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东北小伙靠猫粮和猫砂年赚10亿,从赚几千万到差点倒闭的逆袭故事

5小时前创业故事3

有个叫彭瀚的东北小伙今年31岁,大学时候创业赚了大几千万。后来他看家里养的猫吃猫粮有问题,2018年又开始做宠物粮品牌"高爷家"。一开始赔钱也坚持公开配方和原料来源,现在两个品牌年销售额超过10亿。

他创业第一年差点倒闭,账上只剩几万块。2019年底武汉温州猫粮被炒到两三百一斤,他们直接降价到98元卖,还给每个包裹手写卡片。后来花3000元拍短视频说这事,结果一天销售额冲到十万,救活了公司。

"高爷家"猫粮名字是合伙人一只猫取的,"许翠花"猫砂则是为了解决公司一只叫翠花的猫便秘问题。他们花百万研发植物基猫砂,2022年新产品上线后销量暴涨。

现在他们在杭州建了两个猫砂工厂,年产量10万吨。管理层定下目标要让许翠花猫砂占15%市场份额。彭瀚说以前犯过错误,比如给不同电商平台生产不同款,后来发现这样管理太麻烦就改了。

产品能做到行业第一,主要是因为他们公开所有原料和检测报告。买猫粮的人能查到每批用的鸡肉鸭肉多少,连代工厂名字都写在包装上。

2021年他们建厂花了上千万元,当时连怎么生产都不知道。工程师研究了几吨淀粉,测试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结团效果,才做出现在这种不粘盆的猫砂。

现在主要卖货靠电商平台,线上占九成收入。2025年已经出口到日本、北美这些地方。彭瀚说关税涨就涨价,只要产品好就能卖出去。

他们不做太多广告,靠用户互相推荐。买过的人说铲屎不用擦盆,特别方便。植物猫砂颜色浅,能一眼看出猫有没有拉血便,这些细节让他们不用花大钱打广告。

彭瀚说自己以前想赚快钱,现在觉得慢下来才能活得久。赚的钱大部分投研发,保证产品质量不下降。他说宠物行业竞争激烈,必须不断改进产品才不被淘汰。

团队最开始养猫当员工,办公室能看见猫咪到处跑。创始人自称猫奴奶爸,连办公室都隔出一半给新捡的流浪猫。

现在他们的产品卖到了国外,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生活还要继续,生意也要慢慢做。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385.html

“90后东北小伙靠猫粮和猫砂年赚10亿,从赚几千万到差点倒闭的逆袭故事” 的相关文章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余雪梅,31岁,琼中湾岭镇新坡村委会香岭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什么一个农村妇女有如此大的魅力?年轻时她曾出外打工,最后又回到老家自主创业,并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琼中农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进入正轨,产值已达数百万元,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余雪梅成为新坡村当之无愧的...

民勤:“90后”电商达人返乡创业记

民勤:“90后”电商达人返乡创业记

今年31岁的张鹏大学毕业后曾在令人羡慕的国企工作。2016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了解到家乡甘肃民勤蜜瓜、人参果、羊肉、板栗南瓜等农特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前景十分广阔。于是,瞒着父母辞去大城市稳定的工作,返回家乡,做起电商创业之路。张鹏在电商产业园宣传家乡特产“希望利用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如今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主,北京密云区河南寨镇两河村人孔博,仍觉得自己是踏入电商领域创业的学生。十年前,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孔博放弃都市白领工作,返乡卖菜,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孔博觉得自己是“孔二愣子”,坚持用电商方式把密云特色农产品卖向城市,曾经只有2...

张杨:与多肉一起成长的大学生创业者

张杨:与多肉一起成长的大学生创业者

张杨是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2020年,还在读大一的她就组建了自己的多肉创业团队,2021年又成立昆明杨阳洋花卉有限公司。创业近三年,她的团队从最初仅承接简单的设计工作逐渐发展壮大到40余人的花卉公司,实现营业总额突破上百万。张杨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褪去青涩,成长为一名奔跑在创业路上...

从流水线工人 到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

从流水线工人 到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

初次见到刘宽波,看起来很年轻,说话有些吞吐,有些不善言辞。正是眼前这个普通的山间小伙,十几年来弓起腰在关庙镇黄岭村的山上默默耕耘着。从工厂流水线工人到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这个山间小伙做的远比他说的多。1977年,刘宽波出生在汉滨区关庙镇黄岭村,父辈都是农民出身,刘宽波自小就在农村长大,随后大学去了西...

“95后”蟹农的致富经:在太湖南岸“蟹”逅生态养殖

“95后”蟹农的致富经:在太湖南岸“蟹”逅生态养殖

秋风起,蟹脚痒。国庆假期,正值大闸蟹上市时节。5日一大早,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东迁街道东上林村,“95后”养殖户贺成林撑着小船,从地笼里打捞、分拣出成熟的大闸蟹,很快便被各地赶来的商贩订购一空。今年是贺成林养殖大闸蟹的第8个年头。从小生活在鱼米之乡的他,对螃蟹养殖并不陌生。2014年,他从江苏连云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