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巴奴创始人杜中兵的创业史:21岁就赚取了第一桶金100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3

中国餐饮近5万亿大盘,火锅独占近1/5!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1-9月中旬火锅企业注册量达50762家。纵使万亿火锅早已红海翻腾,这个品类仍是最具希望的超级赛场。一直以来,火锅似乎都是个“好生意”:从供给端来看,火锅餐饮容易标准化、厨房占用面积小、对厨师配置要求低,更容易形成规模;从需求端来看,火锅菜色齐全,口味多元,即使是挑剔的食客,也比较容易满足。

所以大街上的火锅店,如今是越来越多,成为中国餐饮行业中的第一大品类,头部火锅企业,成为千万火锅企业梦寐的头衔。在打成一片血海、生存环境逼仄的火锅市场,一家新的火锅“排队王”正在席卷扩张,这匹黑马叫作巴奴毛肚火锅。

对于巴奴,很多人或许还不熟悉。与海底捞、呷哺呷哺等相比,目前60%以上店面分布在中原地区的巴奴,在一线城市和南方市场或许尚未形成国民级知名度,但在其发迹地河南,当前百度“火锅”风云榜排名第三,仅次于海底捞和小龙坎,2021年融资5亿元,估值约200亿元,全国75家门店,年收入15亿元。

5万亿市场,巴奴火锅究竟赢在何处?

创业故事经历

“巴奴”二字,有其创始人的深意,指在码头靠苦力挣钱的工人。

道光年间,重庆江北码头上节俭的巴奴们,为了果腹,每天去江边找寻富人们宰杀水牛后不要的牛肚等内脏,再用江边石块支起残锅,配上辣椒、花椒等煮食,顿时麻辣翻滚,香气袭人。

这个名字,源于杜中兵的创业观察。

杜中兵是巴奴的创始人,19岁第一次创业,在家乡投资创建了小焦化厂,苦心经营,21岁就赚取了第一桶金100万。

第二次创业,杜中兵选择了餐饮做火锅,加盟了重庆德庄火锅。逐渐深入行业的杜中兵,发现行业内有诸多潜规则,一些黑心操作似乎成了行业共识,火锅底油回锅加工再利用,毛肚、黄喉、鸭肠、鱿鱼这些食材用火碱发制……

杜中兵从中发现了机会,退出了加盟,自创“巴奴”品牌,把食材品质放在第一位,用他自己的话说“产品才是餐饮企业的根,守住产品的根,才能不丢魂。”。

而复盘巴奴的发展历程,也不难发现,在“产品主义”策略实践中,巴奴做对了两件事:第一,严格把控产品品质与菜品创新;第二,打造适合产品优质化的供应链体系。

严格把控产品品质

毛肚是巴奴在竞争激烈火锅市场实现突破的关键性产品。

作为火锅涮品中的最大单品,毛肚早年间在市场上品质良莠不齐,甚至大量毛肚采用火碱发制,不仅口感不佳甚至对人体有害。

巴奴正是认准了这一缺憾,坚决抵制火碱发制的毛肚,用开水发制,煮制、过冷水、再煮制,同时不断寻求科学健康的发制方法。

除了毛肚,火锅底料也废了杜中兵不少心思,杜中兵走访重庆时结实了一位开店多年前辈,所制火锅底料香到一绝,为换来合作,不惜用股份相邀,合作在重庆成立底料加工厂,专门研制不用老油也同样香的底料。

“摒弃老油,一锅一料”,“全面杜绝火碱发制产品”,成为杜中兵创业的两把杀手锏。

安全美味的巴奴,没过多久便打开市场,消费者们口口相传,一年后开始有人找上门来加盟。2009年门店数量达到7家,2012年达到了100家。

巴奴和很多其他火锅店一样,在海底捞名噪一时的时候,曾经模仿过海底捞的服务主义,学了三年,“却连边儿都没沾着”。

但在模仿过程中,巴奴反而从中发现了新的商业思路。

据巴奴的工作人员说,在每天收台时,都能整理出来一大堆茅台瓶子和红酒瓶子。巴奴在对客户调研时发现,顾客看重的是巴奴的毛肚和菌汤,不是服务。

从这些细节中,巴奴逐渐明白了客户想要什么,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差异化定位,那就是做专注于产品主义的高端火锅店。

巴奴100家店里有80家是加盟店,在当时,加盟大多是个收钱的业务,后台供应方除了培训、督导之外,没有其他的约束机制,要保证食材新鲜,很多加盟商做不到。若统一让巴奴配送,加盟商又不愿意让这钱被巴奴赚取。

为了不伤害巴奴品牌,让巴奴走得更远,把巴奴打造成一个更长久、影响更大的品牌,巴奴做了两件重要的事:

一、砍掉加盟店,把战略从做业务转变到做品牌。

二、全面梳理品牌,确定“毛肚”战略,更名为“巴奴毛肚火锅”。

巴奴坚信,“产品主义”一定会超出“服务主义”,提出“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战略口号。

除了对产品品质的严格把控,在菜品的研究上,巴奴也引发了一场“革命”:如今整个火锅行业的不少菜品创新的源头都来自于巴奴,例如绣球菌、井水黄豆芽、鲜鸭血等爆款产品最初均有巴奴研制推出,业内不少品牌争相模仿。

巴奴不断刷新着火锅的产品标准。

极致的供应链体系打造

在供应链的打造方面,巴奴的思路与同业品牌也不尽相同。

多数企业是以市场扩张为主要诉求而进行供应链布局,而巴奴的供应链打造则是以提供优质产品为中心进行构建。

从2012年起,杜中兵在郑州和无锡连续开了两家中央厨房,还在重庆建了一家中央底料工厂。2018年又斥资1.5亿在郑州新建一所中央厨房,建筑面积23625平方米,相当于3个足球场那么大,叫中心仓。可满足近百家直营门店同时供应,年产能达20000多吨。

与此同时,巴奴再次向行业发起挑战,提出打造餐饮第三代供应链的理念。

在餐饮行业,第一代供应链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采用“添加剂+冷冻”的工业化方式来进行标准化,这些西式快餐,全国开了几千家店,追求的是保质期尽量长,食材用冷冻的方式保存。

第二代供应链以部分中餐快餐连锁企业为代表,采用“料包化+去厨师化”的方式实现标准化,半成品发货,送到门店加热。供应稳定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巴奴提出的第三代供应链理念则不是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而是从极致美味思考。因此采用央厨定制化生产,让所有新鲜的,保质期不长的食材,也能新鲜上桌,为餐饮公司提供更好的原材料支撑。

第三代供应链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在升维,使企业能够持续创造价值。

“如今我们正在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对降价、广告的依赖度会降低,而对产品使用后的真实体验和感受的依赖度会提高。

在这个消费逻辑下,围绕产品使用体验、需求满足度的营销模式将会更加稳固。这就需要把整个产业链给打通盘活,为顾客提供更具品质的产品。

以火锅界上常见的虾滑为例:火锅市场大多数用的虾滑都是工厂加工的,但因为巴奴很多产品都是要求当天配送到店,当天消耗,厂家很难做到保质期在一天内且当天配送。

在这种情况下,巴奴通过自建供应链相对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代供应链体系的核心在于“能冷鲜不冷冻、能天然不添加、能当天不隔夜”,保持不同火锅食材的新鲜与品质,通过数据化控制系统的搭建,实现精准调配与送达,在巴奴供应链体系下,每日食材均全程冷链配送。

蔡澜说:“讲究的吃喝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 走远去吃一顿满意的美食,也不就近吃得马虎。”

而把讲究干到极致,与其说是一种商业理念,不如说是满足了顾客对美好的向往,是一种向上生长的态度。通过极致化产品实现用户认可与口碑传播,巴奴实现了高端火锅品牌的占位定位,俘获了一群用户的心。

时代永远奖励长期、专业的人

有着向上生长态度的巴奴,在产品主义和火锅高端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不断在拓展火锅行业的产品高度与运营深度。

创始人杜中兵曾说“巴奴一直比较注重产品,所以成本很高,发展速度自然也就慢,客单价目前达到了180元,这看起来并不是优势。”

但无论如何,在消费升级与高端餐饮迅速扩容的今天,巴奴都凭借着产品主义在精英火锅的路上越走越远,成功踏上高端火锅的高速增长赛道。

放眼全球那些耳熟能详的世界级企业,无一例外都有着杀手级产品,也正是对产品主义的坚持,让无数企业“从优秀到卓越”。

在营销过度饱和的当下,凭借产品主义突围的巴奴,给餐饮企业提供了价值参考,时代永远会奖励那些坚守长期主义、产品主义和专业主义的人。

如果没有海底捞的“服务主义”,就不会有巴奴的“产品主义”;如果没有巴奴一系列的猛攻围剿,海底捞也不会提升优化自己的产品布局。

步入中年期的海底捞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保持“老当益壮”,新秀巴奴在于如何找准自己的市场节奏,实现多方面盈利,赢在毛肚,却又不止于毛肚。

不过,巴奴的崛起再度证明,餐饮赛道的细分化竞争时代到来。预测未来,若按照地域口味偏好分,又会分为日本锄烧火锅、朝鲜酸菜白膘肉火锅、韩国石头火锅、印尼咖喱火锅、印度特色火锅....等等。

行业竞争优胜劣汰的性质会促进各品类火锅飞速的成长,细分化赛道则会孕育出更多具有潜力的新秀。

对于老玩家而言,承受新挑战的猛攻和紧跟市场需求是长青的手段之一,保持对市场敬畏的态度。对新玩家而言,要想跻身早已饱和的行业赛道,务必要有自己的优势所在,而非盲目模仿,最后落得“四不像”的地步。

“争”,不是为了竞争而竞争,是为了发展而竞争。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72.html

“巴奴创始人杜中兵的创业史:21岁就赚取了第一桶金100万” 的相关文章

河南监管局: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河南监管局: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农民工创业人群不断增加,对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面貌、助力脱贫攻坚、发展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监管局调研发现,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遇到择业创业缺少引导、融资困难、政策红利享受不够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问题(一)择业创业选择缺少引导。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表示,虽有外出...

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仅一位女性,女性创业真的不如男性吗?

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仅一位女性,女性创业真的不如男性吗?

创业一词,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都经常听到,毕竟,时下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加上创业的门槛变低,所以大家对于创业也并不陌生。创业起步虽然简单,但想要靠白手起家达到富豪的地步,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距离。10月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9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在54位80后成功创业者当中,只有一...

女性和男性在创业上的差异和各自优势有哪些?

女性和男性在创业上的差异和各自优势有哪些?

虽说在商界里企业家都是以男性居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性别歧视的现象越来越少,男性女性更加的平等,拥有同样的权力。就创业来说,现在创业不分男女老少,而且女性创业的比例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女强人出现在我们视线里,像董明珠、陈丽华这样知名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女性创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的是分担家庭压力,有的...

24岁从伦敦一学校毕业,她回乡养起鹦鹉

24岁从伦敦一学校毕业,她回乡养起鹦鹉

创业故事,15岁去英国留学、24岁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校园毕业,缙云90后朱姜蓓毕业后没有留在城市的高楼大厦,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养鹦鹉。经过7年多的摸索实践,她创办的“千鹦鸟舍”,从当初只有一个人变成了几十名员工的团队,她致力打造的首个以鹦鹉为主题的大型花鸟乐园也正式进入了营业倒计时阶段。一、留...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今年35岁的王旭潭在上海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他有两个家,一个是在娄底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的老家,另一个是在城里的小家。小时候,他的父母经营一家养猪场,后来养猪场被逐渐荒废。2021年初,王旭潭回到老家,看着只剩下“空壳”的养猪场,开始与家人谋划进行改造。一次在上海看展时,王旭潭突发奇想:干脆利用大空间...

返乡创业惠乡亲 种桑养蚕织锦绣

返乡创业惠乡亲 种桑养蚕织锦绣

春雨淅沥,今年的第一批蚕宝宝已经接近“四龄”,即将结茧。覃燕华看着漫山绿油油的桑园,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2017年返乡创业以来,她品尝到了种桑养蚕、致富带富的甜蜜滋味。潜心钻研苦练技术成为养蚕能手邕宁区那楼镇是传统的养蚕大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镇农村几乎家家养蚕。后因市场凋落,养蚕的人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