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4

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榛子乡育林村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将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社员重点种植有机包菜。

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邹磊 摄)

包菜又叫甘蓝,口感清脆,味道甘甜,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家常菜,市场需求量大。在种植上,包菜适应性强,既耐热又耐寒,对土、肥、药要求不高,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贮耐运等特点,且投入少,田间管理简单,劳动强度低,非常适合规模种植。

宜昌吴傅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治玺介绍,“在兴山,一年可以种两季包菜,只要田间管理到位,一亩地产量2万斤左右,我们是专业做泡菜的,包菜收获后我们兜底包销,确保社员收益稳定,无风险。”

当天合作社与当地36户菜农现场签定《包菜种植收购协议》,种植面积达100亩,后期将由合作社统一配发种子、提供技术指导、包菜成熟后以不低于市场价统一收购,订单模式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合作社与当地菜农现场签定《包菜种植收购协议》。(邹磊 摄)

吴治玺是土生土长的兴山县育林村人,姐弟俩很早就来到宜昌打拼。从2013年开始,他们开始传承祖辈手艺,利用现代工艺制作各种酱腌菜,深受市场欢迎。2015年,姐弟俩成立吴傅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鲜食美食的文化传承、研发、生产和销售,主打“回味萝卜”“回味鱼嘴”两大拳头产品。公司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集创新研发、加工生产于一体的知名企业。目前,已在武汉、宜昌、荆门、恩施等城市拥有116家直营及加盟门店。2022年,吴氏鲜食泡菜制作技艺入选宜昌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兴山县榛子乡是湖北省著名的“高山蔬菜之乡”,辣椒、西红柿远近闻名。吴治玺说,自己在外闯荡多年,如今事业上小有成就,就想着能否为家乡做点事,与团队多次回乡实地考察后发现,这里的地理环境、气候、水土等条件也非常适宜种植包菜,而这正是公司下一步重点开发产品的原料!吴治玺和股东商量后遂决定返乡投资建加工厂,成立合作社,建立种植基地,帮助菜农提高生产附加值提高收入,回馈家乡父老。

“吴傅记”回乡开厂的想法得到榛子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项目虽然不大,但对于优化当地蔬菜种植结构,延长蔬菜产业链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项目敲定后,在选址、办证、手续办理等环节给予了大量帮助,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有些事项我们还没有想到,政府都替我们考虑到了,真的很贴心!”吴治玺说道。

育林村党支部书记杨仁华表示:“合作社将带领育林村1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下一步我们将全程跟踪贴身服务企业,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服务和保障该企业各项发展,进一步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有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吴治玺返乡投资兴业更有底气了,他表示,将逐步扩大规模,后期还将在兴山成立公司,带动更多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据悉,今年以来,榛子乡深入挖掘在外乡贤、企业家等资源,打好乡情牌、亲情牌、友情牌,积极招引人才回乡创业,吴傅记两位创始人作为回引乡贤人才充分发挥了“归雁经济”效益,带领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46.html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的相关文章

恩阳男子返乡创业带动民富 举丝微之力筑优人生梦

恩阳男子返乡创业带动民富 举丝微之力筑优人生梦

暮春微雨,竟有些寒意,但丝毫不影响万物抽枝吐芽,筋茁叶盛。四十岁的林强,迎着细雨先是在吊瓜地里加肥,又去芦笋园里侍弄着,看着这些在雨中争先成长的“宝贝”,林强不禁喜上心头。回乡创业千里黄云,游子已还2001年7月,揣着计算机及应用大专毕业证的林强,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为自己的梦想走上了打拼路。可...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返乡创业扎根农村,宁波“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出一片新天地

返乡创业扎根农村,宁波“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出一片新天地

胡晶金在农场查看小番茄。编前语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不管在什么时代,青年都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敢想敢拼,勇于挑战自我,在危难面前从不低头。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宁波晚报、甬上APP今起推出“青春赛道奋力奔跑”系列报道,聚焦我市青年农创客、青年岗...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当初决定要回来种大棚的时候,家里是反对的。家人认为我在外做生意,虽然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但是毕竟收入比较可观,猛然间放弃干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家里觉得我脑子‘坏掉了’。”武加祥笑着调侃道,“当时家里给我打电话,给我说搞种植多么不容易,说咱也不懂技术、也没有销路,脑袋一热种大棚,万一赔钱了,里里外外这...

养鸭大户只卖鸭蛋,年入1200万

养鸭大户只卖鸭蛋,年入1200万

他用自己的所有积蓄建基地养鸭子,却不卖鸭;他只卖海鸭蛋,就能一年卖出1200万,超越了当地几十家海鸭蛋企业。他还凭借自己的聪明头脑,把“草木灰”海鸭蛋卖出天价。这个农村小伙儿就是许承华。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带你认识这位农村小伙子许承华。许承华出生在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许承华学习一...

江城区:华龙村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

江城区:华龙村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

在江城区中洲街道华龙村村口看到,180多亩连片土地生机勃勃,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前些日子种下的草莓陆续成熟,已露出了一个个红彤彤的“小脑袋”,一串串绿油油的圣女果挂满枝头。这些都是村里“80后”冯大平、冯正星、叶升长三人的“心肝宝贝”,希望所在。冯大平、冯正星、叶升长是土生土长的华龙村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