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姑娘为父亲回乡创业,种植特色蔬菜品种,每亩能收入2万元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40

创业故事:在湖南常德有个90后姑娘,叫罗琴。大学毕业后立志成为媒体达人,因此毕业后就在北京工作,一步步朝着梦想努力!在2014年,父亲突然病重终止了她追求梦想的脚步,只好回到老家接手父亲的香菇事业。然而,接手还不到一年,香菇的市场价格骤降,她家和附近村民的香菇都遭遇滞销。24岁的罗琴一年损失了60万元。在这之后,罗琴果断做出改变,种植特色蔬菜,每亩收入达2万元。不仅将自己家收入提高了2倍,还带领几十名农户增收致富。

一、她一个小姑娘是如何做到的呢?

1990年,罗琴出生在湖南常德安乡县的一座村庄。打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传媒人。从四川传媒学院毕业后,罗琴来到北京的一家传媒公司工作。然而2014年5月的一天夜里母亲的一通电话,改变了罗琴的人生轨迹。父亲多年的风湿越来越严重,都影响正常行走了。眼看着多年打拼的蔬菜事业无人管理,父亲心急如焚。

从小就孝顺的罗琴,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梦想,回去接手家里事业,并帮助母亲一起照顾父亲。回家之后,罗琴从基地入手,开始学习种植香菇。

在当地有几十户村民和父亲一起种香菇维持生计。还没有等周琴熟悉香菇种植与销售,她就要面对行业波动。2015年5月,香菇价格开始暴跌,从最初的两块多跌到后来的一块五,再然后客户都不敢收了。大量的香菇积压在大棚里。这一年光罗琴一家就亏损了近60万元。

随着这些年香菇面积的增大,市场饱和,村民看不到种植的希望,纷纷都想放弃种植。

罗琴家对种植香菇也是谈虎色变,觉得第二年应该好好规划了!

在北京做过媒体工作的罗琴善于搜集行业信息,挖掘行业商机。开始在市面上寻找蔬菜替代品,这时候罗琴瞄准了一种特色蔬菜,那就是南瓜茎叶!这个品种和其他叶类蔬菜一样营养丰富,而且口感爽口!在当地菜市场就有售卖,但都是南瓜种植户附带着卖一点,没有形成规模!

罗琴想,南瓜茎叶是一个潜力品种,值得尝试,形成规模!为了突出来,罗琴开始各地寻找优秀的南瓜茎叶品种,通过半月的寻觅,终于发现一款专门吃南瓜茎叶的品种——绿健。

二、专门吃南瓜茎叶的品种——绿健

种植业创业故事:据了解,绿健相比普通南瓜茎叶,质地柔软,清爽,无涩味。而且侧蔓多、粗壮均匀,亩产茎叶可达5000公斤。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经济作物了!

父亲多年种植蔬菜,有大把的人脉资源,在父亲的帮助下,罗琴和部分商户谈拢了包销事宜,果断种植南瓜茎叶!

这一年罗琴种植了150亩南瓜茎叶,由于育苗早,在5月份就有茎叶采收,此时市场上少见,每斤能卖到5元钱,在父亲朋友的协助下,不到一个月,罗琴就卖出了150万元的南瓜茎叶。

南瓜茎叶在瓜苗的侧蔓有7~8叶时即可开始采收,无论是子蔓还是孙蔓,见蔓留2叶剪茎采收,之后其会继续产生新蔓。每采收1次,追肥1次,喷叶面肥1次。采收期非常长。

这一年罗琴通过大胆种植南瓜茎叶,挣得盆满钵满,平均每亩收入3万元,年收入达450万,比之前种植香菇强多了。

罗琴致富的故事在这年传开了,这个小姑娘很快就成了当地的名人。虽然香菇行情回暖,但种植香菇利润也不大了,很多种植户都想跟着罗琴种植南瓜茎叶。

在父亲的怂恿下,罗琴答应了大家,同意带领大家转型,与大家一起成立合作社,共同致富。

南瓜茎叶种植面积的扩大,本地市场已经不能完全消化,罗琴决心向外扩张市场,辗转武汉、北京联系销路,对接超市。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合作社一起种植了近2000亩南瓜茎叶,技术问题由当地村民自己把关,罗琴则利用自己媒体达人的优势,专攻销路。在罗琴的引领下,当地南瓜茎叶在市场中属于独一档,每斤比别人的就是要贵2毛钱。通过互联网推广和品牌营销,罗琴的南瓜茎叶销路稳定,平均每亩维持在20000收入。她们的合作社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几十名村民跟着罗琴种植南瓜茎叶增收致富!

6年时间过去了,靠着带领村民种植南瓜茎叶“绿健”,这位90后姑娘已经成长为一个产业带头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93.html

“90后姑娘为父亲回乡创业,种植特色蔬菜品种,每亩能收入2万元” 的相关文章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三次创业的经历也都是围绕着“土疙瘩”,青年,正是蓬勃向上的年纪,正是创新创业的年纪,他用满腔的热情,报效时代和祖国,把青春和梦想写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忻州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元。初尝创业艰辛 千锤百炼学校毕业后,张...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依稀还记得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创业不一定要有本钱,但一定要会思考。”听到这句话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就问:“创业难道不需要本钱吗?”。他说:“听我讲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1982年的她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遮风挡雨的房子是很厚的那种土墙房盖的稻草,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最怕的就是刮大风,...

高山马樱绽芳华——残疾人张刘梅的创业故事

高山马樱绽芳华——残疾人张刘梅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大姚县三台乡过拉集镇,一处装修精致、布置典雅的民宿酒店中,一位衣着朴素的彝家妇女正在院内修剪花枝,她是这家酒店的经营者——肢体二级残疾的张刘梅,她因自强不息而在大姚县声名远播,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高山上的“马樱花”。遭遇打击 自强不息向阳生张刘梅现年47岁,是土生土长三台乡人,2000...

大学生入乡返乡创业“成绩单”亮眼

大学生入乡返乡创业“成绩单”亮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到成为非遗传承人、发展农村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通过入乡、返乡创业,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乡村振兴,有你有我。”冬至将至,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石庙村家庭农场主陈正东在快手上发了一条短视频,分享他今天的养殖心得,做好300多只羊的越冬准备,希望与广大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多交流。陈正东今年45岁,参加过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位新农人,随手拍短视频记录羊群等乡村场景,一展歌喉,已成为他的...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01我是17年年初开始创业做电商的,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拿着固定工资,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当时我有好几个同事都在兼职开淘宝店,看他们拿货量很大,听他们在那算利润,听着比我上班赚钱多了,因此萌生了做电商的想法。17年过年后,我就开始准备开网店的事项,因为不知道应该卖什么产品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