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Yeelight易来刘达平:照亮的不仅是房屋,更是未来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71

“我从大学到研究生一直就读于计算机专业,并于此期间认识了同导师的姜兆宁,毕业后在朗讯科技工作过五年的时间。”刘达平表示,正是这段缘分才有了后来的Yeelight。

渐萌芽 埋头朝着物联网发展

2011年底,IOT物联网起势,加之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已经稳定,人与物的交互逐步提升。“当行业发生变化时,作为技术工程师是兴奋的,再加上个人本身对物联网的兴趣爱好,就和志同道合的姜兆宁决定创业,于2012年4月从朗讯科技辞职。” 根据刘达平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其导师是智能家居方面的专家,刘达平和姜兆宁两人在学校阶段也尝试过很多关于智能家居的项目。“后来,我们两个人的想法获得了导师的支持,另外导师还为我们提供了间办公室,就这样开始了打拼。”

起初,刘达平把创业的重点放在了物联网服务,搭建了名为Yeelink的网站,鼓励各个开发者把发明的硬件接入到网站上,通过应用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是作为平台使用的。“当年,Yeelink吸引了上万名用户,但随着平台的研发与推广,我们发现,虽然用户不断增长,但是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型,作为企业无法获得收益层面的回报。针对问题,我们决定开始研发可以销售的产品,而‘照明’就是我们的选择。”刘达平介绍道,“光自发明以来,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成熟,新型照明灯具逐渐被大众接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底层的技术变化,如LED作为电子产品可以联网操作,能够与IOT结合。“眼见于此,我们更加坚定了对照明行业的选择,并决心将其智能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光的要求从简单点亮到明暗转变,烘托氛围,光的定义发生了变化。而Yeelight的目标就是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满足人们希望与光发生互动的愿望。”刘达平表示。

初长成 智能照明成未来趋势

2013年初,Yeelight得到HAX硬件孵化器的认可。“这家来自硅谷的企业在我们创业初期给予很大的帮助,为我们提供了为期半年的两地培训,其中在深圳是针对硬件制作技能的加强,另外是在美国主要围绕新产品发布。2013年5月,我们首个产品在旧金山发布,即可通过手机智能控制的灯泡。当时,手机刚开始智能,对于通过手机控制硬件对大众来说还是新奇的体验。”根据刘达平介绍,同时期,国内对智能硬件的接受能力还比较薄弱。

2014年初,谷歌以32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Nest,让智能家居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其概念再次被炒热且热度也远胜以往,被业界人士称为“智能硬件的‘风口’。”根据刘达平介绍,介于对市场的前瞻性,同年,小米生态链开始对Yeelight展开金额可达到千万元级别的投资。

“其实对于小米的投资,带来的除了资金,更重要的是产品销售平台和品牌知名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现在Yeelight的产品线已经涵盖全屋照明,包括吸顶灯、台灯、氛围灯等系列产品。每年可达到销售千万产品、超过10亿的体量,出口东南亚、东欧、中东等地区。”

回顾当年创业的岁月,刘达平表示,“针对硬件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资金,初期曾为了几十万的资金东拼西凑。为了产品销售,我们在互联网上面通过论坛发帖,直接与消费者交流,进行知识输入和普及,也因此和部分忠实粉丝建立了具有黏性的联络互动。除此之外,Yeelight也积极活跃再国内各大众筹平台。”

再发展 畅想全屋场景化未来

谈到企业文化的传承时,刘达平为记者讲述了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故事发生在2013年底,在“点名时间”发起新品众筹后,产品达到数十万的销售量,但后续有用户反馈问题说,灯泡总是闪烁,产生忽明忽暗的现象。经过实验研究后发现,问题原因在于把灯泡放入散热性能不佳的灯具中,导致智能芯片不断重启,遂出现闪烁现象。但是做硬件无法像软件类更新升级,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重新改进灯泡,并对所有购买者再邮寄新品。”刘达平表示,“我觉得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到瑕疵品是件损失,所以尽管对公司损失巨大,甚至无法按时发方工资,但为维护与客户之间的信任,树立可靠的品牌形象,我们义无反顾。”

值得一提的是,Yeelight企业内部注重“工程师文化”和“扁平化管理”。一是把工程师看作创造产品的人群,通过技术解决用户的需求,即技术驱动管理,重视用户的前端需求;二是减少冗杂的管理层次,权力下移,形成开放、平等、尊重的工作氛围。

“作为四川人,选择在青岛创业,把整个核心团队放在青岛,主要是因为对这个城市的喜爱。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如在青岛难以招聘到更多的设计类、科技类和电子营销类人才。”为了促进青岛建设创业之城,刘达平表示,“从2012年至今,从青岛获取人才的渠道更加宽广,其中少不了政府‘双招双引’的功劳,另外还颁布了利于人才落地的各种补贴政策。”

根据刘达平介绍,今年年中,Yeelight发布了Yeelight Pro全屋智能照明系统,以“用五星级酒店的灯光点亮你的智慧新家”为目标,进入“未来时代”,标志着服务体系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对于Yeelight的发展规划,预计2021年底,将在全国范围内达到超过百家的线下体验店。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93.html

“Yeelight易来刘达平:照亮的不仅是房屋,更是未来” 的相关文章

返乡创业扎根农村,宁波“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出一片新天地

返乡创业扎根农村,宁波“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出一片新天地

胡晶金在农场查看小番茄。编前语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不管在什么时代,青年都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敢想敢拼,勇于挑战自我,在危难面前从不低头。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宁波晚报、甬上APP今起推出“青春赛道奋力奔跑”系列报道,聚焦我市青年农创客、青年岗...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今年茄子品质比去年好,产量也高,现在正是采摘旺季,每天能摘收1000多公斤。”11月18日,在位于枞阳县枞阳镇新丰村的青园心家庭农场负责人余青青说。望着满地紫红饱满的茄子和工人们采摘茄子装箱外运的忙碌景象,她的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图为余青青(中)在指导工人农技知识。余青青,这位精于农事、娴熟耕作...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淠河岸边区位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村通过在土地整合上下功夫,连片开发,打造出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态和谐的美丽村庄,吸引了许多在外创业的致富能手回乡发展,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内生动力。在外经...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创业故事,“让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社区河庄村的金美生态园,农场主王金美返乡创业发展农业,带领周边农户走出一条向兴向荣的振兴之路。一、返乡创业 探索农业发展1993年,21岁的王金美离开家乡湖熟钱家来到南京市区打工并安家落户。1999年,王金美结束打工生涯开始人生第一...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重庆返乡农民工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那一行行散发出牛粪味的田垄就是“蚯蚓养殖床”。在养殖基地旁边,笔者看见带着近视眼镜的王小丽。此时的她,正与弟弟王虎、堂妹王英、舅舅刘兴勇一道,将村民采收的一大盆蚯蚓带回屋里分盒包装,然后再成件发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地。王小丽告诉笔者,现年3...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他们都是“90后”,他们基本上是在校大学生,与很多人相同的是,在校期间,他们萌发了创业的冲动,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们将冲动付诸了行动。尽管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天道酬勤,他们也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在,几个学生的平均月收入也都接近了一万元。昨天,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和团省委联合举办的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