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借雨生财 发现雨中的商机

2个月前 (06-16)创业故事115

2002年5月的一天,丁世燕办事途经安阳市制伞厂,看见厂门口许多职工在摆摊卖伞。五颜六色的雨伞撑满了街道两边,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煞是好看。丁世燕禁不住看呆了,她还以为是伞厂在举办什么促销活动呢。上前一问情况,才听一位卖伞的大嫂叹着气说:“伞厂倒闭了,厂子里半年多时间没给工人发一分钱工资,没办法只好给每个工人发1000把雨伞,以每把2元的价格顶工资呢,你说这么多的雨伞让人上哪儿去卖呢!”这么漂亮的雨伞,才2元钱一把,在商场每把伞少说也得六七元,如果自己把这些雨伞倒卖出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她首先想到把雨伞批发给商场,可这些日常用品,各大商场早有固定的供货渠道,要能批发出去,还能轮到她这个门外汉吗?也许是福至心灵的缘故,“雨中送伞”这个古老的成语闯进了丁世燕的脑海。对,专在下雨的时候,把伞卖给那些没带雨具的人,肯定能行。想到这里,她禁不住为自己的想法叫好。她找到卖伞的大嫂,让她先送100把雨伞过来。随后的日子,丁世燕特别留心天气预报。

机会终于来了。2002年6月1日下午两点多钟,安阳的天气骤然突变。丁世燕不敢怠慢,赶紧穿上雨披,发动摩托车,戴着一大捆沉甸甸的雨伞,风驰电掣地向安阳市少儿游乐中心驶去。她心想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出来游玩,出来时天气晴朗,许多父母肯定想不起带雨伞。10分钟后,丁世燕来到儿童游乐园时,天空也霹雳啪啦地下起了雨点,一时间毫无准备的父母们带着孩子四处躲雨。正在他们惊慌失措的时候,丁世燕从容地打开了一把漂亮的雨伞叫卖起来,人们蜂涌而至围了个水泄不通。只是一眨眼功夫100把雨伞便被抢购一空,每把雨伞她卖了7元钱,前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她就轻轻松松地赚了500元钱。

初试成功,于是她又进了1000把雨伞。雨伞进回来后,丁世燕一下子变成了个气象迷,每天到晚捧着个半导体收音机,时刻关注着安阳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只要一听到天要下雨,心中就感到异常地兴奋。因为对她来说,老天爷下雨就等于在给她下钞票呢。

就在她进回1000把雨伞的第三天中午,她收听到安阳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下午将有暴雨,丁世燕兴奋极了,她又紧急联系了4名钟点工,匆匆忙忙地叫来4名摩的司机,让他们每人带200把雨伞到安阳市纺织厂门口集合,可当他们兴冲冲地赶到纺织厂门口时,天丝毫没有要下雨的迹象。一直等到晚上6点多钟,天气仍然没有变化。丁世燕在心中暗叫倒霉,只好又费了好些力气将雨伞送回去。在采访时,丁世燕笑着告诉笔者:“也许对别人来说,商机或许是几周、几个月,而对于当时卖伞的我来说,商机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转瞬即逝。”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半个月后的一天,丁世燕终于恰到好处地逮住了一次下雨的机会,在安阳市纺织厂门口她用了短短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将1000把雨伞卖了个干干净净,除去雇人雇车的成本,丁世燕赚了4200元钱。

从2002年6月到10月,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丁世燕如法炮制,先后在安阳市机床厂、亚西亚商场、安阳市技工学校、新华书店门口卖出10000多把雨伞,净赚4万多元,她不仅为自己赚来了大把的钞票。

进入10月份以后,降雨量减少,卖雨伞赚钱这条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可是丁世燕已经养成了收听收音机的习惯。她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收音机了。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收听广播使丁世燕又发现了一条轻松赚钱的商机,说来真叫人眼红。

2002年10月份以来,一连一个多月,电台中午的保健节目让沈阳一家钙厂给包了。这是个热线节目,可是没有听众打进电话来,任凭伶牙俐齿的主持人说破嘴皮也无济于事,丁世燕着急了:“这不是浪费吗?浪费了厂家的广告费,也浪费了电台的时间,我得跟他们谈谈。”

丁世燕打通了厂家驻安阳办事处的电话,跟女经理谈了自己的想法,“你们厂的产品是适合中老年人的,可中年人中午在单位,老年人中午在午睡,他们都听不到你们的节目,所以没有人参与你们的节目……”

丁世燕的一席话让女经理茅塞顿开。女经理虚心请教,丁世燕帮她设计了几个广告方案。方案针对性强,效果非常好。事后,女经理执意把1000元的广告费送给她作酬费,丁世燕推辞不下,只好收了下来。她这样做是出于帮助人的善良动机,没想到这一善意之举会让她闯进广告领域,又赚来一笔令人眼馋的财富。

从那以后,半年多的时间里,丁世燕都在给一些厂家出主意,告诉他们去电台做广告如何才能既省钱又有好的效果。仅此一项,她每月的收入就高达3000多元。这下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厂家都知道溢香花店年轻漂亮的女老板还是个很有实力的广告策划人,纷纷上门来让其出谋划策。丁世燕每月的广告收入3000、4000、5000元的速度递增,在安阳市广告界引起了巨大的震荡。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084.html

“借雨生财 发现雨中的商机” 的相关文章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今年初,一张戴墨镜的照片让“猫头鹰男”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小小地火了一把”,他创建的女性护理品牌“护你妹”也随之进入消费者视野。这并非姚哲男第一次尝试创业。对他而言,在英国的8年远非“留学”二字能够概括。用“护你妹”需要品牌智慧姚哲男(左)与同事欲打造与众不同的卫生巾。一起物色创业项目的哥们儿,第一...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这周的生意怎样?”“有没有碰上什么技术问题?”8月20日上午10时,哈啰电动车的东莞地区总代理商姚传勇已经跑了3家门店,这是他的日常。根据工作需求,东莞有100家门店,他和同事每周都要一一走到,维护客情、摆放陈列。金九银十,这是电动车销售的旺季。受新国标过渡期即将结束以及上牌政策影响,今年以来,东...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没想到首年采挖出的藕会是又长又大,由于卖相和品质好,前来批发藕的叔叔们只得排队,几乎是供不应求,估计总量超30万斤……”24日下午,正在田里与10多位挖藕师一起忙碌的成都“00后”小伙吴浩指着身前成堆泥藕说。当日的田间虽是艳阳高照,但伴随着冬日的微风,水田里仍是冰冷刺骨。只见吴浩和10多位挖藕师在...

从“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90后小伙返乡创业种草莓

从“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90后小伙返乡创业种草莓

“我家的草莓采用无土化栽培技术种植,‘住’着‘高楼’,‘吃’着基质,‘喝’着营养液,采摘时还不用弯下腰……”一进“泡泡糖空中生态园”,记者就看到一排排无土栽培槽整齐地排列着,架设在离地约90厘米的钢架上;种植槽内,一株株草莓苗油绿茂盛,白色的小花点缀其间,十分好看。离草莓上市还有半个多月时间,此时草...

瞅准“阳台菜园”,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将蔬菜做成盆栽卖

瞅准“阳台菜园”,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将蔬菜做成盆栽卖

瞅准“阳台菜园”,她将蔬菜做成盆栽卖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做起蔬菜盆栽生意 辣椒、茄子等从“盘中餐”变成“盆中景”邱慧婷培育的辣椒盆栽。说到辣椒、茄子、番茄和土豆这些蔬菜,你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不是菜园或者菜市场?除了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其实它们也可以是供人观赏的阳台盆栽。浏阳女孩邱慧婷瞅准了如今城市里阳台...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保靖县山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不善言谈却总是满脸微笑的龙维明,似乎已经淡忘了2010年那场突然降临的意外。因车祸,龙维明右腿高位截瘫、左腿神经创伤。在家人的陪伴、帮助、鼓励下,龙维明没有放弃自己,经过漫长的治疗康复训练,终于结束了几年的轮椅生活。2013年,勉强能下地活动的龙维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