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4

千余亩的蔬菜园区,什么时候最适宜播下种苗?大棚何时需要浇水、施肥和除草……这在以前,菜农都是按照经验、跟着感觉走。但在如今的寿光,菜农依靠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即可进行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操控。

近年来,寿光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智慧化”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农业赋予新动能。同时,寿光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提升蔬菜产业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水平,蔬菜大棚变身成为“绿色车间”,蔬菜园区变身成为“绿色工厂”。

一套标准

让蔬菜种植更高效

近日,记者来到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跟随工作人员走进A1号冬暖式大棚。“这个大棚长235米,宽15米,最高点6米,种植面积约4.7亩。”园区工作人员梁晓燕介绍,大棚里采用基质栽培,原料为大豆和草炭,种植作物为樱桃番茄,每亩定植数量2000株,病虫害防治采用的是“生物+物理”的防治方法。

“在种植技术方面,我们根据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制定的《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番茄》行业标准技术指标要求,结合我们园区种植经验,制定了园区自己的企业标准,生产过程共81道工序。”梁晓燕一边指着身旁的模式图,一边介绍,这是总结的标准应用模式图,这个棚是去年10月定植的,预计到今年6月拔园。

据介绍,在定植之前,园区工作人员会对产地环境(土壤和水)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从定植开始,包括底肥的使用、温湿度的管控、病虫害防治以及秸秆废弃物的利用等,他们也进行标准化操作。以病虫害防治为例:物理措施上,他们在上下风口安装了防虫网;生物措施上,利用天敌昆虫丽蚜小蜂捕捉白粉虱等;采用熊蜂授粉技术,提高产品口感。同时,结合这套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园区技术人员在日常巡棚检查时,会将生产过程中的这些重要环节以图文形式上传到云追溯系统,形成二维码,采购商以及消费者在采购产品时,扫码后,就能了解产品的产地及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全程可追溯,实现了生产端和销售端的无缝衔接。

一个平台

让蔬菜生产更智慧

“原来菜农种蔬菜,都是一户一棚,单枪匹马,从种苗、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亲自参与,而如今智能化管控让菜农实现了从‘会种菜’到‘慧种菜’的升级。”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负责人郑见旭介绍,该园区占地面积1500亩,共建设高标准冬暖式大棚160个,园区采用“投资商+运营商+家庭农场”的运营模式,按照“种植标准化、监管智慧化、管理组织化、营销品牌化、服务融合化”的运营理念,全程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被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认定为“2号试验示范基地”。

“这边最上方绿色飞碟状的是植保机,它的作用是产生臭氧进行杀菌消毒,同时也会释放蓝光、黄光诱捕虫子;蓝色一排排的是补光灯,主要是在连阴天、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补光;黑色管带是智能喷淋系统,主要是在炎热的夏季喷水降温和喷施部分叶面肥;还有自动放风机、自动卷帘机、水肥一体机、二氧化碳发生器等。我们为了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运用物联网技术,将这些设备统一接入智慧管控系统,实现远程控制。”梁晓燕开启补光灯等设备进行演示,她介绍,正因为有了这些设备,一个技术人员可以管理7个棚,一个棚里配2个工人,进行日常的整枝、打叶、采摘等就可以了。

“在智慧管控方面,园区大棚内配备了8种智能化设备。”梁晓燕介绍,大棚内设置了环境数据传感器,传感器在定植之前就已经均匀分布到大棚中,这些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会通过大屏幕显示,同时上传到寿光市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采集,园区技术人员会结合这些数据,再结合标准化管理流程,对棚内的作物做更精准、更科学的管理。“这套系统的运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让蔬菜生产更精准、更科学,实现了园区管理的智能化、标准化、数据化的协同发展。”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小菲 通讯员 刘树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79.html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的相关文章

“九五后”大学生养蜜蜂酿造甜蜜事业

“九五后”大学生养蜜蜂酿造甜蜜事业

春节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工人们正为了生产礼盒装蜂蜜年货而忙个不停,而与他们达成深度合作、带动当地蜂产业发展的项目公司创始人,正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南京“95后”大学生林彤。2016年大学毕业后,林彤来到南京团市委实习,接触了许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了解到南京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政策,一颗...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创业一年后,邓明星“三兄弟”的榴莲店月销额近100万元,这个成绩超乎了他们此前的预期。邓明星创业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中部的一个县——长沙县。以往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形态,已经在包括长沙县在内的县城蓬勃发展,不仅助力县城居民实现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让长沙县在新业态的发展中跑在了前列。去...

姚彩虹:创业路上,3D打印科技创新彰显“她力量”

姚彩虹:创业路上,3D打印科技创新彰显“她力量”

创业故事:“女孩也要自立、自强,纵然也跌落尘埃,也能倔强地开出一朵花来,抖落满身的灰尘,与不好的告别,向美好的行进。”这是光韵达联合创始人姚彩虹女士一直坚守的信念,也是父母一直都教育他们四姐妹的话。作为2022年3D打印女性创业故事征文活动中的参与者,资源库很高兴看到有姚总这样实力派的企业家参与进来...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二次创业,起步稳了吗?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二次创业,起步稳了吗?

“人山人海,挥汗如雨,虾壳成堆。前些年万人龙虾宴那场面,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叫一个热火。”在江苏盱眙县做了30多年小龙虾餐饮的於孝成说,受疫情因素影响,昔日的“大场面”当下难得一见了。从养殖到餐桌,盱眙的龙虾产业链覆盖了一二三产,不仅是当地培育多年的支柱产业,也是让全县1/4人口增收的富民产业。如今,...

陆河罗金庭:返乡艰苦创业做个新农人

陆河罗金庭:返乡艰苦创业做个新农人

创业故事网:现年33岁的罗金庭是陆河县一夫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一夫田品牌创始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大学毕业后返乡投入农业建设,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工作,不忘初心,爱岗敬业,回馈社会。罗金庭建立产品供应基地近300亩,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主动吸纳贫困户家庭成员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