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姑娘为父亲回乡创业,种植特色蔬菜品种,每亩能收入2万元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36

创业故事:在湖南常德有个90后姑娘,叫罗琴。大学毕业后立志成为媒体达人,因此毕业后就在北京工作,一步步朝着梦想努力!在2014年,父亲突然病重终止了她追求梦想的脚步,只好回到老家接手父亲的香菇事业。然而,接手还不到一年,香菇的市场价格骤降,她家和附近村民的香菇都遭遇滞销。24岁的罗琴一年损失了60万元。在这之后,罗琴果断做出改变,种植特色蔬菜,每亩收入达2万元。不仅将自己家收入提高了2倍,还带领几十名农户增收致富。

一、她一个小姑娘是如何做到的呢?

1990年,罗琴出生在湖南常德安乡县的一座村庄。打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传媒人。从四川传媒学院毕业后,罗琴来到北京的一家传媒公司工作。然而2014年5月的一天夜里母亲的一通电话,改变了罗琴的人生轨迹。父亲多年的风湿越来越严重,都影响正常行走了。眼看着多年打拼的蔬菜事业无人管理,父亲心急如焚。

从小就孝顺的罗琴,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梦想,回去接手家里事业,并帮助母亲一起照顾父亲。回家之后,罗琴从基地入手,开始学习种植香菇。

在当地有几十户村民和父亲一起种香菇维持生计。还没有等周琴熟悉香菇种植与销售,她就要面对行业波动。2015年5月,香菇价格开始暴跌,从最初的两块多跌到后来的一块五,再然后客户都不敢收了。大量的香菇积压在大棚里。这一年光罗琴一家就亏损了近60万元。

随着这些年香菇面积的增大,市场饱和,村民看不到种植的希望,纷纷都想放弃种植。

罗琴家对种植香菇也是谈虎色变,觉得第二年应该好好规划了!

在北京做过媒体工作的罗琴善于搜集行业信息,挖掘行业商机。开始在市面上寻找蔬菜替代品,这时候罗琴瞄准了一种特色蔬菜,那就是南瓜茎叶!这个品种和其他叶类蔬菜一样营养丰富,而且口感爽口!在当地菜市场就有售卖,但都是南瓜种植户附带着卖一点,没有形成规模!

罗琴想,南瓜茎叶是一个潜力品种,值得尝试,形成规模!为了突出来,罗琴开始各地寻找优秀的南瓜茎叶品种,通过半月的寻觅,终于发现一款专门吃南瓜茎叶的品种——绿健。

二、专门吃南瓜茎叶的品种——绿健

种植业创业故事:据了解,绿健相比普通南瓜茎叶,质地柔软,清爽,无涩味。而且侧蔓多、粗壮均匀,亩产茎叶可达5000公斤。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经济作物了!

父亲多年种植蔬菜,有大把的人脉资源,在父亲的帮助下,罗琴和部分商户谈拢了包销事宜,果断种植南瓜茎叶!

这一年罗琴种植了150亩南瓜茎叶,由于育苗早,在5月份就有茎叶采收,此时市场上少见,每斤能卖到5元钱,在父亲朋友的协助下,不到一个月,罗琴就卖出了150万元的南瓜茎叶。

南瓜茎叶在瓜苗的侧蔓有7~8叶时即可开始采收,无论是子蔓还是孙蔓,见蔓留2叶剪茎采收,之后其会继续产生新蔓。每采收1次,追肥1次,喷叶面肥1次。采收期非常长。

这一年罗琴通过大胆种植南瓜茎叶,挣得盆满钵满,平均每亩收入3万元,年收入达450万,比之前种植香菇强多了。

罗琴致富的故事在这年传开了,这个小姑娘很快就成了当地的名人。虽然香菇行情回暖,但种植香菇利润也不大了,很多种植户都想跟着罗琴种植南瓜茎叶。

在父亲的怂恿下,罗琴答应了大家,同意带领大家转型,与大家一起成立合作社,共同致富。

南瓜茎叶种植面积的扩大,本地市场已经不能完全消化,罗琴决心向外扩张市场,辗转武汉、北京联系销路,对接超市。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合作社一起种植了近2000亩南瓜茎叶,技术问题由当地村民自己把关,罗琴则利用自己媒体达人的优势,专攻销路。在罗琴的引领下,当地南瓜茎叶在市场中属于独一档,每斤比别人的就是要贵2毛钱。通过互联网推广和品牌营销,罗琴的南瓜茎叶销路稳定,平均每亩维持在20000收入。她们的合作社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几十名村民跟着罗琴种植南瓜茎叶增收致富!

6年时间过去了,靠着带领村民种植南瓜茎叶“绿健”,这位90后姑娘已经成长为一个产业带头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93.html

“90后姑娘为父亲回乡创业,种植特色蔬菜品种,每亩能收入2万元” 的相关文章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女,48岁,南京大学博士、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现任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三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州法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从蚯蚓身上看到商机的人并不多。法月萍就是其中一个,发现商机的她放弃了博士毕业后,放弃年薪二百...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创业工作,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创业的热潮。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这里有艰辛的汗水,有收获的喜悦,有经验和启示,有坎坷和教训。即日起,央广网特别策划“青年创业者说”,...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01我是17年年初开始创业做电商的,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拿着固定工资,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当时我有好几个同事都在兼职开淘宝店,看他们拿货量很大,听他们在那算利润,听着比我上班赚钱多了,因此萌生了做电商的想法。17年过年后,我就开始准备开网店的事项,因为不知道应该卖什么产品才赚钱,...

互联网催化新业态,“95后”创业月入百万!

互联网催化新业态,“95后”创业月入百万!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贸易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2020年,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改变,“跨境电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抓住时代机遇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至关重要。在潍坊总部基地,有这样一支“95后”创业团队,抢抓“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巨大潜力,积极探索“出海”路径,开创...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返乡创业故事:“成名须趁早”,60岁的王献志,为实现从家具厂商到家禽养殖户的跨界创业转型,他已在遂宁市安居区大安乡的山里待了7年。在其漫长而波折,充满坎坷的创业路上,他欠债后卖了房也要坚持。为纪念父亲的创业历程,鼓励无数年轻的创业者,老人的儿子将六旬父亲的创业故事拍成了微电影。年逾半百后 仍跨界创业...

海归硕士康英德:回乡种菜年产值近1.17亿, 带领乡亲走出致富路

海归硕士康英德:回乡种菜年产值近1.17亿, 带领乡亲走出致富路

种地到底多辛苦,我国的唐朝诗人李绅早已一语道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在福建厦门的康英德却不怕吃苦,他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农业的种子。留学归国后,不顾家人反对回乡种菜,靠着一粒粒的蔬菜种子,带领家乡村民实现致富增收,年产值近1.17亿元,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又为什么会选择回乡创业种菜呢?讲述三农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