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2023-01-18创业故事76

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牙齿多半已经脱落,因为手术舌头切除两厘米而发音含混;上身的花格子衬衣被洗得发白,脚上的圆头布鞋沾满泥土,像是从泥泞田地归来的老农。

眼前75岁的四川退役军人张仲安,让记者深感意外:就是他,为救4名儿童奋不顾身勇拦惊马;就是他,4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累计深度昏迷9个月,被医学专家判为“死刑”却又起死回生;还是他,拥有9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帮助10余万人脱贫致富,被誉为“无盐酱油之父”。

军营历险

这段历程比较传奇——

1969年冬天,四川省青神县张家坝村青年张仲安穿上军装,来到内蒙古一座军营。有些战友很难适应恶劣的环境,然而两岁时母亲饿死、13岁就开始独立生活的张仲安却轻松自如。杂草一般坚韧的生命,使他数次与死神博弈,又起死回生。

山西阳河坡,张仲安跟随所在部队驻扎在此。驻地河枯井干,每日饮用水都要靠一驾马车去十几里外的山沟里拉回。这一天,两匹骠壮的高头大马突然惊了,拖着满载水桶的马车嘶叫着从山坡上直冲而下。菜地边公路上,4个孩子正在游戏。“如果不及时拦住惊马,孩子将被砸成肉饼。”一旁劳动的人们大声呼喊:“快救人啊!”正在菜地里浇水的张仲安,丢下水瓢朝公路奔去。惊马拖着水车,扬起的马蹄即将把孩子踏入脚下之际,张仲安奋力一跃,推开两个,又顺手挟走两个。短短几秒钟,孩子全部脱离危险,张仲安却被飞速前冲的载重马车撞倒在10余米外的乱石堆里,昏死过去。

从山西大同送到张家口,从张家口送进北京,最后住进解放军总医院。张仲安这次历险,给他造成了严重的脑神经瘫痪症,整整昏迷5个半月。谁也没有想到,刚刚唤起生的希望,医生很快发现他身患淋巴癌。专家经过会诊,确认只有手术治疗尚有一线生机。

此次淋巴癌手术,医生切除张仲安颈部淋巴、双腋淋巴及转移瘤块5处,舌头割掉2厘米,结肠割掉10厘米,全身缝了88针。

触底反弹

1980年,重型脑外伤的一等伤残军人张仲安带着两枚三等功奖章,退役返乡。按照政策规定,张仲安被安置在条件优越的原成都军区新繁疗养院,颐养天年。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服从组织安排,而是请求回到家乡青神县。他说:“休养院的生活太安逸,我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为社会做点贡献,为政府减轻负担。”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思索着如何利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人生的价值和辉煌。张仲安把病房当成书房,夜以继日地攻读养殖学。

经过一年多努力,他试验了十几种孵化法,效果均不理想。张仲安在自己床边墙上戳了个洞,参照国内外孵化技术,设计出一台圆筒型“孵禽薄水温箱”,躺在床上昼夜观察试验,力图在圆筒内壁与空心之间寻求一种保温良好的物质材料,保持水温孵化。他试用锯木粉、珍珠岩粉、石棉纤维、棉花等几十种材料保温,都失败了,不是温度透不进箱内,就是温度突然升高烧熟了鸡蛋。

张仲安折腾两年,反复试验几十次,负债2.6万多元。他1米67的身高,体重只剩67斤,依旧没有成功。他继续研究,用黄谷做薄水温箱介质,终于成功试验出国内外一流、省力低成本高出雏率的“孵禽薄水温箱”,不用煤电燃料热源,只需每天往水箱灌进适量开水调温保温即可孵禽,成本一下子从每蛋1角降到每蛋几厘。

返乡第10年,张仲安的养殖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在省科委专利技术实施经验交流会上,他的演讲引起与会专家和全国同行的极大兴趣。不久,“孵禽薄水温箱”和“冬季孵蜂温箱”获得国家专利。为了帮助更多人致富,张仲安创办青神县养殖技术研究所并担任所长,3.2万余名学徒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张仲安精心指导培训下,他们成为农村发家致富带头人。张仲安也成为冉冉升起的发明创造明星。

然而,又一场灾难悄然逼近。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余波将张仲安的厂房全部摧毁,所有机器设备被掩埋在废墟之下,他又回到零点。面对银行1500万元的催贷,大家建议宣布破产,逃避追债。张仲安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不能把压力扔给地方政府。我要承担全部责任,重整旗鼓再出发!”

张仲安没有食言。他咬紧牙关,在最困难的时候,一根黄瓜分三顿吃,没了细粮只喝青菜粥。4年时间,他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还清了所有贷款。

大国工匠

“春制曲,夏晒酱,秋抽油”“小缸发酵,人工翻焙”“古法工艺,竹簸箕制曲”……张仲安一边念叨着,一边带记者走进晾晒场。他捧起金黄色的大豆说:“要生产出优质的酱油,精湛的酿造技艺重要,原料的选择更重要。目前酱油生产企业选择的原料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脱脂大豆;另一种是全黄豆、麦仁。前者成本低廉;后者营养结构完整,传承了我国古法酿造传统工艺,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从而制作出具有安全、绿色、健康品质的产品。”他从一粒粒黄豆的挑选开始,紧盯生产流程,确保流出的每一滴酱油品质可靠。

“做良心产品、做不添加化学元素的原生态产品。”在质检车间,张仲安分析着一组组不断变化的数据,眼睛里闪着坚定的光。“全球百年减盐革命失败”“无盐酱油仍是世界难题”,这些现状唤起张仲安对无盐酱油研发生产的强烈愿望,他房间的灯光熄灭得更晚了。在北京、江苏、辽宁、山东、上海等地,他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酿造科技;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他孜孜求索世界领先工艺……

1993年,“翠微牌”原汁酱油横空出世。这种无盐发酵产品由工人手工打造,每一滴都融入了张仲安的心血,很快获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展销会金奖。张仲安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他发明的中国微生物发酵无盐酱油填补了世界空白,他也因此被誉为“无盐酱油之父”。

翠微是座山,但不是顶峰。张仲安带着他的事业和专利技术,在新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70.html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的相关文章

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创业就像人生提早上高速

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创业就像人生提早上高速

就业难,当年一度校园热议的创业潮流,又重新在高校涌动。近日,羊城晚报、团省委、省学联等单位联合举办“激情创业,理性闯关”广东大学生创业论坛,多位昔年从校园走上创业之路的成功人士现身,向学子们讲述了自己的创业体验。贷款上大学,毕业赚四十万人物:广州新速度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山感言:只有勤奋,才能收获...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顶着烈日,在池塘边走上好几个小时,测水质、投饲料、查食台、看虾情,这是钟国防的养虾生活写照。当记者把媒体浓墨重彩描述他艰辛创业经历的网页点击给他看时,他觉得很忐忑,“哎呀,养虾就是这样的,实在说不上什么特别。”今年是这位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养虾的第三个年头,他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殖生活已经习以为常。...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水花,时代的浪花《山海情》里有个让人感动的女性角色——水花。她的一滴泪,就烫伤了很多人的心。水花的爸爸因为一口窖、一头驴、两只羊将她嫁给了邻村的陌生男子。水花有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她为此逃婚,但不忍父亲被欺负又回来了。婚姻和美了几年,丈夫又意外残疾,水花拖着年幼的女儿和残疾的丈夫,佝偻着身子走了七天七...

湖北农民回乡创业,成功把猕猴桃变成黄金果

湖北农民回乡创业,成功把猕猴桃变成黄金果

黄祖伍是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外地打工多年,想发家致富,更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2012年时,他在四川省兴安县看到大规模种植的猕猴桃,当时就有了回家乡创业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想法。于是,他就在网上查阅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行情、市场价格。通过初步分析,他觉得在竹山县发展猕猴桃是可行的。201...

一位90后女生的“逆袭”创业路

一位90后女生的“逆袭”创业路

在湖南省科技厅的18楼,李旭寅和团队正在为一家招标的企业准备资料。她创建的湖南鸿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如今拥有员工30多人,而6年前,包括她自己在内只有2个人。从一腔热血创业到如今距离梦想越来越近,李旭寅告诉所有创业者,在创业路上的所有辛酸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2012年,李旭寅考入湖南交通...

女设计师回乡创业:带着村里240名绣娘做手工,一年卖出700万元

女设计师回乡创业:带着村里240名绣娘做手工,一年卖出700万元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馨婷广西龙胜县,青绿色的梯田层层叠叠。梯田深处的一栋小厂房里,几张工作台一字排开,台面上摆放着颜色各异的针线与布料,台边的绣娘飞针走线,忙个不停。在绣娘们的手边,是一个个设计别致、做工精细的国风手工艺品。完工后,这些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这里是手工艺品牌“芽小七”旗下绣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