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9

五年前,年近6旬的周小姣、罗秋兰和谭八香决定做一件“大事”——承包村里的65亩荒地种枣树。

但她们不得不面对许多质疑。周小姣的丈夫对她说,这件事又耗时又费力,还不一定赚得到钱,何苦呢?

邻里也同样不看好。“他们认为我们这个年纪应该去享受天伦之乐。”57岁的周小姣说,“我只是想证明,即使在我们这个年龄,人生已经步入晚年,只要肯努力工作,也一样可以有所成就。”

1987年,周小姣、罗秋兰和谭八香先后嫁到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洞头村,随后成为好友。三人一起干农活,有时还同住同吃。

她们的孩子也年纪相仿,谁家里有什么难解决的事也会一起商量,彼此之间出谋划策。在周小姣的眼中,罗秋兰性格直爽,谭八香含蓄内敛。

2017年,在浙江做了18年鞋的周小姣回到家乡,见村里开垦的荒地没有人种,觉得非常可惜。

周小姣重新联系了两位好友罗秋兰和谭八香,她们都愿意尝试开拓新事业。于是她们从各自积蓄中凑出20万元,承包了村里的65亩荒地,种起了枣树。

“我们是流转来的土地,多年前红枣是当地特产,我们和地方政府都想让它再次成为本地知名品牌。”周小姣说。

虽然她们以前积累了很多农业生产经验,但在种植枣树方面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劳动力、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问题是最大的。

创业第一年,由于缺少资金购买机器,她们只能自己徒手种树苗,而光这些树苗就花光了几乎所有的钱。

第二年,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枣子产量很低,“种植枣树的土壤需要更多的锌。”

为了弥补损失,后来她们购买了4000只土鸡苗,把鸡粪用作养护枣树的肥料。但她们再次遭遇挫折:数百只鸡苗在运输途中死亡,更多的死于炎热的天气。

“我很自责,因为是我建议买鸡苗的。”周小姣说。但她的另外两位合伙人没有埋怨,甚至安慰她“第一次犯错是正常的”。

到了2020年,也就是她们共同创业的第三年,一切似乎进展顺利,树上结满了甜美的果实。但当年九月初,大雨突然而至,果子还来不及采摘,就遭到暴雨的侵袭,许多果树被毁。他们在网上发布了这一情况,并收到了其他人的建议。

“我们在县里注册成立了李大妈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我们就可以申请政府资助并接受投资者。”周小姣说。

三人一致认为,无论面临多大的挑战,她们都不埋怨,而是要互相照顾。

去年是他们种枣树的第四年,周小姣的儿媳即将生产,需要她去广东帮忙照顾。罗秋兰和谭八香都说:“你放心去吧,枣园里有我们呢。”

去年秋天,枣子大丰收,销售又成了问题。由于不熟悉电商平台,三人只能把枣子运到当地市场卖。

“今年我们决定注册自己的品牌,打出名气,”周小姣说。由于他们的枣园位于远离城市的深山中,新冠疫情对他们的影响较小,天气的影响更大。

“枣树的生长严重依赖天气,经不起大雨或干旱,”周小姣说,“品相好的枣子可以卖到20到30元每斤,品相差的每斤只能卖5、6元。”

经过近5年的努力,这三位合伙人仍然没有盈利。周小姣说:“创业不容易,农业领域的创业更难。”

“如果在城里或县城找份工作,我可以轻松挣到3000到4000元,但那样就没有那么多挑战和乐趣了。”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让周小姣和她的朋友们坚持了下来。

“我们的枣子是纯有机的,今年将在9月左右上市。”周小姣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70.html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的相关文章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创业故事,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青年成长成才,特别是关心青年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他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互联网创业难不难?现在还能赚钱吗

互联网创业难不难?现在还能赚钱吗

今天小编想跟大家说一下针对目前互联网创业形式,为想加入互联网创业的朋友分享一下个人的见解,同时也希望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帮助,毕竟随着社会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加入互联网,那么现在做互联网难不难?赚不赚钱呢?互联网创业的概念是什么?互联网创业就是指自己通过互联网进行创业盈利,互联网创业是一个笼统的概...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走在青岛胶州市洋河镇曲家炉村的一条乡间路上,道路两侧的樱桃树枝干粗壮,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尽头。“路南600米,路北500米,整片园区占地1000亩。”10月18日,在曲家炉村的樱桃种植基地,王蒙向记者介绍他的这片樱桃园,“园区采用矮化密植、机械化的种植技术,种植密度高达每亩164棵,提高产量的同时...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如今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主,北京密云区河南寨镇两河村人孔博,仍觉得自己是踏入电商领域创业的学生。十年前,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孔博放弃都市白领工作,返乡卖菜,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孔博觉得自己是“孔二愣子”,坚持用电商方式把密云特色农产品卖向城市,曾经只有2...

荣昌帮带致富 帮“穷亲戚”建养兔场年入上万元

荣昌帮带致富 帮“穷亲戚”建养兔场年入上万元

39岁的张德平今天起得特别早,因为她家兔场的“大灰”昨晚产仔了。这是今年6月她开办养兔场以来迎接的第4窝小兔子。掰开手指算算,再过两个月,这些兔子将给她带来近万元的收入。这不但能为家里还上一些欠债,还能为两个癫痫儿子挣上一笔医药费,张德平满心欢喜。她特地给自己的“亲戚”何平打了个电话:“何主任,我学...

永泰养兔达人创业路越走越稳 规模不大办法不少

永泰养兔达人创业路越走越稳 规模不大办法不少

这几天,谢用福一直忙着回购足日出栏的宠物兔。去年底,他在永泰县赤锡乡推广宠物兔养殖技术,让参与养殖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今年2月28日,谢用福开在福州湾边花鸟市场的宠物兔店正式营业,预计可月售宠物兔3000只~5000只。谢用福是谁?他是永泰远近闻名的养兔达人,还是石竹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永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