资农业前期投入大,也费力、累心,但作为这个村的村民,我心甘情愿也乐意去做这个投资。”与记者说这句话时,昔日的荒山丘陵已被李长春改造成了“花果山”,漫山遍野的樱桃树、梨树、桃树等各类水果树随处可见,栽种有序。李长春是长清区五峰山纸坊村的一名村民,从28年前一名打工者发展成为拥有一座占地近千亩的樱桃...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乡村振兴也离不开青年。如今,随着广东省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措施的实施,一大批青年大学生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以家乡为“舞台”大展拳脚,唱响一首首壮丽的“青春之歌”。近日,记者就走近了这样两位回乡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作为“85后”“90后”的他们,原本都被家人寄予厚望:毕...

张成:从门外汉到致富带头人 做时代高素质的新农人

张成:从门外汉到致富带头人 做时代高素质的新农人

深秋的黄昏,在泗县长沟镇邵庄村,脱下军装已经9年的村民张成在大棚里正忙活。见有人过来,赶忙放下手头活,趁天黑前带我们转了几个棚子。“今年茄子的长势尤其好,看这个头儿,春节前可以上市;茄子已经开始授粉,元旦前采摘没问题……”听着张成的介绍,活脱脱一位蔬菜专家,但9年前,对于大棚蔬菜种植,他却是一脸茫然...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一台二手单反相机,将幸福点滴记录下来,成为将要上传到快手账号上的视频素材。在快手短视频平台,高玉楼、王娇夫妇开设的“乡野丽江娇子”账号,已有近600万粉丝。五彩粽子、自制菠萝QQ糖、鲜花饼、古法咸鸭蛋……打开这对夫妇的账号,大多是母亲带着孩子制作原生态乡村美食的日常。视频里的王娇,喜欢穿浅色棉布长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