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5

“我们有一所房子,一半泥土,一半诗意。”如今,70后杨家远与妻子武娟的这一愿望,已实现。

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张家界社区富溪峪组的醉心谷庄园,距离景区仅10分钟车程。民宿建在山顶上,享有一整片森林的景致。17间客房,不拘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既有融于自然的美,又有居住的舒适。

住在这里,清晨不是被闹钟叫醒的,而是那来自田野的风、林间的鸟啼虫鸣。拉开床帘,连绵不断的青山映入眼帘,那景色、那意境,宛若“世外桃源”般存在。

杨家远夫妻是土生土长的武陵源人,早年在张家界市打拼,做了23年旅行社。

夫妻俩返乡的动力,源于心中的家乡情怀以及对乡村未来发展的期许: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记忆中的家乡山水更加清新和迷人。短短这几年,武陵源便诞生了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12个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打造出与世界自然遗产相媲美的乡村风景线。

“我们一直从事旅游业,去过不少地方,住过不少民宿,对民宿这个行业相对来讲比较了解。”2019年初,杨家远夫妻感觉开民宿的时机已成熟。

一番商议之下,杨家远夫妻决定在自家门口开一栋民宿,利用独特的位置和自然景观,提供差异化旅居体验。

憧憬民宿的美好未来,夫妻俩为之用足了心思。他们亲自设计装修风格、挑选家具、布置房间。“我们将民宿的风格定为简约轻奢,虽然从外观看民宿规模不小,但内部却只有17间房,这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个房间的舒适度。”武娟介绍说,若仅仅只是布置的好看,其实也未必吸引大家的关注,“醉心谷庄园”走的就是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这里有田园垂钓、手作采摘、露天泳池、乡村稻田,甚至在一楼布置了书吧,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洒在上面,静下心来,读一本书,这是度假时绝佳的体验。

房间风格简约轻奢。

入住醉心谷庄园,在房间就能观景。

醉心谷庄园一楼设有书吧。

“返乡办民宿,除了留恋家乡美,最终目的,就是让家乡成为更多人想去的诗和远方。”今年10月,经过一番“打磨”,“醉心谷庄园”正式对外营业。简洁明亮的装修风格、恰到好处的内部陈设、优质的服务、可口的饭菜、诗画般的自然风景……引得众多客人沉醉其中。

“环境优美,管家式服务,像家的感觉。在这里,能够放空一切,放下自己,感受大自然,找回内心的那片宁静。”入住的客人如此评价。

虽然返乡创业的这几年,就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经营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杨家远夫妻对此并不担心。“因为我们家乡的景有看头、我们的菜有吃头,不愁以后没有奔头。”

夫妻俩说每天“忙碌并快乐着”。忙碌的背后,不仅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为家乡旅游发展贡献力量,比如“醉心谷庄园”营业后,招收的员工均为本地村民,解决了32名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乡村是共同富裕的主战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如今,在武陵源区,杨家远夫妻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些年武陵源依托旅游业发展实际,把农村作为景区来打造,不断做活旅游和农业相结合的文章,旅游产业不断兴旺。鼓励支持投资商、居民结合农村建房和危房改造开发民宿,吸引了一批有情怀的投资者投身民宿产业,形成特色品牌,打造出“五号山谷”“梓山漫居”“镜立方山居”“水木潇湘”等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民宿品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73.html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的相关文章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今年35岁的王旭潭在上海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他有两个家,一个是在娄底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的老家,另一个是在城里的小家。小时候,他的父母经营一家养猪场,后来养猪场被逐渐荒废。2021年初,王旭潭回到老家,看着只剩下“空壳”的养猪场,开始与家人谋划进行改造。一次在上海看展时,王旭潭突发奇想:干脆利用大空间...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女,48岁,南京大学博士、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现任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三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州法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从蚯蚓身上看到商机的人并不多。法月萍就是其中一个,发现商机的她放弃了博士毕业后,放弃年薪二百...

李辉:创业路上显身手

李辉:创业路上显身手

他叫李辉,今年27岁,2008年8月参加我市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录取后被分配到陈集镇陈双楼村任大学生村官。李辉任职的陈双楼村,人多地少。虽说是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但都是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种植分散,形不成规模。种植的方法、品种、技术及经销理念比较老。李辉通过调研了解这一实际情况,他认为既然种植蔬菜,就...

汝阳“80后”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汝阳“80后”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樱桃好吃,树难栽。”汝阳返乡创业青年裴战胜,怀揣着梦想从乡村走出去又回归乡村创业,在家乡这片广阔的田野上,用学识、胆量、创新和坚持,让万棵樱桃树植满山坡,种出乡村振兴新希望,谱写产业发展新篇章。80后小伙裴战胜是土生土长的汝阳人,早年在新安县电信公司工作,在2017年,裴战胜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返乡...

90后青年张旺:山沟里挖出创业金

90后青年张旺:山沟里挖出创业金

青年创业故事:陕西人张旺是一名90后,在城里长大,但他的创业领域却与山区、农民、农产品有关。过去8年,他创业开启“小满良仓”项目,举办过600场次扶贫促销活动,帮助农户销售4000余万斤滞销农产品;邀请科研团队将纳米级生物酶制备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的环节;他曾走进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农田,深知农产品卖...

种颗“茄子树” 亩产“万两金” 浙江开化以山为媒奏响协作曲

种颗“茄子树” 亩产“万两金” 浙江开化以山为媒奏响协作曲

“吴总和陈工种的茄子可不一般,比我人还高呢,我们都叫它茄子树,我们这里好些人还得搬个小板凳来摘茄子”,一直在茄子基地帮工的王大姐洋溢着笑容自豪的介绍道。浙江开化芹阳办事处岔里村260亩茄子基地自5月中旬开摘以来,已经产出茄子200余万斤,产值360万元,亩均产值1.4万元,已发放人工工资102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