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5”后夫妻返乡创业,用手套共织“致富梦”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86

“85”后返乡创业夫妻许帮进、王莲姣,创办健骄皮制品有限公司,将扶贫车间开设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众的家门口,通过“传帮带”一条龙服务,着力提升群众收入,实现了贫困员工“一人就业、全家吃饱”的基本脱贫目标。如今,他们带领群众正奔走在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11月16日,记者走进坪村集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小区内的健骄皮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生产劳保手套。

48岁的徐有平是坪村镇枫木村脱贫户。前些年,徐有平通过缝纫电动培训,来到健骄皮制品有限公司当上了一名皮制品下料技术工人。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熟练地操作机器,切割皮料。谈及现在的生活,她感到满意。

“以前在外面打工,因为小孩读书就回家了,这个工厂开到这里我就一直在这工作,走路几分钟就到了。”徐有平说,她在这里主要是做下料的工作,一个月收入有2000多元,还方便照顾家里。

健骄皮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叫许帮进。1986年出生于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的许帮进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初中毕业后,他便南下广州务工。

2002年,许帮进进入广州一家企业从事皮制品工作,他从学徒干起,勤学苦练,掌握了手套下料的全部生产技术。2006年7月,公司外派许帮进到日本富士手套有限公司进修半年,获得了手套生产下料的技术合格证。之后,担任公司下料部主管、生产部负责人的许帮进迅速成为公司生产技术骨干。

就在许帮进、王莲姣夫妇在外务工期间,家乡的面貌一天天发生着变化。2010年,在外务工7年之久的许帮进和王莲姣带着资金、技术和满腔的赤子之情,回到家乡开办了一家皮制品厂。

王莲姣指导徐有平制作皮制品

创业初期,条件有限。夫妻俩既是老板,也是工人、司机、培训员。一切都需要许帮进和王莲姣亲力亲为。

“我们以前在外面就是做手套,所以说有这方面的技术,我们就想着回来自己开一个加工厂。”健骄皮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莲姣介绍,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整个来说比较艰难,那时候员工有20多个,往往哪个环节人手不够自己就往哪顶上去。

万事开头难,许帮进经常起早贪黑,自己去看场地、忙招工、跑市场。说起自己的丈夫,王莲姣满是肯定和崇拜。

眼看公司一步步走上正轨,不料,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本来销路很好的手套差不多有大半年的时间怎么也卖不出去,“我们有很多库存,那次货就全压了,手套放久了就会发霉,我们心里很着急,结果那年亏了20来万。不过我们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王莲姣说。

许帮进与王莲姣夫妇正在对账

2018年,许帮进的加工厂转型为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日本。为扩大公司产量,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他先后在坪村镇、金竹镇、林城镇、青朗乡、炮团乡、金子岩乡等乡镇创办分厂,把车间延伸到村到组,将就业岗位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他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无偿开展缝纫电动培训班,免费提供学习场地,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通过“传帮带”一条龙服务,提升贫困群众收入。

“我们现在一年大概生产50万双手套,全部出口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健骄皮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帮进说,目前,会同县健骄皮制品有限公司招录员工100余人,其中吸纳脱贫户就业70人,占公司总员工近70%,年均工资收入27000元左右。公司2020年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获批通过,2021年,公司已经实现对外出口创汇96万美元。下一步,他们夫妇计划在会同县其他乡镇多开几个加工点,扩大产能产量,帮助解决附近一些农民的就业问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许帮进夫妇说,他们觉得自己的使命就是大力发展产业,助力家乡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越来越多的家乡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如今,他们正阔步向前,坚定走向心中坚守的那个梦想。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39.html

““85”后夫妻返乡创业,用手套共织“致富梦”” 的相关文章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创业资金缺乏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短缺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应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撑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优化返乡...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创业故事:长安区有一对残疾人夫妻,即使一个丧失听力,一个肢体残疾,但他们不相信命运,不相信失败,认为人生就是奋斗与拼搏。纵使人生寂静无声,纵使命运折磨,他们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终于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批发经销商,还帮助附近不少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一定要自己干,才有更大的世界”王燕云是新疆...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当初决定要回来种大棚的时候,家里是反对的。家人认为我在外做生意,虽然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但是毕竟收入比较可观,猛然间放弃干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家里觉得我脑子‘坏掉了’。”武加祥笑着调侃道,“当时家里给我打电话,给我说搞种植多么不容易,说咱也不懂技术、也没有销路,脑袋一热种大棚,万一赔钱了,里里外外这...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残疾人创业故事:李能龙,男,汉族,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勐戛镇象塘村人,现任象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先后荣获“脱贫致富带头人”“扶贫好村官”“德宏好人”等荣誉称号。养猪创业促脱贫今年39岁的李能龙年幼时患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残疾,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以微薄收入拉扯5个孩子长大。17...

促进返乡就业创业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促进返乡就业创业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多途径推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增强乡村发展活力要推动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下乡服务。河南外省务工人员体量庞大,促进其返乡就业创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1、返乡就业创业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

Yeelight易来刘达平:照亮的不仅是房屋,更是未来

Yeelight易来刘达平:照亮的不仅是房屋,更是未来

“我从大学到研究生一直就读于计算机专业,并于此期间认识了同导师的姜兆宁,毕业后在朗讯科技工作过五年的时间。”刘达平表示,正是这段缘分才有了后来的Yeelight。渐萌芽 埋头朝着物联网发展2011年底,IOT物联网起势,加之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已经稳定,人与物的交互逐步提升。“当行业发生变化时,作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