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回乡搞养殖致富众乡亲 “新农人”程涛的创业故事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7

要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在荥经县五宪镇,今年31岁的程涛,就是一位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新农人”。程涛返乡创业、扎根乡村,为产业兴旺摸索新模式,为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为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程涛正在查看兔子生长情况

回乡创业

成立家庭农场

程涛是荥经县勤天共创养殖有限公司、荥经兔孃家庭农场的创始人,也是荥经县人大代表、五宪镇毛豆坝村乡村振兴发展顾问。

2014年,程涛从成都体育学院毕业后进入四川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曾外派到江西省、湖北武汉等地工作。在外打拼的程涛,看到大城市环境优美、规划合理、产业兴旺后,同时也深受启发,并萌生了建设家乡的念头。

“近年来,荥经取得了巨大发展,国家对农村也越来越重视,相关优惠政策多,创业者的发展空间也大。”随着对家乡了解的深入,程涛返乡干事创业的愿望也愈发强烈。2019年,程涛毅然辞职回到荥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鼓励下,于2019年6月成立荥经县勤天共创养殖有限公司。

“对我来说,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创业,进而让乡亲们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这就是我追求的诗和远方。”程涛说。

在荥经县五宪镇,程涛找到了他理想中的“诗和远方”,那就是成立荥经兔孃家庭农场。该农场主要经营肉兔繁殖、商品兔、断奶兔及发酵有机肥等。

“创业虽然很艰辛,可他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并一直走到现在。”程涛的妻子杜婷婷说,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加之没有销售门路,他们夫妇没少走弯路。然而,不服输的程涛并未气馁,他买来资料自学养殖技术,积极到大型养兔场学习,研究改进养殖设备,还主动寻找销售渠道,最终他们的创业之路越走越顺。

“长时间待在养殖基地,孩子也都是父母在带,我们对家人感到很亏欠。”杜婷婷说。

稳步发展

做大养殖产业

今年是程涛投身养殖的第3年。如今,他已从一个曾经的养殖门外汉,成为一名养殖行家,这中间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自是不言而喻。

如今,荥经兔孃家庭农场存栏32000只肉兔,预计年出栏量15万只肉兔左右,其所养殖的肉兔销售也远销成都、自贡等各大批发市场及屠宰厂。

程涛的事业有了起色后,也从未忘记曾经的理想。他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公益活动,无偿提供发酵有机肥给周边百姓,并提供技术及种兔苗帮扶周边散养肉兔的农户,让这些农户重拾生活信心,用勤劳的双手致富奔康。

荥经曾是四川有名的长毛兔养殖县,结合当地实际,程涛联合当地政府计划在今年12月前,新创办一个百人规模的肉兔养殖合作社,目前已有八十余人主动报名。

“合作社创办成功后,将带动群众进行合作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程涛说,他会积极为群众提供技术支撑,发展壮大荥经肉兔新型产业,真正念好返乡创业“致富经”、握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荥经县的乡村大舞台已然更加宽广和坚实,越来越多像程涛这样有知识、有抱负,且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年轻人正在积极选择返乡创业就业。这片生机勃勃的大地,也因一大批青年人的加入,持续涌动着一股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91.html

“回乡搞养殖致富众乡亲 “新农人”程涛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丹江:巾帼“推介官”为大美丹江口市代言

丹江:巾帼“推介官”为大美丹江口市代言

“长得像毛毛虫一样的水果,你们见过吗?走,今天带大家到计家沟村见识见识!”“潘家岩的樱桃红了,快来一起摘樱桃吧!”“从沧浪海旅游港乘船,半个小时就能到达百喜岛,家门口也可以看海啦!”五一小长假以来,不少市民和游客因为刷到这些短视频,纷纷慕名来到丹江口市的美丽乡村和特色景区游玩打卡、摘果赏景,与家人一...

四川女子返乡创业养殖小尾寒羊 年入近千万

四川女子返乡创业养殖小尾寒羊 年入近千万

创业,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背后的心酸和艰辛,只有自己深知其味,尤其对一个女人来说,更是一种磨砺。何俊华,今年43岁,阆中文成镇人,在外打工20年,于2011年回乡创业,创办了畜牧养殖场,依靠养殖小尾寒羊,走上了致富之路。阆中人社局介绍,经过5年时间打拼,现在何俊华所经营的羊业专业合作社,集种羊培育、...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保靖县山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不善言谈却总是满脸微笑的龙维明,似乎已经淡忘了2010年那场突然降临的意外。因车祸,龙维明右腿高位截瘫、左腿神经创伤。在家人的陪伴、帮助、鼓励下,龙维明没有放弃自己,经过漫长的治疗康复训练,终于结束了几年的轮椅生活。2013年,勉强能下地活动的龙维明与...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即使有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收成还是挺不错的,早稻粮款100多万元。”10月中旬,琅琊镇上盛村的种粮大户张俊礼站在成片的农田里,感受着风吹稻浪,十里飘香。从部队退伍后,张俊礼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在城市奔波,并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回到自己的家乡琅琊镇上盛村,看着眼前...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当初决定要回来种大棚的时候,家里是反对的。家人认为我在外做生意,虽然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但是毕竟收入比较可观,猛然间放弃干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家里觉得我脑子‘坏掉了’。”武加祥笑着调侃道,“当时家里给我打电话,给我说搞种植多么不容易,说咱也不懂技术、也没有销路,脑袋一热种大棚,万一赔钱了,里里外外这...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重庆返乡农民工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那一行行散发出牛粪味的田垄就是“蚯蚓养殖床”。在养殖基地旁边,笔者看见带着近视眼镜的王小丽。此时的她,正与弟弟王虎、堂妹王英、舅舅刘兴勇一道,将村民采收的一大盆蚯蚓带回屋里分盒包装,然后再成件发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地。王小丽告诉笔者,现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