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38

依稀还记得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创业不一定要有本钱,但一定要会思考。”听到这句话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就问:“创业难道不需要本钱吗?”。他说:“听我讲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1982年的她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遮风挡雨的房子是很厚的那种土墙房盖的稻草,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最怕的就是刮大风,据她回忆8岁那年的一个秋天,上午父母把收的新稻谷用推车推去镇上交公粮(80年代采用的是土地承包制,每年都要把一部分粮食交给粮站,用做抵土地的租金),邻近中午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几分钟的时间狂风夹杂着暴雨扑面而来,狂风将整个房顶都给掀翻掉了,暴雨拍打到她的脸色,已经分不清楚是泪水还是雨水了,只能听到她呼喊爸爸妈妈的嘶吼声,不知道过了多久雨终于停了,父母急匆匆的赶回家看到她卷缩在墙角浑身湿透了,父亲将她抱在怀里,母亲扭头留下心痛的泪水,至那以后屋顶被换成了新的青瓦,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

那次经历以后,她认为这一切的归根结底就是穷,并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做有钱人,再也不要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几年后成绩优异的她小学毕业了,那时家里实在太穷了,再也拿不出钱供她念书了,没有办法只能辍学跟着堂哥南下打工,只有14岁的她就此步入社会,运气还算不错,在广州进了一家电子厂上班收入还算稳定,每月有800多元的收入,那段时间往家里寄了不少钱,日子也不那么紧巴巴的了,在那家工厂做了差不多有3年,但是他不满足这点收入,一直想要找挣钱更多的工作。

恰巧厂里来了一名新进同事性格开朗,自称之前一直自己摆摊做生意,进厂只是之前亏了来挣点本钱,很快就更她成为了朋友,她们商量好半年后一起辞职到广州去进货,谁知道这名同事是搞传销的(注:98年的广州传销组织非常多.),进到传销组织把她身上仅有的3000元积蓄骗了个精光,还威胁她打电话让家里人给她寄钱,本就贫困的家庭哪里还能拿得出更多钱,那年她父亲跟邻居借了300元坐火车到广州,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找了半个月才找到她被骗的地方,被父亲接回家待了半年。

1999年初的她重新回到深圳,重新进到了一家电子工厂,做了大概有两年,不甘心的她重新萌生了做生意的想法,于是找到一家饰品批发市场,用一个月的工资进了一批小饰品,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天桥上去摆地摊,意想不到的是饰品特别好卖,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赚了一倍,这可比打工强多了,于是辞去了厂里的工作专心做起了地摊生意,别说这一年时间就赚到了打工几年都没赚到的钱,这就更坚定了她做生意的决心。

天不遂人愿,就在2003年的秋天,父亲坐的三轮车出了车祸,左脚被压断了,这场车祸将原本还算可以的家庭重新拉回到贫困家庭,她这两年做生意的钱也都全部搭进去了,父亲稍微恢复后她就赶紧重新回到深圳,重新开始摆地摊的日子。

做的时间长了她发现卖衣服利润更高,于是在2006年开始改卖衣服,刚进了一批衣服还没卖出几件,城管开始严打百地摊的,大部分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城管收走了产品,她也未能幸免,这下连做生意的本钱都没有了,回家休息了半年时间。

有了上次的教训,她决定一定要有一家自己的店铺,于是2007年重新进厂打工,一边赚本钱一边找项目,到2008年开始兴起了网络购物,敏锐的她发现了这个商机,于是也在某宝上注册了一家商铺,这下就再也不用担心被城管追赶了,刚兴起的网络购物对于消费者来说看不见摸不着,还没有被大众所接受,店铺上的东西并不好卖,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卖不出去东西,幸运的是她利用业余时间来经营店铺,不用担心生活费的问题,直到2010年店铺才有了起色,订单也一天比一天多,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辞去了厂里的工作专职做起了网店,每月收入还算不错,就这样一直做到了2016年。

2016年初的某宝出现了严重的信誉问题,平台严抓虚假交易,不幸的是她的店铺也受到了牵连,一起被平台给永久封号了,重新再做一个新的号太难了,店铺被封后就没有再开淘宝了,她跟老公选择了回到家乡发展。

2017年她发现家里做火锅的生意特别好,就跟老公商量着看能不能开一家火锅店,老公也是赞成的,但是开一家火锅店启动资金最少得20万,手里哪有这么多本钱,按理说这些年做淘宝也赚了一些钱,不过钱都拿来在老家买房了,手上基本没什么钱,于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百度上的度小满金融能够低利率创业贷款,于是她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度小满金融机构,机构听了她们的创业经历和此次的创业项目当场就原因贷款给他们,还给他们申请了创业的低利率贷款,仅用了5个工作日就把贷款办理下来了,夫妻俩喜出望外。

有了创业资金,夫妻俩的火锅店终于赶在入冬前开起来了,新店开张生意异常火热,仅一个冬天的时间,就把开店的成本赚回来了一半,选对了行业赚钱就是这么容易,在回想一下当年,靠打工赚本钱是多麽愚蠢的做法,要是早知道百度平台上面可以贷款创业,也就不用耽误那么多时间去打工,最后她说到:“现在年轻人如果下定决心要去创业,就不要选择打工赚本钱的方式,找一个合适的平台去贷款创业,只要项目好机构还是很愿意贷款的,同时金融机构还可以帮助你评估项目是否赚钱,大大降低了你的创业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45.html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的相关文章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莎莎姐,来一束‘清风明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与教师节,坐落在浙江财经大学生活区桃李苑的“方得日常花艺”共卖出了300多束节日限定花束,200多份伴手花礼,日均营业额超4万。这家花店的店主是叶莎莎——浙江财经大学摄影系一名大三的学生,而“清风明月”“光辉岁月”“书香满门”都是她为节日推出的新品。...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眼下正是割蜜的最佳时期,走进开化县思远家庭农场,只见主人徐进正在割蜂蜜。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蜂桶,割了一块原蜜给我们品尝。轻咬一口,满口香甜。这位动作娴熟的年轻蜂农,如果不是亲眼相见,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大学生。“好环境+好政策”实现创业梦想徐进,33岁,他家老房子就建在一个小山凹里,三面环山。从他爷爷手上...

高山马樱绽芳华——残疾人张刘梅的创业故事

高山马樱绽芳华——残疾人张刘梅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大姚县三台乡过拉集镇,一处装修精致、布置典雅的民宿酒店中,一位衣着朴素的彝家妇女正在院内修剪花枝,她是这家酒店的经营者——肢体二级残疾的张刘梅,她因自强不息而在大姚县声名远播,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高山上的“马樱花”。遭遇打击 自强不息向阳生张刘梅现年47岁,是土生土长三台乡人,2000...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怎么种红薯赚钱,在农村搞种植红薯致富致富,80后“红薯妹”黄晓艳很有发言权,她在四川安岳老家创业种植红薯,不仅自己赚钱致富,还带动村民通过种植红薯脱贫致富,来看看她的创业致富故事。1、返乡创业,自产自销红薯赚大钱四川安岳有个“红薯妹”,依靠红薯致富,还带动附近村民种植红薯致富。她带动安岳县12个乡镇...

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今年是郎海涛返乡创业的第七个年头。2015年,他辞去在俄罗斯的工作回到吉林省珲春市,办起苹果种植合作社,种了近百亩果园,把家乡苹果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珲春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吉林省陆地边境口岸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珲春由此走上跨越发展之路。如今,开发开放中...

生态养猪求发展 “海归”创业写新篇

生态养猪求发展 “海归”创业写新篇

今年35岁的孙道远,是一位智慧型的男子汉,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一头短发映衬着红润的脸庞,他那刚毅明亮的目光,依然流露出动人的风采。在6年的海外工作中,孙道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他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从事石油化工机械的工作经历当作发展的奠基石,视为人生旅途中的里程碑,在内江市海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