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9

“乡村振兴,有你有我。”冬至将至,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石庙村家庭农场主陈正东在快手上发了一条短视频,分享他今天的养殖心得,做好300多只羊的越冬准备,希望与广大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多交流。

陈正东今年45岁,参加过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位新农人,随手拍短视频记录羊群等乡村场景,一展歌喉,已成为他的日常生活。

“小羊倌”网上意外走红

2013年,已在广东打工10多年的陈正东和妻子,为了让刚出生的小女儿不再当留守儿童等原因,选择回乡创业,规模饲养波尔山羊,2019年5月才开始玩快手。

但让陈正东能在快手上认证为新闻当事人,则源于2020年夏天,他偶然尝试把7岁的小女婉婉课后当“小羊倌”的视频放到网上。

视频上,婉婉威风凛凛带着一大群羊走在乡间小路,经过网友们各显神通的二次创作,配上各种动感的背景音乐,顿时在网上“火”了起来。后来父女俩还上了央视3套综艺节目,视频上了国外社交平台。一年多来,不时引起国内外网友、媒体关注。

有网友赞扬婉婉的笑容甜美,乖巧懂事,幸福家庭正能量;也有质疑不让小孩上学,当放羊娃吸引眼球的质疑声音。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陈正东从农民父母那里接受的家庭理念。为了向有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解释,他还特地拍了几期女儿在田野里读诗、看国学课本的短视频。并多次说明,是在不耽误女儿学习的前提下,才会让她来帮忙放羊。

陈正东说,婉婉从小就和羊群亲近,3岁多时,他发现女儿竟然有率领羊群的天赋,于是就大胆放手,让女儿在放学或放假时,当起了“牧羊女”。

乡村短视频能缓解焦虑

真实、治愈、解压是网友们对热门农村短视频内容的普遍评价。

据平常与网友交流,陈正东感觉在快手上有三类人比较关注他的视频。一是农民工,交流如何回乡创业话题;再是城市家长,欣赏婉婉这么懂事,交流育儿经验;还有独居老人,羡慕举家团圆的生活方式,把婉婉当孙女,经常送祝福。

农村创业艰辛不易,养羊更是个很辛苦的活,陈正东回忆刚开始创业时,他在羊圈过夜是常有的事。

陈正东老家不是传统牧区,放牧资源有限,劳力只有两口子,他们每次放羊群经过农田时,就高度紧张,压力随之即来,时刻要防着羊群啃食别人家的青苗。自从有了“领头羊”婉婉当帮手,拍短视频唱唱歌,夫妻俩的焦虑感得到很大缓解,羊群似乎也听话了许多。

还有一次,他带女儿放羊时突遇大雨,婉婉浑身是泥,依然满脸笑容带着羊群前行,他也被感染,苦闷心情一扫而空,高声唱起了《九月九的酒》。后来,这个短视频被上传到快手平台后,点击量达几十万次,鼓励者占大多数。

“想让更多人看到婉婉乐观、开朗、坚强的‘领头羊’精神,把她的笑容传达给更多人看到。”陈正东说。

把互联网思维用于农村创业

“很幸运,我们生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读过农学职高的陈正东说,在8年多的养殖摸索过程中,他主要是通过网络自学,加上当地农业农村、金融等部门的帮助,获得培训机会和信用贷款,算是初步迈过了养羊技术门槛。

为了解决冬季饲料短缺等问题,陈正东在经营上借鉴了互联网共享等思维方式,购买一套农机免费帮村民收获花生等农作物,转化了一部分农作物秸秆,村民省时省力得实惠,他也得到饲料。他种了10多亩黑麦草等牧草,也间接带动了当地适合青贮作物种植面积;他还通过电商,了解市场行情,把羊肉销往更高收益的地方。

陈正东坦言,前4年亏损,近几年稍有盈利,每年出栏100多只羊,10多万元的收入。瓶颈也是有的,圈养、种养结合应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是目前建规模羊舍还比较困难。

在视频创作上,陈正东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剪辑技巧及文案创作,虽爱唱歌,但歌声并不出色。主要就是在放牧流动状态下随手拍,原汁原味的养羊、放羊画面,再结合他的所感所得,分享农村正能量。养殖还是主业,没能靠短视频来获取红利。

“本来是自娱自乐,没想到有那么多人点赞,只要我们家的故事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我就会继续把羊养下去,把视频拍下去。”陈正东说。

“现在的奋斗方向是养好羊、养好娃、养好家。”陈正东说,如果以后条件改善,养羊、拍视频都会更加正规,趁着乡村振兴的春风,他对农村创业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88.html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的相关文章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专业25岁在读硕士陈瑞亮还有一年才毕业,不过,正读研二的他已创业三年,还带动家乡百姓一起创业,100多位农户跟着他走上致富路。6月1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华中师范大学见到陈瑞亮。说起“跨界”创业的故事,陈瑞亮说,光卖乌龟的生意,“去年,我们创办的公司营业额达到了2800万元”。陈瑞亮...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榛子乡育林村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将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社员重点种植有机包菜。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邹磊 摄)包菜又叫甘蓝,口感清脆,味道甘甜,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家常菜,市场需求量大。在种植上,包菜适...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保靖县山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不善言谈却总是满脸微笑的龙维明,似乎已经淡忘了2010年那场突然降临的意外。因车祸,龙维明右腿高位截瘫、左腿神经创伤。在家人的陪伴、帮助、鼓励下,龙维明没有放弃自己,经过漫长的治疗康复训练,终于结束了几年的轮椅生活。2013年,勉强能下地活动的龙维明与...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3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返乡只因为儿时的梦想袁小梅“蜂”狂的“甜蜜”梦想源于小时候喜欢看...

“三国文化名城”河南新野“80后”打工仔返乡创业 产品销海外

“三国文化名城”河南新野“80后”打工仔返乡创业 产品销海外

作者 杨大勇霜降已过,位于豫西南的新野县依然气候宜人。在该县工业园区一家玻璃厂内,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一块块玻璃将从这里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地。“三国文化名城”河南新野县,因“火烧新野”而驰名中外。新野还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近年...

大学生入乡返乡创业“成绩单”亮眼

大学生入乡返乡创业“成绩单”亮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到成为非遗传承人、发展农村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通过入乡、返乡创业,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