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24岁从伦敦一学校毕业,她回乡养起鹦鹉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50

创业故事,15岁去英国留学、24岁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校园毕业,缙云90后朱姜蓓毕业后没有留在城市的高楼大厦,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养鹦鹉。经过7年多的摸索实践,她创办的“千鹦鸟舍”,从当初只有一个人变成了几十名员工的团队,她致力打造的首个以鹦鹉为主题的大型花鸟乐园也正式进入了营业倒计时阶段。

一、留学归来在家乡创业

朱姜蓓是缙云壶镇人,拥有不凡的求学经历,却“归隐”家乡养鹦鹉,只因一个小生命的闯入,改变了她的人生轨道。

“养了彼得·潘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朱姜蓓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对鹦鹉十分感兴趣,所以会经常看一些关于鹦鹉的报刊杂志。从这些内容中,她知道了鹦鹉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朱姜蓓饲养的彼得·潘是一只混血葵花鹦鹉,聪明又亲人。“在我难过的时候,彼得·潘会跳舞哄我开心,陪我度过了人生非常迷茫的低谷期。”

2016年,朱姜蓓归国,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家族企业工作,但她始终觉得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是彼得·潘带来的陪伴,让我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新的思考。”朱姜蓓说,她想建立一个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鹦鹉饲养、观赏、研究、繁育为主题的生态博览乐园,让更多的人认识鹦鹉、了解鹦鹉。于是,她在家乡缙云开办了第一家鹦鹉繁殖场——“千鹦鸟舍”。

朱姜蓓回忆,鹦鹉的孵化条件比较苛刻,而自己育鸟经验不足,受种鸟质量、孵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繁殖初期,鹦鹉雏鸟的破壳率不高。而建造一座鹦鹉主题乐园,育雏所遇到的困难还只是一小部分。因为“千鹦鸟舍”坐落仙都景区,对于项目审批有各项严苛的标准,项目流程和设计断断续续耗时了7年,但这些困难都没能击退朱姜蓓的创业热情,“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坚定的人,想做的事情我一定会努力做到。”

二、深山中积聚了多个海归

“别看我们这个鸟舍建在大山里,但我们团队可是聚集了四个海归呢!”朱姜蓓说,公司的员工基本都是年轻人,还有几个是研究生。

如今的“千鹦鸟舍”,从当初只有朱姜蓓一个人变成有专业饲养员、育雏师、驯鸟师、异宠兽医等多个工种的几十人,分别进行养育幼鸟、人工干预濒死雏鸟、鹦鹉驯飞、鹦鹉喂食、鸟类科研,野生动物救助等工作。现在鹦鹉繁殖的存活率越来越高,那些曾经让朱姜蓓及其团队“抓狂”的繁育难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在专注鹦鹉繁殖的同时,朱姜蓓团队也积极探索电商销售渠道,千鹦鸟舍在天猫旗舰店售卖的鹦鹉种子粮、鹦鹉玩具、消毒剂等商品,在平台上收获了很多顾客的好评。“其实现在还有比较有压力的,但是通过网络平台收到不少‘鸟友’们的鼓励,这对我们团队来说意义重大。”朱姜蓓说,经营鸟舍以来,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是这些朋友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而“千鹦鸟舍”最受大家瞩目的鹦鹉保育基地的项目建设,在多方努力下,距离建成开始进入倒计时。朱姜蓓介绍,整个基地占地1800多平方,现有鹦鹉300多只,涵盖品种四五十种,还包括很多在国内乃至全球现存数量很少的珍稀品种,预计在2023年元旦时正式对外开放。

“我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国内最大的集科研、科普、观赏于一体的鹦鹉主题花鸟乐园,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摄影和珍禽爱好者齐聚仙都,实地感受仙都的‘静’与鹦鹉主题公园的‘动’,真切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朱姜蓓表示会一直坚持下去。

回乡创业故事,乡村因青年而活,城市因青年而兴,以青春之名共筑青年发展型城市!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44.html

“24岁从伦敦一学校毕业,她回乡养起鹦鹉” 的相关文章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很多人认为,基围虾一般在海水中养殖。如今,在五通桥区冠英镇,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陈鑫,带着深耕农业的情怀,历经3年实践与摸索,在70余亩的虾塘里成功养殖基围虾。营养丰富、肉质松软的“海货”鲜活地走进乐山市场,深受消费者追捧,效益也十分可观。旺季捕虾忙 味美销路畅“四川能产基围虾?”“吹牛哦?四川又没有...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创业故事:长安区有一对残疾人夫妻,即使一个丧失听力,一个肢体残疾,但他们不相信命运,不相信失败,认为人生就是奋斗与拼搏。纵使人生寂静无声,纵使命运折磨,他们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终于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批发经销商,还帮助附近不少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一定要自己干,才有更大的世界”王燕云是新疆...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创业故事,“让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社区河庄村的金美生态园,农场主王金美返乡创业发展农业,带领周边农户走出一条向兴向荣的振兴之路。一、返乡创业 探索农业发展1993年,21岁的王金美离开家乡湖熟钱家来到南京市区打工并安家落户。1999年,王金美结束打工生涯开始人生第一...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我们有一所房子,一半泥土,一半诗意。”如今,70后杨家远与妻子武娟的这一愿望,已实现。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张家界社区富溪峪组的醉心谷庄园,距离景区仅10分钟车程。民宿建在山顶上,享有一整片森林的景致。17间客房,不拘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既有融于自然的美,又有居住的舒适。住在这里,清晨不是被...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女性创业故事,看似一小店,里里外外却布置得井然有序:门前摆放着各种形状的玻璃金鱼缸,一只大盆里,几只小乌龟悠闲地游来游去;敞开的店门让人一眼可见成排的恒温鱼缸,各色各样的观赏鱼自由自在地表演……正如小店给人生趣盎然的印象一样,店主吴小芳也格外年轻。朴素的着装,言语似乎不多,在一旁细心观察顾客的动向,...

大学生创业者“约会”互联网

大学生创业者“约会”互联网

彭少强,1987年出生,2011年创建51乐返网,一家淘宝购物返利网站,那时他还是一名大三学生,他用借来的2000元作为启动资金,150元买了个域名,200元买了个程序……就这样公司成立了。公司成立第一个月就实现盈利,月入8000元。看似顺利的创业之路,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彭少强说:“我有一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