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从深圳返渝创业,他认为重庆跨境电商大有可为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70

在重庆举办第四届西洽会期间,王开万一直留在重庆,各个区县去考察,最终他准备将跨境电商企业设在两江新区。目前新公司在筹备中。

王开万创业从事外贸行业11年,其中做跨境电商就有9年时间。他的公司在深圳,将中国的家具、服饰、箱包、宠物用品、户外用品多几十个品类的产品,卖到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

但最近,他退出了深圳的合伙公司,将目光投向重庆,他觉得重庆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创业,政策倾斜力度足,又有中欧班列(重庆)、西部陆海大通道两条大动脉的加持,未来可期。

从沿海城市转战重庆等内陆开放城市,王开万决非个案。“我的朋友大都是做跨境电商的,最近,好几个朋友都选择将公司搬到重庆和成都。”

确实,重庆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正全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在本届西洽会上,重庆专门增设了三个产业馆,其中就保括跨境电商。

王开万的观点,得到了重庆亚马逊卖家孵化培训中心创始人罗挺的印证。7月21日,在西洽会跨境电商产业人才交流暨生态共建大会上,罗挺表示,据他了解,近年来,不少沿海跨境电商企业将运营团队迁移来重庆。同时,重庆本土跨境电商企业也不断涌现出较成功的案例。

他通过中欧班列货送到欧洲

王开万的家乡在重庆,十多年前,他和家乡其他年轻人一样,选择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去闯荡。深圳就是他的理想之地,但到了深圳后并未想好做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外贸行业。经过多年摸爬滚打,他成为企业的合伙人。

9年前,跨境电商风口出现,公司多外贸转型专注于跨境电商这一细分领域。“那个时候,什么好做就做什么,所以我卖到国外的商品,种类多,品类齐。”王开万细数了一下:服装、皮带、钱包、家具、厨房用具、户外用品、母婴用品……

9年多的打拼,他们将市场扩展到了美国、加拿大、欧州各国。“中国的轻工业产品,非常受这些国家人民的欢迎,价格便宜,质量好。”所以公司发展快速。

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发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开启了中欧班列创新发展的序章。

离家多年,他很少回重庆,。但没想到却在工作上,与家乡产生了交集。“我们发往欧州的商品登上了中欧班列,重庆还是首发地。”王开万表示,那时候他才知道,虽然地处内陆,重庆也正在向跨境电商进军。

后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西接欧州,南连东南亚的出境大通道,都交汇于重庆,“这个时候我知道,重庆跨境电商已有了追赶沿海城市的势头。”也是在这时开始,王开万开始更多地留意家乡的发展变化。

看好重庆跨境电商潜力巨大

今年初,王开万觉得时机成熟了,便从深圳的合伙公司退出来,开始了回乡考察之路。他要将企业设在家乡,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人脉、渠道,为重庆的跨境电商发展出一份力。

但王开万坦言,目前重庆的跨境电商氛围、人才储备等,相较于沿海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看重的是潜力,只要这个市场大有可为,就会不断有人进入,大家共同成长。”他认为,加入的人多了,专业人才就会千里来渝,本土人才经过积淀,也会脱颖而出。而行业越繁荣,氛围自然变得浓厚。

“前两天,我坐车经过璧山,偶然看向窗外,就发现一家跨境电商产业园。”重庆的氛围已经起来了。他举例说,以前在深圳坐个公交车,都会遇到几个做跨境电商的人,即使不认识,大家也能相谈甚欢,互通有无。“相信不久之后,人才聚集,氛围浓厚这一幕也会在重庆上演。”

目前,王开万还在考察中,但已经有了初步的意向,他准备将公司开设地定在两江新区,目前正在做前期筹备工作。

重庆具有做跨境电商的优势

重庆亚马逊卖家孵化培训中心创始人罗挺对王开万的观点非常赞同。他表示,人才是这个行业基础,特别是在重庆,跨境电商正在快速发展阶段。“我非常的高兴地看到,现在重庆越来越重视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在本土多个高校,专门开设了相关专业,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来保证,重庆本地的跨境电商人才会越来地越多。”

同样看好重庆跨境电商潜力的,还有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王馨,她用四个字形容重庆跨境电商发展“厚积薄发”。重庆是第二批获批疫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城市,有港口有码头有铁路大通道,水公铁空多式联运齐备,重庆已经在全国凸显出自己的优势。

王馨表示,除此外,重庆还有产业链优势,重庆的汽车周边电子、汽摩配等,相关产业产值已开始冲击万亿级别,在全国都属佼佼者。“发展跨境电商重要的是产业出口,做为制造业强市的重庆,这一块肯定会着先起飞。”

她表示,现在国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量较大,中国的产业出海有更多的机会,跨境电商又是非常好的赛道,所以我们携手内地的产业带再往国外再走出口,“我希望重庆能和深圳一起携手,将一个个平台连接起来,将快速助力重庆产业出海。”

重庆正全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一组来自重庆市商务委的数据,更加增加了王开万返渝从事跨境电商的信心。

自2016年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重庆全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自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以来,重庆始终保持西部第一。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7年增长39倍,2021年跨境电商交易额322.1亿元,同比增长63.3%。今年1-5月,重庆跨境电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市跨境电商交易总额达到197.9亿元,同比增长88.9%。

目前,重庆已构建起“1+N”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体系,“1”即重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N”即全市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保)、区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育一批有区域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或线上产业带。

目前,重庆已集聚天猫国际、京东国际、唯品会和一达通、菜鸟、蚂蚁金服、敦煌网等200余家国内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业务辐射贵州、四川等周边省市。本土龙头企业渝欧股份成功从区域性进口跨境电商转型为全国性进口跨境电商平台,拥有“宝妈时光”线上商城及全国1700余家线下O2O展示体验店,业务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带动5000余人创业就业。

在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发展氛围方面,重庆正推动成立新兴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中心,加强对外沟通交流、对内引导服务,整合行业资源,组织开展各类跨境电商对接交流活动,助力重庆跨境电商行业发展。

同时,加强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类线上线下沙龙、培训活动125场,培训专业人才超过2.3万人次。重庆亚马逊卖家孵化培训中心、渝贝跨境电商学院等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育机构与多所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开展定制式、公司式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58.html

“从深圳返渝创业,他认为重庆跨境电商大有可为” 的相关文章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返乡创业故事: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岗位,扎根土地,成为“农人”。他们投身科研,服务“三农”,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带动村民富裕起来。在漯河舞阳北舞渡镇杜庄村,吕伟增就是如此,博士毕业的他,扎根农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变革性地改种莲藕,带动周边村子莲藕...

“养龟仙人”杨听会,靠养鳄龟带领全村致富

“养龟仙人”杨听会,靠养鳄龟带领全村致富

在步入养殖行业之前,为了减少风险,杨听会特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专门学习了养龟的相关事宜。当他满怀信心,开始养鳄龟之路,却遭遇了巨大的难题。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成功孵化出幼龟。好在他不懈努力,最终花费3年时间成功将孵化率提高到90%。他还带领其他养殖户一起发家致富,可就当大家埋头苦干时,鳄龟行情却不景气...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李金良:引领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李金良:引领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人物简介:李金良,1988年生,南安北部电商创业园负责人,获得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称号。李金良在农产品基地直播现场李金良在农产品基地直播现场创业的重要一步,南安青年李金良走上引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他抓住时代脉搏,精心布局电商孵化,为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群山环绕着水库,78个自然村散落其间,这里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镇,平均海拔为1980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6元。五年前,这个数据仅为9624元。2017年,村民杨丽芹的丈夫因脑淤血双目失明,右手和右腿同时失能,不仅每个月要花近800元的医药费,还需要有人守在身边照顾。儿子正在读大三...

90后整理师的创业故事:从迷茫到人生“巅峰”,只花了2年时间

90后整理师的创业故事:从迷茫到人生“巅峰”,只花了2年时间

这位90后创业者,她是悦己整理的创始人白悦诗。在自我精进的过程中,她积极学习日本“断舍离”的官方课程和国内职业整理师课程。她所带领的团队,不到2年时间,就迅速累积了1500+小时的上门服务经验。她利用业余时间所运营的视频号,位列同品类的TOP10!悦诗曾多次被大连本地的官方媒体、大企业邀请作为分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