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45

千余亩的蔬菜园区,什么时候最适宜播下种苗?大棚何时需要浇水、施肥和除草……这在以前,菜农都是按照经验、跟着感觉走。但在如今的寿光,菜农依靠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即可进行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操控。

近年来,寿光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智慧化”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农业赋予新动能。同时,寿光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提升蔬菜产业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水平,蔬菜大棚变身成为“绿色车间”,蔬菜园区变身成为“绿色工厂”。

一套标准

让蔬菜种植更高效

近日,记者来到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跟随工作人员走进A1号冬暖式大棚。“这个大棚长235米,宽15米,最高点6米,种植面积约4.7亩。”园区工作人员梁晓燕介绍,大棚里采用基质栽培,原料为大豆和草炭,种植作物为樱桃番茄,每亩定植数量2000株,病虫害防治采用的是“生物+物理”的防治方法。

“在种植技术方面,我们根据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制定的《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番茄》行业标准技术指标要求,结合我们园区种植经验,制定了园区自己的企业标准,生产过程共81道工序。”梁晓燕一边指着身旁的模式图,一边介绍,这是总结的标准应用模式图,这个棚是去年10月定植的,预计到今年6月拔园。

据介绍,在定植之前,园区工作人员会对产地环境(土壤和水)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从定植开始,包括底肥的使用、温湿度的管控、病虫害防治以及秸秆废弃物的利用等,他们也进行标准化操作。以病虫害防治为例:物理措施上,他们在上下风口安装了防虫网;生物措施上,利用天敌昆虫丽蚜小蜂捕捉白粉虱等;采用熊蜂授粉技术,提高产品口感。同时,结合这套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园区技术人员在日常巡棚检查时,会将生产过程中的这些重要环节以图文形式上传到云追溯系统,形成二维码,采购商以及消费者在采购产品时,扫码后,就能了解产品的产地及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全程可追溯,实现了生产端和销售端的无缝衔接。

一个平台

让蔬菜生产更智慧

“原来菜农种蔬菜,都是一户一棚,单枪匹马,从种苗、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亲自参与,而如今智能化管控让菜农实现了从‘会种菜’到‘慧种菜’的升级。”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负责人郑见旭介绍,该园区占地面积1500亩,共建设高标准冬暖式大棚160个,园区采用“投资商+运营商+家庭农场”的运营模式,按照“种植标准化、监管智慧化、管理组织化、营销品牌化、服务融合化”的运营理念,全程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被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认定为“2号试验示范基地”。

“这边最上方绿色飞碟状的是植保机,它的作用是产生臭氧进行杀菌消毒,同时也会释放蓝光、黄光诱捕虫子;蓝色一排排的是补光灯,主要是在连阴天、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补光;黑色管带是智能喷淋系统,主要是在炎热的夏季喷水降温和喷施部分叶面肥;还有自动放风机、自动卷帘机、水肥一体机、二氧化碳发生器等。我们为了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运用物联网技术,将这些设备统一接入智慧管控系统,实现远程控制。”梁晓燕开启补光灯等设备进行演示,她介绍,正因为有了这些设备,一个技术人员可以管理7个棚,一个棚里配2个工人,进行日常的整枝、打叶、采摘等就可以了。

“在智慧管控方面,园区大棚内配备了8种智能化设备。”梁晓燕介绍,大棚内设置了环境数据传感器,传感器在定植之前就已经均匀分布到大棚中,这些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会通过大屏幕显示,同时上传到寿光市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采集,园区技术人员会结合这些数据,再结合标准化管理流程,对棚内的作物做更精准、更科学的管理。“这套系统的运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让蔬菜生产更精准、更科学,实现了园区管理的智能化、标准化、数据化的协同发展。”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小菲 通讯员 刘树良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79.html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的相关文章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又到一年螃蟹季,2020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将于9月21日举行,这些天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的顾敏正忙着大闸蟹开捕前最后的准备,既要拓展销售渠道,还得兼顾监测大闸蟹长势,多次乘坐渔船前往养殖基地实地查看。看着眼前这片大闸蟹养殖基地,顾敏坦言创业路走得真不平坦。顾敏出生于1986年,是一个土生土...

青年回乡创业 带领乡亲养殖蚯蚓助力乡村振兴

青年回乡创业 带领乡亲养殖蚯蚓助力乡村振兴

地龙,俗称“蚯蚓”。在《神农本草经》有详细记载,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之效。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据了解,养殖蚯蚓不仅节省空间、绿色环保,其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而在进贤县张公镇江西腾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

90后女孩辞职养蜂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90后女孩辞职养蜂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排排的蜂箱整齐地排列在花丛旁,一群群的蜜蜂飞舞在山野花丛中,在蜂蜜收购季,蜂农们就开始忙碌地穿梭于蜂箱间,看蜂,摇蜜,孜孜不倦。养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十分艰难,饱含酸甜苦辣。然而,海盐元通街道的90后女孩沈宇琼毅然辞职创业,与蜜蜂为伴。近日,记者在元通街道的“沈福宝”蜂蜜销售中心见到了沈宇琼,她...

扎根果园18年!返乡大学生每晚直播间里讲果树种植

扎根果园18年!返乡大学生每晚直播间里讲果树种植

“大家看一下,这个病斑一圈一圈像轮纹一样,这是轮纹病在果实上的表现,是前期用药不当造成的。”江苏丰县大沙河镇43岁果农陈厚武大学毕业后返回老家种植果树,在忙于果园的同时不忘帮助村民一同致富,经过在苹果园里18年的摸爬滚打,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苹果生产管理技术。一块白板,一支水笔,还有一块粉笔擦,这就...

从“打工人”变“带货达人”!玉溪小伙返乡创业,年销水果近500吨

从“打工人”变“带货达人”!玉溪小伙返乡创业,年销水果近500吨

4月29日,玉溪市元江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将举办一场抖音短视频制作和直播带货培训活动。这段时间,“85后”的李旭一直为筹划此次培训忙碌着。李旭是元江县鲜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元江县电子商务协会的会长,2015年返乡创业后,李旭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家乡水果,7年里,他将元江的水果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

90后青年张旺:山沟里挖出创业金

90后青年张旺:山沟里挖出创业金

青年创业故事:陕西人张旺是一名90后,在城里长大,但他的创业领域却与山区、农民、农产品有关。过去8年,他创业开启“小满良仓”项目,举办过600场次扶贫促销活动,帮助农户销售4000余万斤滞销农产品;邀请科研团队将纳米级生物酶制备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的环节;他曾走进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农田,深知农产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