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700

“您看,这草莓花开得多好!”800平方米的草莓大棚里绿意盎然,刘长伟俯身察看草莓长势,笑着告诉记者,这一棚能产4000多斤,11月份就能上市了。

刘长伟正在察看草莓长势。孟海鹰 摄

金秋十月,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1989年出生的刘长伟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城里干过两年。“在汽车行业打工,一个月挣3000多元,眼看着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决定返乡创业。”刘长伟说,他回来后发挥所长,建大棚,种草莓,“刚开始缺经验,每次向村里的老把式请教,那是有问必答,甚至你没问到的也都告诉你。”

短短几年,刘长伟的大棚发展到了8栋8000平方米。“一年赚三四十万没问题。”刘长伟说,不愁卖,销路好。

“我要把根扎在这里,把我的经验传给更多的人。”刘长伟说。

从刘长伟的大棚中走来出,向远处看去,田野上是一片收获的景象,大型收割机正在欢畅奔跑,一垛垛金灿灿的玉米在蓝天下闪着金色光泽。

收获的田野

“600多公顷地,几台收割机一齐上,一周内就收完了。农机手都是本村的农民,单是做农机手这一样,一年能赚5万元以上。”合隆镇党委书记、原陈家店村党总支书记林青远说,这些年村里的日子不仅富起来,生活品质也有了很大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很强。

多年来,陈家店村党委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创“党委+公司+合作社”的模式,现有农业机械合作社,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畜禽养殖合作社。三大合作社年创产值近4000万元,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近700人。2021年村集体收入1000万元,人均收入20000元以上,村集体固定资产2.5亿元。陈家店村从十多年前的“贫困村、负债村”发展成为“小康村、富裕村”。

现在,村里有1600平方米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服务功能齐全。村委会设置便民餐厅,村民每日只需花费10元就可以吃三餐;村集体投资50万元建设村级卫生室,各项基本检查设备俱全。村里曾经的一个废弃脏水泡子,通过改造,成为碧波荡漾的湖面,围绕湖面建设起一个公园,成为村民们休闲健身好去处。

村里的公园

蓬勃发展的陈家店村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事业的舞台,同时,日渐完善的各项服务设施也让他们在村里生活得很有幸福感。

“生活条件不比城里差,而且现在的农民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在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刘司洋回到了陈家店村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任职。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振兴,现代农业需要高素质农民。”从2017年开始,陈家店村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

刘司洋说,村里的培训(任务)分两块,一是培养大学生村官,目前已举办18期,每期一百人;二是和省里的农广校和农机校合作进行高素质农民培训。学员来自全省各地,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2万人次以上。

刘司洋正在为村民们解释相关政策。孟海鹰 摄

“农民通过学习很有收获,科技种粮离不开知识助力。”刘司洋说,前两年,有多次台风过境,不少庄稼吹倒伏了,针对此种状况,当年冬闲时,举办培训班,进行针对性培训,农民们都说大有收获,抗灾能力增加。作为返乡工作的大学生,刘司洋人生目标更加坚定,同时在家乡的这份工作也让他找到了人生价值!

近年来,长春市大力实施“经济护航”计划,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规范化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组织化。同时,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实施乡村人才回引工程。

“县级要建立回村创业人才服务平台,乡镇要建立在外优秀人才库,各村要建立外出人才清单。”日前,在陈家店村召开了长春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场会,现场会上提出: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要深入开展“基层人才学历提升计划”等项目,充分利用“兴农大讲堂”等培训载体,有针对性地加大人才培训力度。要依托陈家店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各类培训平台,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

“在我们村,有十多个大学生呢,我们深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舞台。”王晓红大学毕业后来到陈家店村,如今已有9年了。9年间,王晓红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成长为“村官”,现任村党委委员。每当有外村的同行来取经学习经验,她都深感自豪,陈家店村的美好今天和明天都有他们青春的印痕,奋斗的时光。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希望的田野蕴含无限生机活力。

文字:孟海鹰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8.html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的相关文章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4月上旬,苗族聚居的花垣县山中细雨霏霏,桃红李白。采访中,我们遇到许多个性鲜明的苗家青年,其中,有3个人的故事令人难忘……硕士当上“放牛郎”花垣县雅酉镇麻家村的龙胜新年方27岁,拥有中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如今却被人们戏称为“放牛郎”。2011年毕业后,龙胜新决定自主创业。通过时近半年的社会调...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强国新"声"代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共青团也即将迎来成立百年的历史性时刻。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向上向善、见贤思齐,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春湖北”特开设“强国新‘声’代”专栏,常态化宣传青年典型,展示青春寻访、青年宣讲等系列活动和优秀文化产品,传播青春正能量。“96...

赵丽梅:为甜蜜事业打拼 带动200多位蜂农致富

赵丽梅:为甜蜜事业打拼 带动200多位蜂农致富

姓名:赵丽梅居住小镇:平谷区峪口镇工作内容:2014年辞去北京市里的稳定工作,带着全家回到了老公的家乡平谷区峪口镇创业,开启了自己的甜蜜事业路。蜂蜜丰收的时节里,赵丽梅展示刚做好的蜂蜜。39岁的赵丽梅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城区上班,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平谷区养蜂协会前任会长聊起养蜂的故事。斟酌...

内蒙古商都县:返乡创业姐妹花 乡村振兴写芳华

内蒙古商都县:返乡创业姐妹花 乡村振兴写芳华

姐妹创业故事:在众多的创业大学生中,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西井子镇灰菜沟村的师乐、师璐,这对姐妹花便是其中的一对。她们俩一个出生于1995年,一个出生于1997年。这对九零后的大学生姐妹,硬是凭着一腔热情和一股不输男人的劲头,扎根农村,创出...

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今年是郎海涛返乡创业的第七个年头。2015年,他辞去在俄罗斯的工作回到吉林省珲春市,办起苹果种植合作社,种了近百亩果园,把家乡苹果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珲春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吉林省陆地边境口岸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珲春由此走上跨越发展之路。如今,开发开放中...

湖南汉子放弃百万年薪创业 4套别墅换回13000亩油茶

湖南汉子放弃百万年薪创业 4套别墅换回13000亩油茶

“粒粒黄金果,滴滴致富油”。眼下油茶果采摘已接近尾声,在洞口县千亩油茶产业基地,仍有不少村民穿梭在成片的茶林间,有条不紊地忙着采摘、打包、装运,动作迅速而熟练,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在洞口县,小小油茶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而这其中少不了杨柱石的贡献。农村伢子能吃苦成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说起杨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