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内蒙古商都县:返乡创业姐妹花 乡村振兴写芳华

2023-01-18创业故事71

在众多的创业大学生中,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西井子镇灰菜沟村的师乐、师璐,这对姐妹花便是其中的一对。她们俩一个出生于1995年,一个出生于1997年。这对九零后的大学生姐妹,硬是凭着一腔热情和一股不输男人的劲头,扎根农村,创出一片业绩。不仅把自己的家庭牧场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带领着村民们一起增收。

师乐(左)、师璐(右)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师乐的父亲前几年为供养两个女儿上学,在自家七十多亩地的基础上,又承包了一百多亩。然而由于知识、人力等种种因素,几年下来不但没有创收,反而欠下一百多万的外债。

2017年,师乐从包头钢铁职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包头一家绿化公司做会计。年底回家探亲时得知父亲查出了直肠癌,并且因为包地欠下一百多万的外债。于是师乐决定回乡,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创业。父母供养她们读书,就是为了让她们离开贫困的家乡。听到她回乡务农,父母自然不同意。师乐不顾父母的阻拦,也不顾村民们的各种说辞,接过了父亲的摊子。2018年师乐承包了200亩土地,养了70多个羊,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

2019年,师乐扩大种养殖规模时,妹妹师璐大学毕业后回来帮她。2020、2021两年间,姐妹俩把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效益明显,父亲的一百多万外债已经打得就剩零头了。回想当年,师乐丝毫没有后悔的样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回农村创业,尤其是女孩子,困难可想而知。2018年,回乡创业的第一年,由于缺少种养殖经验,师乐基本上是交了学费。春种夏锄秋收,扛锄头拿牧鞭操镰刀,当司机干兽医,脸黑皮糙手起茧子,但这一切都变成了经验装在心中。为尽快提升自己,师乐白天在田间地头实践中学习,夜晚则在灯光下从书本中学习,空余时间则在网络上学习。一年下来,她渐渐地从种养殖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这一年,也是师乐的父亲治疗癌症的关键时期,师乐的男朋友在关键时候给了她巨大支持。男朋友家拿出十五万,帮她垫支了医疗费。这一年秋天,男朋友也放弃了在包头月薪六七千元的工作,回来和她一起创业。男朋友回来帮扶,坚定了师乐创业的信心。

2019年,师乐用父亲医疗费报销的十五万元,又东挪西借了一些,经村委会协调流转,师乐承包的土地扩大到了500多亩,种植了葵花、小麦和青玉米等。

这一年夏天,妹妹师璐从鄂尔多斯民族幼儿教育学院毕业,也带着男友一块儿回来帮助她。一年的辛勤劳动,汗水终于化成了收获,虽然纯收入只有十几万,但这让姐妹俩看见了希望,证实了这条创业路是对的。

2020年新年伊始,中国农业农行商都县支行通过“惠农e贷”,向她们提供了49万元的信贷资金。这一年,她们种植的土地扩大到一千多亩,羊也增加到了三百多只,在还清贷款的基础上,当年实现利润40多万元。2021年,姐妹俩的种养殖规模再次扩大,土地到了两千多亩,羊五百多只,收益显著增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如今,师乐师璐的农场蒸蒸日上,姐妹俩成了县市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典型人物,姐姐师乐入了党,获得了乌兰察布市2021年度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妹妹师璐成了县政协委员。

能有现在的成果,姐妹俩感恩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扶。父亲做手术后,村干部与扶贫干部忙前忙后帮着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医药费,经常帮她们为农场的发展出谋划策;中国农业银行商都县支行每年主动给她们发放助农贷款,县乡两级科技人员经常来指导,还免费提供一些种子、种羊。

创业打拼的这几年,姐妹俩在乡邻间不断传播学到的科技知识,努力让乡亲们跟上科技的步伐,家庭农场为30多位村民提供了增收机会。2021年,光是支付村民们的用工费用就有二十多万元。她们还用农场的优良种公羊免费为村民们的羊配种,低价用自己的农机具为村民们耕种耙耱,拉运打碾。

进入师乐师璐姐妹俩的农场,最惹眼的就是高高飘扬的一面五星红旗。师乐说,有了这面红旗,感觉心里特别亮堂。这面红旗,飘扬的是姐妹俩感恩的心。(王俊霞 赵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80.html

“内蒙古商都县:返乡创业姐妹花 乡村振兴写芳华” 的相关文章

涂宇果:创业需要勇当先行者

涂宇果:创业需要勇当先行者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涂宇果,那可能是“折腾”。对于爱折腾的涂宇果来说,创业要趁早。大学时,涂宇果就和华西医院创立“小心肝”慢性病管理品牌,因此获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创新创业一等奖。但获奖后,该项目却因各方对品牌发展理念未能达成一致而解散。项目虽未成功,但却让涂宇果认识到,选择一个好项目比怎么做更重...

东北“铁娘子”逐梦“京南明珠”:二次创业再升级

东北“铁娘子”逐梦“京南明珠”:二次创业再升级

7日,“十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一大早,位于“京南明珠”河北省固安县的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内已是熙熙攘攘。“恰逢小长假,又是换季卖货高峰期,有新顾客刚下的订单,也有老顾客要发走的货,这一早我一会儿都没闲着。”商贸城内,欧格经典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丽娟在店里一边理货一边说。图为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裴颢,桐乡市工商联副主席,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博士及博士后均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潜心科研 矢志报国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莎莎姐,来一束‘清风明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与教师节,坐落在浙江财经大学生活区桃李苑的“方得日常花艺”共卖出了300多束节日限定花束,200多份伴手花礼,日均营业额超4万。这家花店的店主是叶莎莎——浙江财经大学摄影系一名大三的学生,而“清风明月”“光辉岁月”“书香满门”都是她为节日推出的新品。...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通过一个个初创者的故事,看这座青春之岛如何培育和孵化这些新生力量,观这座城市能否给这些创业者提供一个留下来扎根的理由。我们走进青岛拓界建筑设计...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