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70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

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根据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最开始从事这份新职业,家人朋友都不认可我的选择,引来不少质疑的目光。但我认为收纳师行业是一片蓝海,时间会证明我的判断,这才就有了今天的‘吉日里’。”作为吉日里生活服务(重庆)有限公司负责人,谈起自己这份新职业,吴波滔滔不绝。记得创业之初,收纳服务全由吴波带队亲力亲为,因为积攒下来的良好口碑,公司在业界开始崭露头角,如今已发展成一家拥有20余名专业收纳师的日式高端家政服务公司,业务涵盖收纳师创业培训、收纳产品开发、短视频运营等。

“针对家庭每个成员不同生活习惯、爱好、物品数量、身高体型等的考量,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动线交叉、使用不便、空间浪费、物品与家具尺寸不契合等问题”。吴波说,在收纳的过程中,他会教给客户一些收纳小技巧,例如羽绒服怎么叠放才能精致小巧,实现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通过定期举办沙龙活动,免费为大家分享收纳知识。这些都能帮助客户构建更具有实用性,物品放置更有序的家。

从最开始的没有订单收入,到现在的月入过万。同样是80后收纳师的张杰向记者分享了他的入行故事。

客户渠道难找,几乎是所有新兴职业的“通病”。“最开始几个月没有生意,对于37岁的我来说,很难熬。”跨行创业的张杰称,虽然潜在客户很多,但创业之后才发现,没有知名度的新团队想要打开客户渠道,实属不易,但凭借之前多年的地产从业经验,张杰的团队与小区物管达成合作,物管的“背书”在张杰与客户之间搭起了信任沟通的桥梁。如今,张杰已是一名月入过万的创业老板。

收纳师是一份自由的职业,不会像传统职业一样被“锁”在办公位上。“我们没有守在办公室,大家各自去寻找客户,有生意就共同规划设计,再一起上门服务。”张杰称,收纳师团队里还有不少兼职“宝妈”,他们用闲暇时间参与工作,既避免与社会脱节,还能以工资贴补家用。

张杰告诉记者,“收纳师的入行门槛并不高,培训费市场价仅5000元左右,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收纳师,对工作的热情必不可少。”让张杰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天下午五点接到客户订单,他就安排团队立刻动身去上门服务,直到次日凌晨才完工。原来是客户的父母要到家里“视察”,客户才紧急下单求助,张杰因此与他结缘,至今两人已“称兄道弟”。

据了解,国家人社部在2021年1月公示了21个新增的职业工种,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增设“整理收纳师”工种,收纳师正式成为一种被认定的新职业。在张杰看来,国内整理收纳行业年产值已达千亿元,收纳师正以一种崭新的身份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来,目前重庆已有百余家收纳服务公司,市场需求会日益旺盛,收纳行业发展前景可期。(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90.html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的相关文章

女性和男性在创业上的差异和各自优势有哪些?

女性和男性在创业上的差异和各自优势有哪些?

虽说在商界里企业家都是以男性居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性别歧视的现象越来越少,男性女性更加的平等,拥有同样的权力。就创业来说,现在创业不分男女老少,而且女性创业的比例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女强人出现在我们视线里,像董明珠、陈丽华这样知名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女性创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的是分担家庭压力,有的...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残疾人创业故事:“只要努力打拼,不轻言放弃,残疾人也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苏立,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出生于醴陵市白兔潭镇柏大村。她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身患多种残疾,但人如其名,苏立凭借着自强自立和一股决不服输的劲头,终于在二度创业中,成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懂事开始,苏立就发现自己的面容...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女性创业故事,看似一小店,里里外外却布置得井然有序:门前摆放着各种形状的玻璃金鱼缸,一只大盆里,几只小乌龟悠闲地游来游去;敞开的店门让人一眼可见成排的恒温鱼缸,各色各样的观赏鱼自由自在地表演……正如小店给人生趣盎然的印象一样,店主吴小芳也格外年轻。朴素的着装,言语似乎不多,在一旁细心观察顾客的动向,...

90后青年张旺:山沟里挖出创业金

90后青年张旺:山沟里挖出创业金

青年创业故事:陕西人张旺是一名90后,在城里长大,但他的创业领域却与山区、农民、农产品有关。过去8年,他创业开启“小满良仓”项目,举办过600场次扶贫促销活动,帮助农户销售4000余万斤滞销农产品;邀请科研团队将纳米级生物酶制备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的环节;他曾走进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农田,深知农产品卖...

赣南“阿柑正传”:4名95后的非典型创业

赣南“阿柑正传”:4名95后的非典型创业

95后创业故事:创业第7年,蓝宁和合伙人定下目标:卖出1000万斤赣南脐橙。时间回到2016年。20岁的蓝宁拉上同学凌雨南、凌永春,在网上卖出2万斤脐橙,赚了一万多块钱。这笔钱,成为他们创业之路的“启动资金”。此后,他们经历了“半工半创”的候鸟生涯,也遭遇过挣来200万全部亏损的挫折。2021年,这...

返乡创业青年姬京建:发展电商带领乡亲致富

返乡创业青年姬京建:发展电商带领乡亲致富

寻找优质产品、联系存储、对接项目、安排发货……近日,姬京建忙得不可开交,却也乐此不疲。去年年底,姬京建辞去了北京新发地的工作,回到家乡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雅家寨村,借助电商平台,创新特色产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今年36岁的姬京建说,他在北京新发地工作了5年,对农产品销售行业比较熟悉。近两年,他发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