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2023-01-18创业故事33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

大学毕业回乡创业,同学说他不务正业

农历虎年的脚步临近,新春的钟声催人奋进。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在即墨区金口镇青岛虹旭花木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王晨旭正在为大棚内的花卉修剪枝条,只见这个32岁的小伙拿着剪刀“咔嚓咔嚓”几下就将花卉多余的枝条减掉,动作非常娴熟。“这几年已经熟练了,刚开始我也啥都不会。”王晨旭脸上挂着汗珠,和农业打交道的10年生涯,除了练就娴熟的农业技能外,岁月也在其脸上留下了沧桑痕迹。

2012年,王晨旭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时有两个选择摆在他面前,一个是留在北京工作,还有一个就是选择到澳洲知名大学读研进修。“当时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下来了,但是我仍坚持自己的选择。”从小有着田园梦想的王晨旭做了一个令老师同学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回到家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

“回家种地?”王晨旭的大学同学非常不解,认为他是不务正业。但是王晨旭不为所动,专心致志投入到创业中来,他要将自己的新思路、新理念带回农村,促进家乡发展。2012年,王晨旭在父母支持下,筹资130万注册成立了青岛虹旭花木专业合作社,其中一部分启动资金是父母给他准备出国留学的费用,剩下的是向亲戚借来的。创业起初,王晨旭以种植桂花、茶花、耐冬等景观苗木为主,2013年,他又尝试种植有机桃。

坚持绿色种植,小蜜桃里有“乾坤”

说起种植有机桃的初衷,王晨旭说,园区旁边有一家沼气厂,可以把沼渣变废为宝,发酵成有机底肥,取代传统的化肥。在这一过程中,王晨旭发现,园区灌溉用自有深水井的水勾兑沼液或者酵素,叶面喷洒酵素也可以防治病虫害,这一“绿色农药”的发现是另一个惊喜。

此外,王晨旭还会用自然掉落及剩余的桃子做成酵素,种出的桃子不仅口感更佳,还可滋养土壤,他将种植的桃子命名为沼肥蜜桃,成为当地颇具知名度的果品。

每年桃园进入采摘期,每天前来采摘的顾客络绎不绝,许多人尝后赞不绝口。王晨旭说,由于不用化肥、农药,沼肥蜜桃的品相一般,但口感却格外香甜,有机质含量更高,抗病能力也比普通桃子强。“回乡创业就是要带头种出可以放心吃的东西,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坚持的。”王晨旭说。

如今,王晨旭的园区目前已经达到300多亩,以种植果树和景观苗木为主,到了用工高峰期,每天有二三十人在园区打工,王晨旭最大的希望便是带动更多有能力、有技术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带头从事新型农业实践工作,真正扑下身子扎根农村。

考上研究生,他希望更好服务家乡

但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让王晨旭有了新的想法。2019年,王晨旭园区种植的50亩有机桃因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桃子还未开始收获,许多枝条上的果子噼里啪啦往下掉,虽然看着让人心疼,但是王晨旭不知道病因,也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当年种植的桃子几乎全军覆灭。“损失了近10万,对我来说也是个好事。”王晨旭坦言,一时间,创业初的昂扬斗志刹那间偃旗息鼓,但是他并没有气馁,经过一段低落期后,他决定重拾书本,决心考研。但是这一次,他选择考取农业领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用到园区管理中来。

就这样王晨旭白天打理园区,晚上就挑灯夜读。由于之前没有接触农业专业知识,2019年,王晨旭第一次考研因为准备时间短,专业课成绩不合格而失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是越挫越勇,2020年,王晨旭再次报考,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通过了青岛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录取考试。2021年9月,王晨旭正式步入校园,开始了他的研究生学习生涯。王晨旭为了兼顾学业和园区,他选择每天走读,奔波在园区和农业大学之间。对于未来规划,王晨旭坦言,他希望学到更多的农业知识,学成之后他还是想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要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同时要建现代化农业大棚,做一些新型特色农产品。现在在导师的指导下,王晨旭开始研究新型无土栽培技术,将来他要将这项技术带到园区,带动更多“新农人”一起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105.html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的相关文章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洒落在山间的小院里,伴随着远处牛棚里传来的“哞哞”声,平凉市静宁县灵芝乡张堡村养殖户张号号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走近位于张堡村的静宁县共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时,迎面微凉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发酵的草料味儿。站在山头放眼望去,不大的养殖场却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一...

发微博做手账 95后女生创业“玩着玩着”月入8万

发微博做手账 95后女生创业“玩着玩着”月入8万

在杭电学生活动中心招生就业服务中心有一个长1.5米宽80公分的桌子,上面错落有致放满了笔记本、剪子、胶带、彩带、摄像头等东西,看起来像一个梳妆台,可知这是一个叫做“木田手账”品牌的工作台?这个工作台每月产生8万的销售额。现在这个工作台的主人,是杭电人文与法学院的大三学生刘思含。这个戴着圆框眼镜、有着...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创业一年后,邓明星“三兄弟”的榴莲店月销额近100万元,这个成绩超乎了他们此前的预期。邓明星创业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中部的一个县——长沙县。以往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形态,已经在包括长沙县在内的县城蓬勃发展,不仅助力县城居民实现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让长沙县在新业态的发展中跑在了前列。去...

种植无花果赚钱吗?90后大学生返村创业种植无花果,助力乡村振兴

种植无花果赚钱吗?90后大学生返村创业种植无花果,助力乡村振兴

8月7日,正值无花果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安居区观音镇桃子园村,一大片长势良好、一个个垂涎欲滴的无花果把果树压弯了腰,成为村子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袁谋若啊?他在地头,那边,挑粪那个……”“挑粪那个”?这似乎让人难以与90后的大学生联想在一起。当记者见到袁谋若时,他正在准备“有机肥”。黝黑、干瘦,相对...

丹江:巾帼“推介官”为大美丹江口市代言

丹江:巾帼“推介官”为大美丹江口市代言

“长得像毛毛虫一样的水果,你们见过吗?走,今天带大家到计家沟村见识见识!”“潘家岩的樱桃红了,快来一起摘樱桃吧!”“从沧浪海旅游港乘船,半个小时就能到达百喜岛,家门口也可以看海啦!”五一小长假以来,不少市民和游客因为刷到这些短视频,纷纷慕名来到丹江口市的美丽乡村和特色景区游玩打卡、摘果赏景,与家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