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3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

大学毕业回乡创业,同学说他不务正业

农历虎年的脚步临近,新春的钟声催人奋进。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在即墨区金口镇青岛虹旭花木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王晨旭正在为大棚内的花卉修剪枝条,只见这个32岁的小伙拿着剪刀“咔嚓咔嚓”几下就将花卉多余的枝条减掉,动作非常娴熟。“这几年已经熟练了,刚开始我也啥都不会。”王晨旭脸上挂着汗珠,和农业打交道的10年生涯,除了练就娴熟的农业技能外,岁月也在其脸上留下了沧桑痕迹。

2012年,王晨旭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时有两个选择摆在他面前,一个是留在北京工作,还有一个就是选择到澳洲知名大学读研进修。“当时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下来了,但是我仍坚持自己的选择。”从小有着田园梦想的王晨旭做了一个令老师同学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回到家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

“回家种地?”王晨旭的大学同学非常不解,认为他是不务正业。但是王晨旭不为所动,专心致志投入到创业中来,他要将自己的新思路、新理念带回农村,促进家乡发展。2012年,王晨旭在父母支持下,筹资130万注册成立了青岛虹旭花木专业合作社,其中一部分启动资金是父母给他准备出国留学的费用,剩下的是向亲戚借来的。创业起初,王晨旭以种植桂花、茶花、耐冬等景观苗木为主,2013年,他又尝试种植有机桃。

坚持绿色种植,小蜜桃里有“乾坤”

说起种植有机桃的初衷,王晨旭说,园区旁边有一家沼气厂,可以把沼渣变废为宝,发酵成有机底肥,取代传统的化肥。在这一过程中,王晨旭发现,园区灌溉用自有深水井的水勾兑沼液或者酵素,叶面喷洒酵素也可以防治病虫害,这一“绿色农药”的发现是另一个惊喜。

此外,王晨旭还会用自然掉落及剩余的桃子做成酵素,种出的桃子不仅口感更佳,还可滋养土壤,他将种植的桃子命名为沼肥蜜桃,成为当地颇具知名度的果品。

每年桃园进入采摘期,每天前来采摘的顾客络绎不绝,许多人尝后赞不绝口。王晨旭说,由于不用化肥、农药,沼肥蜜桃的品相一般,但口感却格外香甜,有机质含量更高,抗病能力也比普通桃子强。“回乡创业就是要带头种出可以放心吃的东西,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坚持的。”王晨旭说。

如今,王晨旭的园区目前已经达到300多亩,以种植果树和景观苗木为主,到了用工高峰期,每天有二三十人在园区打工,王晨旭最大的希望便是带动更多有能力、有技术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带头从事新型农业实践工作,真正扑下身子扎根农村。

考上研究生,他希望更好服务家乡

但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让王晨旭有了新的想法。2019年,王晨旭园区种植的50亩有机桃因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桃子还未开始收获,许多枝条上的果子噼里啪啦往下掉,虽然看着让人心疼,但是王晨旭不知道病因,也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当年种植的桃子几乎全军覆灭。“损失了近10万,对我来说也是个好事。”王晨旭坦言,一时间,创业初的昂扬斗志刹那间偃旗息鼓,但是他并没有气馁,经过一段低落期后,他决定重拾书本,决心考研。但是这一次,他选择考取农业领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用到园区管理中来。

就这样王晨旭白天打理园区,晚上就挑灯夜读。由于之前没有接触农业专业知识,2019年,王晨旭第一次考研因为准备时间短,专业课成绩不合格而失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是越挫越勇,2020年,王晨旭再次报考,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通过了青岛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录取考试。2021年9月,王晨旭正式步入校园,开始了他的研究生学习生涯。王晨旭为了兼顾学业和园区,他选择每天走读,奔波在园区和农业大学之间。对于未来规划,王晨旭坦言,他希望学到更多的农业知识,学成之后他还是想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要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同时要建现代化农业大棚,做一些新型特色农产品。现在在导师的指导下,王晨旭开始研究新型无土栽培技术,将来他要将这项技术带到园区,带动更多“新农人”一起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05.html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的相关文章

天津85后整理收纳师:辞职创业赚到可观的收入,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天津85后整理收纳师:辞职创业赚到可观的收入,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在物质丰富的生活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感知和体验,开始越来越追求空间宜居、环境更加和谐有序,由此一个全新的职业──整理师应运而生。2021年,国家人社部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更是增设了“整理收纳师”工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整理师行业。36岁的高婷就是其中一员。今年5月,高婷辞去了知名家居用品公司研发经...

十七岁女孩创业三年  用汉服传承传统文化

十七岁女孩创业三年 用汉服传承传统文化

“汉服于我而言,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因为我开了这个汉服店卖汉服,更多的是我对汉服的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刘童童今年17岁,却是已经创业三年的“小老板”。14岁时,她便成立了一家自制汉服的网店“福禄堂”,17岁的她和汉服事业逐渐走向了成熟,她在安庆市成立了汉服工作室,并在广东省深...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2日清晨,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52岁的韩发图麦刚为5岁的孙子穿好衣服就接到了合作社打来的电话。“这几天我们来不了,天冷了,蚯蚓也都进深土了,主要就是保湿,只要大棚盖好,应该不会有大问题。”韩发图麦对电话那头的人说。这位精神而又能干的妇女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北漂奶奶”,顾名思义,...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01我是17年年初开始创业做电商的,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拿着固定工资,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当时我有好几个同事都在兼职开淘宝店,看他们拿货量很大,听他们在那算利润,听着比我上班赚钱多了,因此萌生了做电商的想法。17年过年后,我就开始准备开网店的事项,因为不知道应该卖什么产品才赚钱,...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乡村振兴也离不开青年。如今,随着广东省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措施的实施,一大批青年大学生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以家乡为“舞台”大展拳脚,唱响一首首壮丽的“青春之歌”。近日,记者就走近了这样两位回乡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作为“85后”“90后”的他们,原本都被家人寄予厚望:毕...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返乡创业故事:“成名须趁早”,60岁的王献志,为实现从家具厂商到家禽养殖户的跨界创业转型,他已在遂宁市安居区大安乡的山里待了7年。在其漫长而波折,充满坎坷的创业路上,他欠债后卖了房也要坚持。为纪念父亲的创业历程,鼓励无数年轻的创业者,老人的儿子将六旬父亲的创业故事拍成了微电影。年逾半百后 仍跨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