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资讯 > 正文内容

中国创新创业进入快车道

11小时前创业资讯3

文:颜安生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十年上升,2024年位列第十一位,成为唯一进入前30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芯片制造等领域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犹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加速爆发态势。这些创新成果的涌现,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深刻变革,而且也为中国在科技、产业、产品、市场、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催化剂作用。

一、中国创新呈现全域爆发

首先,中国创新对中国经济的引擎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动力。2024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成为10年间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新质生产力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光子芯片等前沿技术为牵引,深度融入经济体系。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远超传统产业增速,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这种“科技—产业—经济”的螺旋式上升,正重塑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科技创新,中国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创新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增长,特别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职业,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如今的中国,创新创业蔚然成风,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的动力。

目前,中国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遍地开花,层出不穷,中国创新已突破单一领域局限,呈现“全域爆发”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35.1万件,占全球总量的25%,创新主体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协同”转型。在农业领域,农业科技不断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模式的兴起,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制造业领域,创新推动了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企业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绿色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了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服务业领域,创新为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了许多新兴服务业态。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创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产生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数字文化、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这些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令人惊喜的是,中国创新正在助推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2024年,中国技术出口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3%,其中数字服务、高端装备占比超60%。这种从“产品出海”到“标准输出”的跃迁,标志着中国正从全球产业链末端走向创新链前端,如今,中国创新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高铁技术方面,CR450动车组以450公里时速刷新世界纪录,中国高铁标准被30多个国家采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成为行业标杆,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40%。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开源大模型以低成本高性能优势,推动普惠AI发展,服务全球超百万开发者。在国际标准制定上,中国主导的量子计算、5G通信等领域标准数量占比提升至25%,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超快充标准成为国际参照。品牌影响力方面,华为、大疆等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居首,TikTok的AI推荐算法重塑了全球内容消费习惯。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全球影响力。中国创新进入快车道,是战略抉择、制度优势与人民智慧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国内市场到全球舞台,创新已成为驱动中国发展的核心引擎。

二、中国创新能力比肩美国

一直以来,美国以领先世界的创新能力傲视全球,而且美国通过领先于世界的创新能力让自己牢牢占据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并轻而易举地对全球产业链中下游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打压。对此,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因为产业链处于中低端位置而深受美国剥削和打压之苦,曾几何时,几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中美贸易格局就是中国受到美国创新能力压制的真实写照。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卧薪尝胆,中国的创新能力已经逐渐追赶上了美国,中国的产业链也逐渐由低端位置爬升到了中高端水平,中美之间的较量正出现全新态势。这其中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十年前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所确定的各项目标预期全面实现。《中国制造2025》是2015年5月经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后提出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十年过去,《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完成情况如何呢?根据国内权威专家黄奇帆总结分析,截止2025年4月份,《中国制造2025》所制定的一系列目标完成率达到96%,还有4%正处于攻坚阶段,预期到今年年底将全面实现九大任务、十大重点领域,以及到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全部目标。这一巨大成果的取得意味着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在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实现了从依赖美欧日韩进口到自主创新突破的重大转变。

2、中国的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中国创新能力的强大驱动下,中国制造业已经改天换地,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爬升。中国制造业已经甩掉了低端落后的帽子,实现了从低端代工角色转向高附加值制造的大跨越。如今,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从2010年的30%跃升至90%,劳动密集型产品降至10%。在电力设备、高铁、5G通信等领域,中国已成为技术输出国,C919大飞机也打破欧美垄断。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与品牌效应不断得到提升和强化,比如,中国电动汽车、光伏产品等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车销量远超原定目标。“中国制造”已经摆脱了“廉价低质”的标签,脱胎换骨,展现出了高技术、高可靠性的全新形象。

3、中国的创新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2024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评定,中国排名第11位,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最多的国家,报告指出,中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基础设施”和“商业成熟度”等关键领域表现突出,且创新产出效率显著高于创新投入。WIPO特别提到中国在5G、机器人和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深化,以及绿色技术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贡献。例如,中国在建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近一半,电动汽车出口量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世界经济论坛(WEF)2024年发布的创新业态报告称,中国在研发投入企业创新和政策支持方面形成独特优势,其“大制造孕育大创新”的模式为全球提供了新范式。国际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2025年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10个先进技术领域中,2个已领先(如5G、特高压输电),4个接近领先(如AI、量子计算),预计十年内将在多个领域超越美国。根据英国《自然》杂志2024和2025年公布的自然指数排名,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统计周期内,中国内地高校包揽了全球前十中的9席,仅哈佛大学位列第二。2025年3月的排名中,全球前十仍然有9所中国机构,哈佛大学仍为唯一进入前十的美国高校。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得到世界的认可与重视。

中国在建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近一半。

4、中美创新能力较量正在攻守易势。为了遏制中国创新能力的突破,美国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的围堵与打压,特别是近10年来,美国无所不用其极,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制裁围堵和打压措施,但结果却令美国大失所望,不仅没有遏制住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反而激发了中国社会的创新潜能,加速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进程。例如,中国在5G、航空航天等领域不断实现突破,部分技术已领先美国。在中美创新较量过程中,美国依仗自己的创新能力所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正在面临土崩瓦解,中国通过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以及不断扩大在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优势,令美国感到压力山大。今天,中国除了在极个别高技术领域仍待实现突破外,绝大多数技术和创新都实现了自主可控,中美的创新较量已经开始攻守易势,全球创新格局正在重塑。中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已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挑战美国传统技术霸权。与此同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技术输出,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合作,形成全新的多极化全球创新格局。

三、中国创新创业大戏在后头

关注中国制造和中国科技发展的朋友们都会注意到,《中国制造2025》只是中国实施建设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按照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战略的三步走安排,通过第一个10年的建设,要让中国迈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的行列,这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第二个第三个行动纲领,也就是第二步、第三步。第二步,2025年—2035年,要让中国达到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第三步,2035年—2049年,要让我们国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可以想象,中国的创新创业大戏在后头。

1、中国的技术积累和政策支持为后续创新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制造2025》亦即建设制造业强国第一步的目标即将完美收官,今天,中国在许多领域已经实现了科技突破,在部分科技和产业领域如新能源汽车、5G、光伏等取得了显著进展,甚至领先全球。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达2.68%,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3.5%,这说明中国的创新能力在持续增强过程当中,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为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在过去十几年积累的大量科技人才、研发投入和专利,这些资源在第二步、第三步战略实施过程中将会转化为更多的创新成果。

根据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第二步目标,未来10年中国科技创新的重点将从“制造”转向“智造”,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制造等将成为新的创新创业舞台。这需要更高级的技术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的支持。为了鼓励创新创业,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热情,中国政府将会出台更多支持政策,比如资金、税收优惠、孵化器等等,以催生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为中国迈入全球制造业强国前列提供更多的支持。展望未来,中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将不断改善,中国的创新创业者会越来越感觉如鱼得水,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如风险投资和孵化器的培育,以及“链长制”政策的实施,一定会极大地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

2、中美贸易战及“脱钩断链”将促使中国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这将极大地推动国内创新创业的发展。美国与中国的“脱钩断链”本质上是一场技术封锁与自主创新的博弈,其对中国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刺激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将倒逼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突破,美国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出口限制,迫使中国加速构建自主技术体系。据测算,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在2024年只有40%,还有60%的创新空间,所有的“卡脖子”技术和痛点都将成为中国转化为技术攻坚的动力,推动中国在芯片领域、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实现原始创新。这场博弈将让中国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改革动力,通过政策引导、资本投入、市场牵引和人才集聚,构建起自主创新的生态系统。尽管短期面临技术封锁和成本上升的挑战,但长期看,脱钩断链正加速中国科技产业的“新陈代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升级必将对中国科技与产业的创新产生强大的拉动力。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倒逼企业必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例如,在消费者日益追求个性化服务的背景下,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和产业创新才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消费市场多样化的选择与需求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导向。例如,绿色低碳的家庭消费与出行市场需求催生出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正在为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并形成“技术—市场—再创新”的良性循环。虽然美国正在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科技战,美国市场会与中国产业渐行渐远,但中国本身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以及正在快速成长的东盟市场、欧洲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都将是中国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巨大舞台,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4、中国人民勤劳能干充满智慧,敢想敢干,永不言败。这不仅是决定中国与美国进行战略博弈制胜的关键所在,而且也是未来中国创新创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面对困难和国际上的挑衅,无所畏惧,迸发出了无穷的拼劲和韧性,中国人民是创新创业最宝贵的财富。中国人民不怕失败,敢于挑战,这种精神是推动创新创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像一场精彩的大戏,序幕才刚刚拉开,好戏还在后头!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技术的不断突破、市场的不断拓展,中国的创新创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38.html

“中国创新创业进入快车道” 的相关文章

高校毕业生 这些就业创业的政策补贴请知晓

高校毕业生 这些就业创业的政策补贴请知晓

高校毕业季来临,近些年,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下政策补贴,千万别忘记领!资料来源:人社部官网策划制作:卢俊宇新华网新闻中心 出品来源: 新华社...

浙江象山新联会青年“开放麦”坦露心迹 共话乡村创业

浙江象山新联会青年“开放麦”坦露心迹 共话乡村创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宁波6月14日电(张斌)近日,在浙江省象山县茅洋乡海花里·滩涂泥玩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坦白局”火热开场。象山县新联会茅洋分会的5位青年创业者走上“开放麦”舞台,坦诚分享各自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的酸甜苦辣。没有拘谨的讲稿,没有程式化的发言。象山县新联会茅洋分会会长、象山里红龙...

6个项目释放5700万元融资需求,大学生创业迎来“高光时刻”

6个项目释放5700万元融资需求,大学生创业迎来“高光时刻”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贺喜迎)自湖南省发出“背了双肩包即可来湘创业”的邀约,青年创业者纷至沓来。近日,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对接会,面向大学生创业项目举办专场路演,6个项目现场释放5700万元融资需求。活动现场,6位创业者展示了他们的创新成果,湖...

青湘平:无挑战 不青春——让年轻人挑起创新创业的大梁

青湘平:无挑战 不青春——让年轻人挑起创新创业的大梁

无挑战不青春——让年轻人挑起创新创业的大梁6月11日—13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邵阳市人民政府、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邵阳学院承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财信金控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天心创谷孵化基地首秀,11 个创业项目“拎包入驻”

天心创谷孵化基地首秀,11 个创业项目“拎包入驻”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李奕潜)“我的项目是关于运动康复的。”“我们公司是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精准引流服务”……6月13日,天心创谷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首批入驻项目评审会在天心文广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举行,涵盖大健康、人工智能、电子竞技、电商贸易等多个领域,标志...

新农人崛起:从田间地头到创业舞台,谁在重塑中国乡村的未来?

新农人崛起:从田间地头到创业舞台,谁在重塑中国乡村的未来?

在广袤的中国乡村图景中,一股崭新的力量正破土而出,悄然改变着土地的底色。他们不再是刻板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而是扛着锄头也能玩转直播,守着菜园却精通数据,在田野间搭建起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创业舞台——他们,就是搅动乡村一池春水的“新农人”。当“新农人”遇见“原住民”:一场静默的变革在江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