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7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专业25岁在读硕士陈瑞亮还有一年才毕业,不过,正读研二的他已创业三年,还带动家乡百姓一起创业,100多位农户跟着他走上致富路。

6月1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华中师范大学见到陈瑞亮。说起“跨界”创业的故事,陈瑞亮说,光卖乌龟的生意,“去年,我们创办的公司营业额达到了2800万元”。

陈瑞亮和创业团队成员。

跨界养龟创立“龟‘援’田居”

陈瑞亮第一次饲养乌龟,还是刚进大学的时候。那是一只巴掌大的小龟,多数时候它都安静地趴在宿舍书桌的一角。有时候学习累了,陈瑞亮一抬眼就能看到它。

那时的陈瑞亮不会想到,本科毕业后保研攻读数学硕士学位,他竟与文学院的三位女生合伙创业,做起了养龟的生意。“最初养龟只是因为兴趣爱好,后来了解越深,逐步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2019年夏,陈瑞亮从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被保送攻读本校数学专业硕士学位。陈瑞亮原本计划着,先回老家做两个月老师,等暑假结束再返校读研究生。

在乡期间,陈瑞亮发现,村民们的生计主要靠种植水稻、油菜,产业结构单一。村里也有少量养殖户,养鱼、养鸡、养鸭,也养甲鱼、乌龟,常规的饲养品类,加上单一的销售渠道,大多数养殖户赚的是缺少附加值的辛苦钱。

陈瑞亮很喜欢小乌龟,大学期间曾加入过几个养龟爱好者微信群,大家经常在群里“晒”自己养的小乌龟,交流饲养经验。大家晒出的龟品类多样,有一种观赏性的黄缘闭壳龟,价格昂贵,很多人喜欢。

黄缘闭壳龟体型如一枚鹅蛋,龟背高高的,龟壳锃光发亮,表面纹路清晰,黑红相间,边缘还有金黄色的“镶边”。黄缘闭壳龟性格活泼,在众多品种的龟里面显得与众不同。

“一只小龟苗,最低可以卖到400多元,贵的能卖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谈起对龟的了解,陈瑞亮告诉记者,黄缘闭壳龟的种龟成本很高,一只要8000元以上,因为成本高昂,专门养殖的人很少。

在养龟爱好者微信群,陈瑞亮认识了本校文学院3名女生。恰逢当时学校号召各院系学生申报创业项目,陈瑞亮就找到文学院的三名女孩交流了创业想法。

从爱好养龟到创业养龟,身份一换,顾虑千万,没有本钱,没有场地,没有种苗。

头脑中的问号一个接一个,但年轻人的乐观精神画下最后的叹号,大家决定放手一搏。文学院的三名女孩给创业项目取名“龟‘援’田居”。从一开始他们就希望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创业发迹的生意,而且是能援助农户们过上更好生活的项目。

养殖的经验都是亏出来的

华中师范大学就业处一位丁姓负责人告诉记者,陈瑞亮和文学院三名学生跨学院跨专业组合,创办“龟‘援’田居”项目,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很不容易。

项目启动时,创业团队初步盘算,需启动资金20万元。陈瑞亮的父母从事着普通工作,听说儿子要投入这么多钱创业养龟,一开始明确反对,但拗不过儿子软磨硬泡,最后还是选择了支持。

陈瑞亮出资15万元,其余5万元由文学院三位女生募集。

四位创始人分工明确,陈瑞亮负责寻找货源、把关养殖技术,三位女生负责项目策划和营销。为了加快资金周转,他们只投入了一部分钱购买种龟,放在陈瑞亮老家的屋子阳台饲养。剩余的钱则购买龟苗,在电商平台转手卖出,赚取差价。

陈瑞亮告诉记者,虽然黄缘龟的售价很高,但他们从不愁销路。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很多年轻人愿意花高价购买观赏性强的黄缘龟。

“我们站到了行业的风口,刚开始生意就很好。”陈瑞亮说,赚到钱之后他们又继续购买更多龟苗,不断做大规模。

“其实我的经验也都是亏出来的。”陈瑞亮告诉记者,虽然很早就开始养龟,也看过不少养龟方面的书籍,甚至还请安徽、湖北的专家前来现场指导,但饲养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实际问题。

有一年冬天,他们饲养的龟接连死去,损失50多万元。大家心情很是低落,却又百思不得其解。“养殖中出现死亡的龟很正常,但死亡率远远超过3%就不正常了。”

为了弄清楚原因,他们拿了几只死去的龟,请技术人员解剖,才发现这些龟的肠胃都有问题,而这批龟都是来自同一个养殖基地。问题出在货源上。

经历了这次挫折,陈瑞亮的养殖技术有了更大进步。他总结经验,将养殖过程中的一系列环节标准化,包括龟池的环境、龟食的选择,喂养的时间、产蛋后如何处理等。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也达成共识:公司发展方向从重资产的养殖端转向轻资产的销售端。

带动亲朋好友和乡邻致富

赚到钱之后扩大再生产,生意越做越大。此前购买的种龟也开始产蛋,孵出了越来越多的小龟苗,老家的阳台逐渐不够用了,而房前屋后又没有足够的空间扩大规模。陈瑞亮想着:“何不让亲戚朋友跟我一起养龟呢?他们孵化龟苗后我来收购,大家一起致富。”

当地农民跟着陈瑞亮走上致富路。

今年30岁的任泽融是最早加入的村民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事水产养殖十多年了,此前主要饲养甲鱼。水产养殖是高风险的工作,尤其甲鱼对水质有很高的要求,“此前养殖全凭个人经验,亏了不少钱”。

任泽融说,后来跟着陈瑞亮饲养黄缘龟,逐渐走出了困境,不仅偿清了负债,还有了不少盈余。

为了动员更多的村民加入,陈瑞亮向村民们承诺:免费提供种龟,次年产蛋孵下龟苗后,陈瑞亮上门收购,用小龟苗抵扣种龟的成本。等种龟成本收回后,以后的收入就是农户自己了的。

不少农户加入进来,将房前屋后的空地改造成龟池。陈瑞亮不仅提供龟种,还上门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告诉大家建龟池有什么讲究?黄缘龟吃什么?生病了怎么办……

有一位农户饲养的种龟下蛋后,没过几天,大多数蛋壳表面出现了霉点,无法孵出小龟。陈瑞亮上门查看后发现,龟池周边的环境被污染了,导致龟蛋感染细菌出现霉点。他教这位农户对环境消毒,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这种状况。

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工商所曾经的所长任国平告诉记者,陈瑞亮创办的绍兴驮金养殖有限公司发展很快,在全国多地都有代理商,已成为全国比较大的观赏龟养殖企业了。“这个小伙子很能干,招聘了不少大学毕业生,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兰亭街道另一位村民徐明亮也通过饲养黄缘龟走上了致富路。在饲养黄缘龟之前,徐明亮进厂打过工,也跟父母一起种过地,但都没有赚到钱。

徐明亮告诉记者,黄缘龟生命力顽强,容易养活,但要养出花色好看的龟也是很有讲究的。消费者挑选黄缘龟时主要看龟壳的花色,黄里透红最为好看,最受消费者青睐,但如何养出这样的花色,与龟的饮食有很大关系,多喂食红壳的小龙虾,成熟的红色番茄,黄缘龟的龟壳就会更红。

“黄缘龟下了蛋之后如果不及时捡走,就很容易被其他的龟吃掉。”徐明亮说,有一次晚上,他查看龟笼时就发现,一窝刚孵化出来的龟蛋,已有好几个被吃掉了。

“损失一只蛋,就代表损失了一只小黄缘龟,看着好几只蛋被吃掉了,非常心疼。”徐明亮当即打电话给陈瑞亮,请他支招。当晚,陈瑞亮就赶了过来。他们打着手电,走到龟池边,细细查看了饲养环境。陈瑞亮建议徐明亮,给每一只母龟搭一个“单间”,铺上干草,这样他们下的蛋就会安全地留在干草堆里,不会被其他龟吃掉了。

“饲养黄缘龟之后,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徐明亮告诉记者,现在每年的利润能达到40万元,家里盖了新房子,买了新车。相比之前的生活,现在好太多了。

陈瑞亮告诉记者,经过三年磨合,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已经很成熟了。每天,他会查看网店销售数据了解公司运营情况。他说,“我仍然看好未来的市场,不过相比当初,赚钱的热情已经褪去,我现在更想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10.html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的相关文章

回乡创业带动老乡脱贫 一个大学生的初心与爱心

回乡创业带动老乡脱贫 一个大学生的初心与爱心

返乡创业故事:今年36岁的王禹是一名回乡创业大学生,他多年来热心于公益事业,弘扬核心价值观,发挥正能量,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他也教育孩子尊敬老人,深受邻里好评。组建“爱心帮帮团” 结对帮扶50多户家庭“我又来看你了,最近还好吗?有没有好好学习?”近日,家住连云港猴嘴街道黄沙坨社区的王禹...

女性创业从自我革命开始

女性创业从自我革命开始

提示:当红创业—新时代下创业正当红!她被称为“千万女性创业者背后的女人”,她是中国最大创业女性成长平台创始人,她也是女性产业的领跑者,她更是国际环保和慈善基金的发起人,她就是Lady Boss创始人柳婉琴。传统家庭理念中,女性承担家务抚养孩子是“必要责任 ”,社会总是要求女性将家庭责任放在首位。很多...

河南监管局: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河南监管局: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农民工创业人群不断增加,对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面貌、助力脱贫攻坚、发展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监管局调研发现,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遇到择业创业缺少引导、融资困难、政策红利享受不够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问题(一)择业创业选择缺少引导。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表示,虽有外出...

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创业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创业者如何在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本文介绍两位成功创业者的感悟。一、坚持职业操守20年前,彭蕴娟和弟弟在豫园福民街小商品市场经营了一家卖精油香的店铺。很偶然的一次他们闻到沉香的香味, 做了多年香生意的彭蕴娟惊叹道:“怎么会有这么好闻的味道!”于是,2012年,彭蕴娟开始转型...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余雪梅,31岁,琼中湾岭镇新坡村委会香岭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什么一个农村妇女有如此大的魅力?年轻时她曾出外打工,最后又回到老家自主创业,并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琼中农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进入正轨,产值已达数百万元,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余雪梅成为新坡村当之无愧的...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从军时,他保家卫国奉献青春;退役后,他返乡创业带富乡邻。固镇县仲兴镇陈圩村80后退伍军人张青退伍不褪色,创办安徽丰安生物有限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牧草制作发酵饲料,以草代粮,开展生态养猪,用敢闯敢干能吃苦的军人本色,闯出一条创业致富道路。李荣志正在和张青查看新生产的发酵饲料。在杨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