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夫妻小店——返乡店老板的十年励志公益人生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3

在绍兴市柯桥区有一家这样的一对党员夫妻,他们曾打工上班十余载,又背井离乡打拼事业十余年,最终选择返乡创业开店守店,期间尝尽了经营上的酸甜苦辣,蹚过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却始终铭记党员身份,力所能及帮助周边群众,在持续发挥先锋作用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图为:绍兴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客户经理指导店主陈凤美使用双屏机。

老乡回老家 故土成热土

2000年以前,王柏根、陈凤美这对夫妇都在当地一家仪表厂上班,但微薄的收入、机械重复的劳动让他们动了外出打拼事业的念头。千禧之年,经朋友介绍,他俩北上大连干起了钢材销售生意,一干就是十余年。但漂泊在外总不是长久之计,2012年,夫妻俩又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时值新零售方兴未艾,夫妻俩一合计,决定回家做生意,自己当老板——“越轩烟酒商行”就在2012年12月诞生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越轩烟酒商行”开业之初,王柏根、陈凤美经营经验不足、人脉尚未建立、商品的档次种类不够丰富,天天门可罗雀的状况让夫妻二人焦虑不已,并且新开的烟酒店卷烟档位较低,能订到的卷烟数量寥寥,根本不够卖,与原来设想的根本不符。

“开店10年间,非常感谢烟草公司的帮助和支持,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我的生意才步入正轨,一年比一年好。”店主老板娘陈凤美感慨说。随着新零售兴起和数字化转型推进,越轩烟酒抓住时机,改造升级店铺形象,装配了双屏机、人脸支付等零售设备,给店铺经营管理带来了便利。

除了这些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工具,王柏根、陈凤美这对夫妇始终坚持守法经营。“只有诚信经营,大家才会信任你,才会来店里买东西。”王柏根说。10年时间一晃而过,王柏根、陈凤美从经营门外汉成功逆袭为销售达人。

爱心洒万家 驿站变景点

“作为街道评选出的优秀党员,我应该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帮助身边应该帮助的人民群众。”王柏根胸前的党徽闪闪发光。王柏根夫妻俩都是有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开店谋生之余,他们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尽其所能传递正能量。

越轩烟酒商行位于柯桥区湖东路和纺都路交叉口,辐射周边居民4万人左右,周边还有发达商圈。“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应该发挥堡垒作用,做到物尽其用!”基于此,柯东市场部客户经理任献东多次向上级组织提出申请,成功将越轩烟酒商行纳入“香溢红色驿站”建设目录。

2022年,中共绍兴市烟草专卖局党组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积极将基层党组织延伸到零售终端、党旗插到街道,助力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深入社区居民。“香溢红色驿站”是其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支点,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驿站成为宣传党政方针、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

加入“香溢红色驿站”后,令夫妻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第一次为环卫工人沈大妈量血压。记得沈大妈量完血压后,她让店老板把测量结果写在纸上。刚开始王柏根不知道何意,后来从沈大妈口中才得知沈大妈在店内量完血压后马上又去社区医院重新量了一次血压,并与之前的结果作了比较,发现比对结果是一样的。在这之后,沈大妈经常向周边群众宣传:越轩烟酒红色驿站量血压免费、方便、准确,老板娘和老板非常和气。于是,测量血压就成了越轩烟酒“香溢红色驿站”的“特色服务”。“配备的血压仪带语音播报的,量完后听到语音播报血压正常,看着大家脸上灿烂的笑容,我觉得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王老板羞涩地说道。

“香溢红色驿站”的建设,如一股清泉滋润着周边群众的心田,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很多人。在父母影响下,王柏根的两个儿子也积极参加社区和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尤其是近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冲锋在前,得到了街道的肯定。2020年柯桥区志愿者协会为他们一家颁发了证书。

“自从有了‘香溢红色驿站’,来店的人越来越多,我自己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践行了二十 大上所讲的‘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说起“香溢红色驿站”,王老板十分自豪。

“我们会坚持做好‘香溢红色驿站’,以自己微薄之力,服务更多人!”王柏根、陈凤美异口同声说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41.html

“夫妻小店——返乡店老板的十年励志公益人生” 的相关文章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盛夏时节,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雷庄村高歇组连片集中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稻秧长势喜人。日前,笔者在现场看到,九零后青年创业者郎磊卷起裤管,背着喷雾器,在对稻秧喷施专用叶面肥。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在水稻苗期,喷施叶面肥,可促进水稻苗株...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创业故事:“合作社鲜食玉米项目今年一定得上,抓紧时间购买设备,力争让农民尽早见效益。”9月29日19时,天色已晚,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仍在新建的厂房里忙碌。作为较早一批返乡创业的农民典型,“70后”的他今年为合作社树立了一个新目标——通过鲜食玉米项目,带领农民走上以一二三产融...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近日,在石棉县绯饴家庭农场,刚忙完猕猴桃丰收的农场主曹霞,已做好了冬管的准备。2004年,曹霞为了生计外出务工,曾在水果行业从事批发、营销、产品经理等工作,虽然辛苦却从不喊累。后来,她瞅准家乡发展的良好态势,毅然回乡开启创业之路。曹霞正在猕猴桃下除草返乡逐梦瞄准猕猴桃种植2004年,曹霞和几个朋友一...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重庆返乡农民工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那一行行散发出牛粪味的田垄就是“蚯蚓养殖床”。在养殖基地旁边,笔者看见带着近视眼镜的王小丽。此时的她,正与弟弟王虎、堂妹王英、舅舅刘兴勇一道,将村民采收的一大盆蚯蚓带回屋里分盒包装,然后再成件发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地。王小丽告诉笔者,现年3...

徐志强:身残志坚勤奋创业奔小康 带领村民巧念“脱贫经”

徐志强:身残志坚勤奋创业奔小康 带领村民巧念“脱贫经”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山丹镇漆河村,有一位肢体残疾人,但他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土鸡养殖专业户,又是“武山县源泰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带领70户残疾人和精准扶贫户通过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这个人就是徐志强。在人生的道路上徐志强有着一段颠簸曲折的经历。由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的医生成为一名养殖专业...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看似一小店,里里外外却布置得井然有序:门前摆放着各种形状的玻璃金鱼缸,一只大盆里,几只小乌龟悠闲地游来游去;敞开的店门让人一眼可见成排的恒温鱼缸,各色各样的观赏鱼自由自在地表演……正如小店给人生趣盎然的印象一样,店主吴小芳也格外年轻。朴素的着装,言语似乎不多,在一旁细心观察顾客的动向,有顾客提问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